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滚轮子

【诗探索151期】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9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爷叔

银楼里没有周璇的歌声
以及几个短胡子男人在侧厅喝茶
它就显得很辽阔
进进出出,每一个人士,都可以叫爷
金子不再爱听
吆五吆六的声音了



但是金子依然很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爷叔》切入颇佳,第5行“金子”不宜“以物拟人”,如果换成“伙计”或“掌柜”之类,反而更可读。这首写得聪明,只摄取一个旧时代的缩影进行诠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9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爷叔

银楼里没有周璇的歌声
以及几个短胡子男人在侧厅喝茶
它就显得很辽阔
进进出出,每一个人士,都可以叫爷
金子不再爱听
吆五吆六的声音了

欣赏。欣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2-19 20:06
《上海爷叔》切入颇佳,第5行“金子”不宜“以物拟人”,如果换成“伙计”或“掌柜”之类,反而更可读。这 ...

改了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0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如原稿好。原稿的金子,至少具有是物也是人名的模糊性,而且收笔的吆五喝六更具话外的深意(尽管我个人比较反对在诗中用成语,但此处却没有违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2-20 08:34
还不如原稿好。原稿的金子,至少具有是物也是人名的模糊性,而且收笔的吆五喝六更具话外的深意(尽管我个 ...

你说的用掌柜也可以,用人有些血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2-20 08:49
你说的用掌柜也可以,用人有些血肉

我更多考虑的是文本的“人性”,你更多考虑的是“物性”,只是主、客体颠倒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爷叔结尾2句没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2-20 10:51
上海爷叔结尾2句没整好

还没想出怎么改,修改稿的结尾接近了些,但还不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0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小镇之雨,最后一句改成这样怎么样:

小镇之雨

故事只有一条街那么长
几家酒馆
是停顿地方
再那边是码头
线索就是从那里流失的
风止息后
就只留下一片模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无尽时 发表于 2025-2-20 12:57
喜欢小镇之雨,最后一句改成这样怎么样:

小镇之雨

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2-20 10:51
上海爷叔结尾2句没整好

三稿依然修改得不在状态,你来捉刀一下?提示一下:收笔2行,如果没有跳出既定的“写作轨道”,是瞎折腾。比如眼下火爆的《哪吒》,如果不是把古老的神话与现代生活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很难有骄人的成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0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2-20 15:47
三稿依然修改得不在状态,你来捉刀一下?提示一下:收笔2行,如果没有跳出既定的“写作轨道”,是瞎折腾 ...

很难,轮子思路比较古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0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2-20 15:47
三稿依然修改得不在状态,你来捉刀一下?提示一下:收笔2行,如果没有跳出既定的“写作轨道”,是瞎折腾 ...

上海爷叔

银楼里没有周璇的歌声
以及几个短胡子男人在侧厅喝茶
它就显得很辽阔
进进出出,每一个人士,都可以叫爷
外白渡桥依然卡在苏州河上
吆喝的人在对岸,等一个鬼魂

点评

第5行的空间置换处理,很有可取之处,奈何第6行的后半句又缩回去了,尤其“鬼魂”的设计是败笔。继续修改第6行的后半句,则能给文本的整体增添光彩。  发表于 2025-2-20 1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2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