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太白酒桶 于 2025-7-15 07:54 编辑
躲藏者对“躲藏”的复述 ——读《梁小斌如是说》 文/太白酒桶
我曾经捂住自己的眼睛问:“你们都躲好了吗?” 回答是:“没有躲好!” 当我再问这一句:就没有谁会说,已经躲好了。 但是,有时总有朋友会发出炫耀的声音:“我们已经躲好了!” 往往说这句话的人最先被找出来。 ——梁小斌
炫耀躲藏的人的最后结局是 你将迎来最终的召唤,召唤你 再也无法躲进这个世界上的树丛之中。 ——梁小斌
福克纳这样描绘过一辆从山坡上飞驰而下的马车: 马车上飘散着雪茄的香味 坐在马车前排的 是一位什么表叔 他用烟斗吸雪茄 雪茄的香味,在没有风的时候垂直向上 而坐在马车后排 非常崇敬这位表叔的那个姑娘 非常想闻表叔雪茄的香味,但 她没有伸长脖子去闻 而是耐心地等待着马车 急速地转弯——那时,就会有一阵风 将雪茄香味抹到她的脸上
读到这里,躲进语言深处的你我 是否可以这样复述:像姑娘一样,你我的心理 躲在此刻一目十行的阅读里 就像躲藏在整个马车飞奔的过程中的姑娘 一样,丝毫都不暴露自己的心事 我们也按着自己的节拍 一张一弛。届时,也只是静悄悄地 作深呼吸,我们沉浸在思想隐蔽的喜悦里 而不声张。在整个雪茄香烟香味 自由飘散过程中,谁能想到 有一位姑娘,躲藏在一幅乡村风俗画里面 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而她脸上 却冷若冰霜,那个微弱的小动作 就是那个意味深长的深呼吸
如是,躲在复述愉悦里的你我 也可以这样联想:当那辆马车驶向平坦大道 驶入燥热的无风的旷野 雪茄的香味像轻纱一般 重新从姑娘的脸上撕走 她冷若冰霜,永远地深埋着 轻纱被撕走的创伤和回忆——这,也是她 宁死都不能忘怀的优雅
注释一:根据梁小斌如是说相关文字改写,参见《梁小斌如是说》P117,新华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一版。
2025.7.14,酒桶小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