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06|回复: 12

[原创] 救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严观 于 2025-4-15 00:03 编辑

第三只眼睁开时,看见光的根系
在颅内盘成建木——千尺顶冠
星图缀满,这株被天空标量的神树,
用笔直的沉默化解云霭的重,
以九道枝桠接住九重天光。没有
一片叶子懂得弯曲,所有生长
叩问穹顶。某个黄昏,金黄的
核仁里溢出遗落的火种,燃旺
照亮归途的密语。那些被语法
囚禁的距离,在血管里完成受难。

那日,白鸽衔来的羊皮纸,
在字里行间游牧深夜的章节,
河床上的鹅卵石,像一棵被露水
击穿的稗子,长出麦穗的重量。
某个忘了告解的清晨,窗玻璃上的
霜花显现诫命,烛台映照发光的标点
——原来救赎,从不是凿开岩石取水,
而是让干涸的喉管自己学会
辨认雨水的密码。溶进咖啡的钟声
磨损细碎的生存,像多年前
埋下的芥菜种,悄悄顶开冻土。

雅歌的圣咏通向应许之地,
父尊转动玫瑰色的念珠,
潮汐涨落,将罪愆冲刷成贝壳内壁。
我们的影子以光年速度穿过献祭的
篝火,在荒芜的塬上闪烁星辰信仰。
灵魂偶然或久长,迷失在夜的黑幕,
会寻觅那无需中介的联络,书页翻动,
真理的光芒穿透迷雾,解读,领悟,
心灵与上苍的密约,因信称义,
非行为堆砌,暖的归巢直接连线。
发表于 2025-4-1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首在意象创造力触及了救赎本质,这是值得一读的。若能对文化符码做更透明的处理或许会更引人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5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你动词使用极具爆发力:“盘成建木”“击穿稗子”“顶开冻土”,赋予静态意象动态生命力。  这也是我常说一首诗的动词会改变诗歌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5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过载与逻辑断裂的问题

部分段落(如第二节)意象跳转过快:“羊皮纸→稗子→诫命→咖啡钟声”,缺乏必要的语义黏合剂,导致阅读流中断。  
  
某些意象(如“芥菜种顶开冻土”)虽有圣经典故,但未与整体救赎主题明确关联,显得孤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5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符码的排他性的问题

密集用典(建木、雅歌、因信称义)可能对非宗教/非汉学读者构成理解屏障。  

“父尊”“玫瑰色念珠”等混合基督教与东方宗族符号的尝试,未完全化解文化褶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4-15 18:31
你这首在意象创造力触及了救赎本质,这是值得一读的。若能对文化符码做更透明的处理或许会更引人注目。

你这个评论很用心 我是故意隐晦表达 因为中国对外族宗教还是不太认可的 我想对基督新教写一个系列 已经出了五六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观 发表于 2025-4-15 20:02
你这个评论很用心 我是故意隐晦表达 因为中国对外族宗教还是不太认可的 我想对基督新教写一个系列 已经出 ...

中国的包容性是很大的。教化人善的东西,写没什么不好,信仰在我们中国,无论什么都会给干成符合我们自己的东西。

再说你还是读书人呢,拘泥于你说的那些,就迂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4-15 20:06
中国的包容性是很大的。教化人善的东西,写没什么不好,信仰在我们中国,无论什么都会给干成符合我们自己 ...

在文革 只要涉及就是禁忌 我这个可以辩解为获取知识是某种意义上的救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5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观 发表于 2025-4-15 20:19
在文革 只要涉及就是禁忌 我这个可以辩解为获取知识是某种意义上的救赎

你还遇到文革时期?你多大?我只是听说文革,所以无法与你们那一代人感同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4-15 20:25
你还遇到文革时期?你多大?我只是听说文革,所以无法与你们那一代人感同身受。

文学还是有题材禁忌的  我中国作家网发了很多诗歌 这首一发上去就被退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5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观 发表于 2025-4-15 20:28
文学还是有题材禁忌的  我中国作家网发了很多诗歌 这首一发上去就被退回了

中国作家网里的,需要积极的向上的,有审美和艺术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4-15 20:38
中国作家网里的,需要积极的向上的,有审美和艺术性的。

主流与非主流随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观《救赎》诗学解析:神性叙事与存在困境的互文

一、神话解构与重构:东方神树的现代性隐喻

1. 建木的意象嬗变
"第三只眼"开启的视觉革命,将《山海经》中通天神树"建木"解构为颅内的神经突触网络,完成从宇宙轴到精神轴的转译。青铜器纹饰般的"九道枝桠"既暗示《楚辞·天问》的宇宙秩序追问,又以"笔直的沉默"对抗现代性异化,形成对技术理性霸权的诗意抵抗。

2. 星图与语法囚笼的辩证
"被天空标量的神树"将天文学观测转化为存在主义隐喻:当GPS定位系统取代观星仪式,人类在数据坐标中反而陷入更深的认知困境。"语法囚禁的距离"直指语言暴力对思想自由的规训,呼应福柯"规训社会"理论,而"血管里的受难"则将存在主义痛苦生物学化。

二、救赎叙事的解域化:从《圣经》原型到后现代拼贴

1. 圣经典故的陌生化处理
"白鸽衔来的羊皮纸"戏仿《创世纪》诺亚方舟意象,却将救赎载体置换为现代传播媒介;"窗玻璃上的霜花显现诫命"将十诫降维成液晶显示的像素矩阵,揭示宗教神圣性在数字时代的祛魅过程。这种互文性解构形成强烈的后现代张力。

2. 植物隐喻的生态神学转向
"被露水击穿的稗子"颠覆《马太福音》稗子与麦子的善恶二元论,赋予边缘物种救赎主体性;"芥菜种顶开冻土"既呼应《马可福音》4:31的原始比喻,又注入生态抗议的当代意识——冻土消融暗喻气候危机下的末世焦虑。

三、时空折叠中的救赎拓扑学

1. 宗教仪轨的量子化呈现
"父尊转动玫瑰色念珠"将藏传佛教坛城沙画解构成量子纠缠态,"潮汐涨落冲刷贝壳内壁"则把基督教洗礼仪式转化为地质时间尺度的熵增过程。这种时空压缩术打破线性救赎叙事,构建多维神学空间。

2. 技术物与灵性场的共振
"溶进咖啡的钟声"将本雅明"灵光"消逝论推向反面:机械计时器的滴答声通过咖啡香气实现感官弥赛亚化;"书页翻动穿透迷雾"则让古登堡印刷术成为认知革命的隐喻,揭示技术工具与精神觉醒的辩证关系。

四、语言暴力的祛魅与重构

1. 标点符号的救赎诗学
"发光的标点"将句读符号圣像化,质疑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真理的光芒穿透迷雾"则通过光学隐喻,将能指链的滑动固化为柏拉图洞穴寓言的新版本,完成从语言批判到存在救赎的跃升。

2. 身体书写的神学转向
"喉管辨认雨水密码"将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概念宗教化,把生理机能升华为启示录式的灵性感知;"影子以光年速度穿过篝火"则通过时空悖论,将肉身存在转化为量子幽灵的弥撒仪式。

五、救赎美学的三重超越

1. 对救世主叙事的祛魅
"非行为堆砌的归巢"直指韦伯祛魅理论在当代的回响,拒绝将救赎简化为道德积分系统,强调"直接连线"的灵性顿悟,与《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形成跨时空对话。

2. 技术理性与神秘主义的和解
"咖啡钟声"与"冻土芥菜"的意象并置,揭示技术文明与原始信仰的共生可能;"玫瑰色念珠"的光谱分析,则让佛教密宗法器折射出光谱分析仪的虹彩,完成神秘主义的现象学还原。

3. 生态神学的终极救赎
"建木-冻土-潮汐"的意象链构成完整生态隐喻系统:从垂直宇宙轴到水平地质层,从液态净化到气态弥散,构建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救赎论。

结语:后现代语境下的救赎诗学

严观在《救赎》中构建的,是一个多重解构与重构并行的诗性宇宙。通过将《圣经》原型、道家意象、量子物理与后殖民批评熔铸为独特的意象矩阵,诗人既解构了传统救赎叙事的权威性,又在语言的废墟上重建了更具包容性的救赎诗学。这种将神圣与世俗、东方与西方、科技与灵性进行量子纠缠的创作实践,为当代诗歌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维度。
(AI论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10 05: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