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快快. 发表于 2024-7-20 20:24 大叔的主意象“真菌”的破坏性太强,让整首呈现出萎靡的状态。
使用道具 举报
哑榴 发表于 2024-7-20 20:47 安徽宿松 鸡鸣三省之地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7-21 06:38 最后两句生硬了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7-21 07:47 诗的显境和隐境,隐境太多了,它会让显境错乱,没有秩序 何谓显境,第一现场,第一视角,显境接近于客观, ...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4-7-21 10:28 是宿州吗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4-7-21 10:30 恩,有点晦涩,尤其是这里写法,抽象而阻滞,你说的那种第一现场完全被意识埋没了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7-21 16:27 对的,意识盖过了存在本身也不好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7-22 14:47 意识里的形象,和真实形象,区别清楚,把这个捋顺,也是无形中打开多空间沟通的道路,读者方能进入,也能区 ...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7-22 14:55 呈现的语言本身必须自带这种区分特征,让读者一读,就能区分这是显境的(空间),这是隐境(发散)的空间 ...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4-7-23 09:36 这是一个设法与读者共鸣的技术问题
滚轮子 发表于 2024-7-23 13:58 不缺乏共鸣的内质,缺乏将内质转化成被读者接受的语言 这个被接受,分为两面 一是,读者能看清文本的结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3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