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蜂和大叔都认为"二优于一,是因为收笔3行写得出彩。", 这令我极为吃惊。第二首的问题是明显的,后四句与前面叙述连接生硬,撕裂感严重。现在我详细说明一下理由:
1. 叙述与抒情的断裂:
前面部分聚焦于“放生”和“垂钓”这一具体场景,呈现出冷峻的叙事风格,但后四句突然转向抽象化的抒情表达,语调明显提升,但缺乏自然的过渡。
“无处安放的灵魂”和“诗经里的人”带来的抽象意味,与之前具体场景的描写缺乏直接的逻辑联系,显得突兀。
2. 主题焦点不够明确:
前面叙述部分是对人类行为的观察与反思,而后四句却引入“灵魂”“诗经”等更具哲思与文化意味的概念。前后主题的变化缺乏内在联系。
3. 情感节奏失衡:
后四句的抒情性突然跳跃性增强,却没有得到前文叙述的支撑,有点莫名其妙,情感来得太快,缺乏张力和沉淀。
4. 后两句的问题:
“诗经”和“荇菜”的意象应该来自《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荇菜的叶片类似浮萍,花冠金黄色,向上生长,生于池沼、湖泊等平稳水域, “看见低垂的荇菜” 完全是凭空臆想。
更重要的是,这两句表面上增加了古典意味,但和诗的主题没有联系,纯粹是一种点缀,一种浮饰,而非内在逻辑的延续。是一种强行添加的"诗意"。
如果我写,大致会写成这样:
放生
我看见放生的人
嘴里念念有词
把一箱肥鱼
哗啦倒进湖里
远处的垂钓者轻瞥了一眼
默默垂下头
狠狠吐出一口浓烟
目光坠进湖面的烟雾里
关于你昨天提到我那首<钓>无诗意的问题,大叔也说那个更像作文,我问了下AI, 具体内容在回复大叔帖文中,你可以参考一下。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每个人的审美和对文字的感受力和敏感度不同,因此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