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探索156期】博物馆 鞋店 山谷梵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17 0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滚轮子 于 2025-7-19 06:06 编辑

博物馆

展厅很昏暗,仿佛走进历史深处
李自健的南京大屠杀摆在那里
是离我较近的一处伤疤
再远处的摆设就模糊了,跌跌宕宕
尽头只有兽鸣和风声
我没有在那里驻足太久
又看了一眼南京大屠杀,和晚清的几件瓷器
我走回了我的年代



鞋店

天逐渐热起来
会有一些轻盈想念
在长椅边,慢慢泛起
一些人影在岸边浮动着
光着脚
周围是茫茫草木,风将它们吹得丝滑
巷铺里一些塑拖
可以找点那种凉意



山谷梵音

山的幽然
是那些和尚的
他们年年岁岁敲磬
体味那种境界
我们是山外人
每次上山,只能嗅到一点梵意
带回来
在漫长日子里
很快弄丢于喧嚣
2#
发表于 2025-7-17 08:09 | 只看该作者
有那种意境在,还有一些暗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7-17 08:23 | 只看该作者
这首,我虽然没有类似的经历,但从常识上来说,感觉文本还不错,尤其是收笔颇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7-17 08:31 | 只看该作者
南京这个馆比较特殊,它先是纪念馆,然后才是博物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5-7-17 09:01 | 只看该作者
花土 发表于 2025-7-17 08:31
南京这个馆比较特殊,它先是纪念馆,然后才是博物馆

我写的是合肥博物馆。1几年的时候李在那里做过画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5-7-17 09:28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7-17 08:23
这首,我虽然没有类似的经历,但从常识上来说,感觉文本还不错,尤其是收笔颇佳。

诗越写,主观的东西越少,诗人越被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17 10:12 | 只看该作者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7-17 09:01
我写的是合肥博物馆。1几年的时候李在那里做过画展

我说怎么有点不好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17 10:2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17 10:32 | 只看该作者
李自健,1954年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著名旅美油画家。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移居美国 [7]洛杉矶。李自健持续于六大洲三十个国家与地区举办大型环球巡回个展,自主、自费,以现实主义油画艺术巡展传播人性与爱普世价值,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影响广泛,瞩目画坛。代表作《南京大屠杀》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收藏并长期陈列展出。
画家用两个狞笑的日本军官,一个哭喊的中国婴儿与一名收拾尸体的僧侣真实再现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惨状.这是一幅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过目不忘的油画,它展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暴行。整幅油画由“屠”、“生”、“佛”三联组成,宽3.2米、高2.1米,画面主体是堆积成山的尸体。左侧为“屠”: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站立着,其中一个正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中间一联为“生”:在尸山的上面,一个孩子正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哭喊着。右侧一联为“佛”:一位佛家弟子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整座尸山的后面是奔流滚滚的长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17 10:3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简介,更好地理解了轮子的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7-17 12:3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纵深呈现的不错。语言上还是要加强。多练叙事。


如果是我写,我会写成这样,这里只供我与轮子讨论。

博物馆


走进展厅
像钻进历史的阴影里
最近处
李自健的《南京大屠杀》
一道新鲜的疤
远处的东西
都模糊成黑影
只有兽叫和风声
我没多停留
最后看了眼大屠杀
和几件晚清瓷器
就逃回
我的时代

点评

南京大屠杀,添加了书名号,确有必要。  发表于 2025-7-17 18: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17 15:32 | 只看该作者
滚轮子 发表于 2025-7-17 09:28
诗越写,主观的东西越少,诗人越被动

确实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7-17 17:57 | 只看该作者
快快. 发表于 2025-7-17 12:38
历史纵深呈现的不错。语言上还是要加强。多练叙事。

语言更简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17 18:01 | 只看该作者

你的也有可取之处,通过分析,对比,不知道能不能找出更好的语言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7-17 19:4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9 15: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