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藿香捞面长又长
说到藿香,你可能只会联想到藿香正气口服液。其实,藿香叶也是一种美食。
我和家里人都爱吃藿香,尤其是夏天,把大蒜捣成泥,加入盐、麻油、醋拌匀,再焯一些绿豆芽,切丝的黄瓜加入其中,然后再加入新鲜的藿香叶与捞面一拌,啧啧,那感觉,别提有多好吃了!要多香有多香,要多爽口有多爽口!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藿香。于是,几乎年年都在家里盆种藿香,可是多数时候,都是春天种,冬天枯,即使勉强熬过冬天,来年也不旺,稀稀罕罕的总不能放口吃,这时候就忆起住平房的日子,想起平房院落里的藿香园。
那时候,院子里的土地被整理的平平整整的,里面种满了四时蔬菜,四周边和墙根处就长满了一丛丛藿香。乍一看去,好像并没有占据最主要的位置,仔细看,院落里三分之二的地面已被藿香统治。高高低低、紧紧密密地连成一片,自成风光景色。独具特色的藿香园,也是观赏休闲的乐园。
已经想不起是怎样和藿香结缘的,依稀记得那时几乎家家平房院落里都有藿香,就连墙根树下也都长满了藿香。因为大家早有这样的传统习惯,认为谁家院子里的藿香旺,谁家的儿女就会有志气、有出息;藿香长的越旺儿女和家庭就越旺。也许是怀念那时的家园,也许是相信了那时的传统习惯,至今依然喜爱藿香。
那时候家长们多数时候是在藿香园里忙碌。
春天,一簇簇藿香从土里冒出来,叶子厚墩墩、毛茸茸的,泛着暗红色的光,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紫红色的绣球,煞是好看。这时,就用小竹条干树枝,细心地给每丛藿香都扎上篱笆围栏,以防不注意伤着藿香。到了夏天,园子里的藿香能长到一人多高,每丛能抽出十至几十根枝条,郁郁葱葱、袅袅婷婷,微风袭来,婀娜多姿,还会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为防风雨弄倒,用根棍插在中间,再用彩色小布条,给每丛藿香的腰间系上蝴蝶结。藿香清心明目,醒脑开窍,在藿香园里读书,记得又快又牢。藿香避瘴气,祛腥秽,大凡有藿香的地方,蚊、蝇,蛇之类都不敢光顾。夏夜,在园子里乘凉。小孩子们有时专心听大人讲故事,有时就在园子里嬉戏,有时候玩藏猫猫,就躲在一丛高大的藿香后面,不到跟前很难被发现。最难忘的是有些稍大点的孩子,竟解开系着的蝴蝶结,钻到一丛最大的藿香里面,害的其他小伙计们找了许久才找到。这时往往会激怒家长,扶着被践踏的藿香,怒不可遏,巴掌一下子会落在头上,继而边恢复边斥责,这也是往事印象中最为失态的一次。
转眼到了夏末秋初,是藿香开花结籽的季节。
藿香的花是一种蓝色的小花,虽然又小又不起眼,却能引来无数蜜蜂嗡嗡地闹着,各种色彩斑斓的蝴蝶也结伴而来,在藿香园中翩翩起舞。这时小孩子们总想跃跃欲试,而家长们却不允捉,那时家长们在想什么,至今是个谜。
入冬时,藿香的茎大部分已经干枯,可以采收了。采收时,家长们只用剪刀像花匠那样细心地剪。地面上的茬只留三指高,过长会影响次年的生长;过短则留不住树叶,很难过冬。采收后的藿香要精心地收着,方圆左右,谁家有因气血不畅而引起的肚疼、肚胀、中暑或应症的,用藿香就可以治愈,在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不知医好了多少人的病。
已无法考证是因为有了家庭和儿女才有了藿香园,还是因为有了藿香园才养旺了家庭和儿女,反正儿女们自小都很少生病,是一边在藿香园里玩耍,一边吃着藿香的叶子长大的。藿香的叶子可以凉拌吃,蒸着吃或与其它青菜掺起来做菜馍吃;更是做粉浆、咸豆脑等不可缺的提味品。家里饭桌上因此时常会出现藿香。常吃藿香能理气、顺气、养正气。家长们也时常以养育藿香之心,养育家庭和儿女,以养育家庭和儿女之心,养育藿香。藿香,不娇不媚,暗香自来,一身正气,百邪不侵;能当菜吃,能驱蚊蛇,还能医病。不仅漂亮,而且实用。
藿香的故事,曾经一次次深深地震撼了我,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如今,住平房的日子已经远去许多年,院落里的藿香园和往事也早已不复存在。只是在梦中,常常梦见藿香园,常常梦见藿香园里的那些人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