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49|回复: 17

诗六首 —— 朋友圈已经肯定为AI制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六首



收割的田野


顺着母亲的指向
没错。蜀黍皈依了落日
只是炊烟醒来太早
背负一条大河,村庄飘渺
秸秆哭不出声音
砍断的脚踝扎在地头
像流落人间的菩萨
越走越矮

天黑下来
一个光脚的孩子绊倒山坡,一眼认出了我



高原辞

牛羊的犄角要配上高原。还不够
黑色的母狼和鹰披着落日;大雪垂怜低矮的人间

卓玛给天空饮水
挤奶拜佛一样的腰身
甚至疼痛、弯刀、开进毡房的格桑花



夜行记

铁兽咬断缰绳
吞下一个十八盘又一个十八盘

苦行的人躲不过悲欢
星星被呕吐出来

人生一路,满身泥泞
被娘揪着耳朵



写诗

残雪还未褪尽
哪怕只剩一点水

无非就是一个狠人
趁新鲜
把自己肢解,骨头熬了
摆上餐桌




晚月

涟漪把湖水一片片割开
掏出一个打坐的人

黑松林在磨刀
月有被盗之隐忧

散尽黄金
田野走过各色的神




故乡之殇

故乡,这永恒的海底。只有沉没才能掀起浪花
齐国的风还不见凉,抹了脖子的大雪,像
无所适从的孩子铺满大地

那块肩膀上扛着沉船的门槛石
一次次从坚硬里抽走肋骨,黄蒿草
揭开天空,还给我一个坍塌为落日的父亲
发表于 2025-2-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个逻辑是人逻辑。比 AI 写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有人已经多方肯定是deepsddk制作
你判断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夜行记和高原辞可以入档了。其他的都可以垫桌子腿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2-3 14:48
这几个逻辑是人逻辑。比 AI 写的好。

苦行的人躲不过悲欢
星星被呕吐出来

是不是标准的deepseek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快. 于 2025-2-3 14:53 编辑
三点的海 发表于 2025-2-3 14:51
苦行的人躲不过悲欢
星星被呕吐出来

这个属于后现在范畴的东西。你看王傲的作品,你会发现这种语言弱爆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人组词不会这么柔和以及考虑内部契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几个有点急躁,露出破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证明,无法辩驳 ...... 一句话,一切都无法实锤。AI写诗基本无从辨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能这么说:如果这是海大少写的,已经具备了一些AI的技巧。如果是AI写的,已经有了海大少的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回雪笑流风 于 2025-2-3 16:27 编辑

诗歌是有内核的,语言并不那么重要。其实写诗就是说话,说话就是为了达意,尽可能简洁明了。不需要拐弯抹角的时候,不妨直说。需要拐弯抹角的时候,尽可能浅显一些,尊重听话人的听力。不要什么话都说得那么高深莫测,神神道道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人说诗栏目里面,有一首于坚写的《罗家生》。我无聊的时候常常会细读一次,百读不厌。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写成这样,至少这首诗是很耐读的,这还是八十年代初的一首诗,许多人都喜欢反复的读。说明其内核是很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雪笑流风 发表于 2025-2-3 15:57
在诗人说诗栏目里面,有一首于坚写的《罗家生》。我无聊的时候常常会细读一次,百读不厌。我并不是说每个人 ...

发上来瞧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家生》/于坚

他天天骑一辆旧“来铃”
在烟囱冒烟的时候
来上班
驶过办公楼
驶过锻工车间
驶过仓库的围墙
走进那间板搭成的小屋
工人们站在车间门口
看到他  就说
罗家生来了
谁也不知道他是谁
谁也不问他是谁
全厂都叫他罗家生
工人常常去敲他的小屋
找他修手表
修电表
找他修收音机
文化大革命
他被赶出厂
在他的箱子里
搜出一条领带
他再来上班的时候
还是骑那辆“来铃”
罗家生
悄悄地结了婚
一个人也没有请
四十二岁
当了父亲
就在这一年
他死了
电炉把他的头
炸开一大条口
真可怕
埋他的那天
他老婆没有来
几个工人把他抬到山上
他们说
他个头小
抬着不重
从前他修的表
比新的还好
烟囱冒烟了
工人们站在车间门口
罗家生
没有来上班
19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雪笑流风 发表于 2025-2-3 16:04
《罗家生》/于坚

他天天骑一辆旧“来铃”

真实人物及场景的呈现,人物及场景被时间轴线支持产生强大的张力,不需要特别的辞藻,这就是诗,没有出现点点词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3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