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9-2 16:35 收到,琢磨琢磨
使用道具 举报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9-2 16:50 比如,你的那首《三个夏天》,时间轴的区域性或者说时区性差异太大,会让不少读者摸不着头脑,而转换又缺 ...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9-2 17:31 三个夏天原题目是【我一年中的三个夏天】,承认受众不一定能懂南北秋的反季节,所以阅读起来有些隔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9-2 19:58 所以,这首诗的重点不在于是否硬性设计时间轴,而在于如何凸显“夏天”的承载,尤其是“三个”数量词的深 ...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9-3 09:55 这个建议很好,我想想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9-3 10:35 你的诗歌,最值得我称赞的是“擅长空间转换”,多数作品“语言具有不可替代的神性”;不足之处,是 ...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9-3 10:41 这是不是文化类型不同造成的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9-3 15:58 应该不是。西方诗歌,我也阅读得不少,尽管多数写得比中国诗歌更内敛、更注重隐喻性与象征性,但大 ...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9-3 16:35 我说的文化类型不同,不是指中西文化,而是指审美不同而产生的个人文化
花土 发表于 2025-9-3 19:49 看成民国的大马蜂去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7 1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