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诗歌大马蜂

推荐一首获奖力作:手术(作者:荣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大马蜂 发表于 2025-11-24 16:43
我的耳朵都听得长出茧子了。诗歌,仅仅只有“通透”二字是远远不够的。

也可能是耳旁风吹出来的茧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诗一倒,好多有趣或有意思的争执和对话探讨都不见了,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俩人倆诗都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不为 发表于 2025-11-24 17:00
这俩人倆诗都不错!

古老师,好久不见。
古老师是大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无尽时 发表于 2025-11-24 16:47
碧水寒的诗你看过吗?他的很不通透。
另外,周难的诗也不错,挺先锋。但最近的似乎不如以前

碧水寒的诗歌读过,也交流过。其人是从原北京诗人论坛转战至原中诗网论坛。倒闭的诗歌论坛,流水的诗歌作者,比比皆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无尽时 发表于 2025-11-24 17:09
古老师,好久不见。
古老师是大好人

白云也是大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过几次手术了:一次把胆囊摘下来——(第一句以冷静的口吻陈述事实,像病历记录。“几次手术”暗示身体反复承受切割,带有一种疲惫感。
“胆囊摘下来”是具体的手术名称,但接下来并不只是描述病痛,而是转向隐喻。)

里面装着一堆石头,已经孵化成子弹的雏形;——(“石头”是胆结石的医学事实,但“孵化成子弹的雏形”突然赋予它危险、暴力的意象。
“孵化”意味着这些石头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体内生长、变化,从病痛变成具有杀伤力的武器。这里把疾病与战争、内部危险联系起来。)

一次从肺腑里,掏出了三颗炸弹。——(“肺腑”既指器官,也常用来比喻内心深处的感情或秘密。
“炸弹”同样是危险品,暗示某种积压在体内的剧烈冲突、情绪或创伤,可能随时爆发。
“三颗”是具体数字,让想象更真实,仿佛医生取出的不是病灶,而是军火。)


昨晚在梦中做核磁共振,医生说——(场景从现实手术转到梦境检查。“核磁共振”是深入探查身体的影像技术,在梦中则成为探索潜意识的象征。
医生在梦中出现,可能是超我的监督,也可能是内心理智的声音。)

为杜绝致热效应,你必须掏出你体内所有刀斧——(“致热效应”是核磁共振中金属物体在磁场中产热的物理现象,但在这里被赋予隐喻意义:体内金属(刀斧)代表攻击性、伤害性、尖锐的情绪或记忆。医生要求“掏出所有刀斧”,意味着要彻底清除内在的暴力与自我伤害的倾向,否则在深入检查(或自省)时会灼伤自己。“刀斧”与前面的“子弹”“炸弹”形成武器意象的延续,完成从外科手术到精神净化的一贯隐喻。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这首诗通过手术与检查的意象,把身体疾病与精神创伤交织在一起。体内的“石头—子弹”“炸弹”“刀斧”构成一个内在的武器库,暗示人的病痛不仅是生理的,更是心理的、情绪的积存。写这首诗的老哥可能是想说一种彻底自我清理的必要,不仅是治病,更是求生。

点评

第四段的军火与总结语的武器库,最好均要添加引号,则整篇的分析几乎找不到瑕疵。  发表于 2025-11-24 2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11-24 17:43
做过几次手术了:一次把胆囊摘下来——(第一句以冷静的口吻陈述事实,像病历记录。“几次手术”暗示身体反 ...

快快评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荣润生的《手术》是一首意象大胆、构思还行的诗。如果非要找点问题呢,也还是可以有的。比如我读到了一种为隐喻而隐喻的刻意感,削弱了意象本身应有的、发自肺腑的穿透力。其中大叔说到的问题“悬空”的问题是存在的,整首诗诗歌聚焦于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将内在的疾病、情绪、创伤外化为具体的武器。然而,全诗几乎完全在概念和隐喻的层面运行,缺少具体、鲜活的细节或场景来支撑这些沉重的意象。还有我看到了风格的模仿痕迹。总体来说他这首还是有想法和有锐气的诗。嗯嗯,就呱唧这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云无尽时 于 2025-11-24 18:11 编辑
快快. 发表于 2025-11-24 17:50
荣润生的《手术》是一首意象大胆、构思还行的诗。如果非要找点问题呢,也还是可以有的。比如我读到了一种为 ...

写得好,写得妙。原诗质量因此上升到云端。

大体上和我看到的差不多,不过只要三句话就可以了。一段一句。
1. 胆结石像子弹 (不贴切, 也就是为了往“武器”上套)
2. 病灶如炸弹,而且有三处,比较危险. (炸弹就是简化的日常用语”隐形炸弹", 普通得近乎俗套)
3. 做梦,隐喻一下咯  热效应(狂热思想),刀斧(回忆或对现实不满之类)

子弹,炸弹,热效应,刀斧都是隐喻。其实1,2段意思一样,第三段也就是想说出最后那句所谓”有深意“的话。 其实没必要用做梦,直接磁共振时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无尽时 发表于 2025-11-24 18:09
写得好,写得妙。原诗质量因此上升到云端。

大体上和我看到的差不多,不过只要三句话就可以 ...

你可读过斯.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诗人)的《波罗的海》《值夜》;欧阳江河的《手枪》;翟永明的《母亲》?
你可看过雷内·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他的画作常常将日常物品(如苹果、鸽子、烟斗)置于令人不安的语境中,或进行不合常理的缩放组合。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达利画中柔软的钟表、抽屉般的人体,同样是对身体内部空间的奇异想象。《手术》中对体内“致热效应”和“刀斧”的担忧,充满了达利式的“偏执狂批判”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11-24 18:15
你可读过斯.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诗人)的《波罗的海》《值夜》;欧阳江河的《手枪》;翟永明的《母亲》?
...

等等,马上,俺再来个评之评,稍微正式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无尽时 发表于 2025-11-24 18:18
等等,马上,俺再来个评之评,稍微正式点的。

把一首本来就隐喻偏直、甚至带一点荒诞滑稽的诗,通过层层堆叠心理学与象征化的话语,强行拔高到“潜意识—创伤—自我净化”的高度。

但问题是,原诗的意象本身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深度。“石头→子弹”“病灶→炸弹”“刀斧→心理攻击性”这些解释,更多是脑补,而不是文本的逻辑。尤其“掏出三颗炸弹”这种写法,本身就带有一种轻微的滑稽感,很难承担起后面那些沉重的精神分析意义。

我的观感是:评论建构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文本自身的承载能力。这不是解读,而是“再创作”。诗还在地面,评论已经飞到云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5-11-24 17:50
荣润生的《手术》是一首意象大胆、构思还行的诗。如果非要找点问题呢,也还是可以有的。比如我读到了一种为 ...

把一首本来就隐喻偏直、甚至带一点荒诞滑稽的诗,通过层层堆叠心理学与象征化的话语,强行拔高到“潜意识—创伤—自我净化”的高度。

但问题是,原诗的意象本身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深度。“石头→子弹”“病灶→炸弹”“刀斧→心理攻击性”这些解释,更多是脑补,而不是文本的逻辑。尤其“掏出三颗炸弹”这种写法,本身就带有一种轻微的滑稽感,很难承担起后面那些沉重的精神分析意义。

我的观感是:评论建构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文本自身的承载能力。这不是解读,而是“再创作”。诗还在地面,评论已经飞到云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云无尽时 发表于 2025-11-24 18:22
把一首本来就隐喻偏直、甚至带一点荒诞滑稽的诗,通过层层堆叠心理学与象征化的话语,强行拔高到“潜意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5 05: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