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11|回复: 3

[讨论]唤醒沉睡的古典意识,试评杨玫《琴韵别楼》两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5 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看杨玫的原作:
琴韵别楼(歌吟白石湾之六)
  1.琴韵别楼
用音符砌成的小楼
船一样的摇动
或大或小溅起绿色的水声
滋润树枝上的鸟鸣
阳光轻轻叩打窗户
当我推开  身体里便有
一群羊儿跑出
放牧得很远
天边那一抹山峦的蓝
像你温柔的牧鞭
只一个悠然的响鞭
就串去了我一链爱的心跳
  2.澄月潭心
水中弯月
一把梳子
梳出母亲一缕缕皱纹
月光像翅膀
栖落在岸边的芦苇丛里
孵化二三声蛙鸣
今夜母亲
会把思念种植在下游
如水草般温柔
搁浅我那只漂走的纸船吗?

读了这久杨玫的作品,我记得我说过我的感觉是纯,静,美。昨晚大言不惭说来分解这两个,实在是自不量力之语。今晚再来读细读一遍,我依然感到纯、静、美,感到杨玫在运用各种表达手法上的纯熟,另外一个感觉是杨玫在古典文化中受过很深的熏陶,她的作品与传统中国诗词的写法上是一脉相承的。下面我来试着谈一下自己的感觉。
================================================================================
第一个  琴韵别楼
用音符砌成的小楼
船一样的摇动
或大或小溅起绿色的水声
滋润树枝上的鸟鸣
这一节,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她的别楼,一连串的明喻暗喻之后,仿佛我也听到了那美妙的音符在跳跃,感受到了生命蕴含的律动。而在这个美丽的背后是什么呢?作者又何以以‘别楼’来命名呢?各位看官且看第二节:
阳光轻轻叩打窗户
当我推开  身体里便有
一群羊儿跑出
放牧得很远
阳光轻轻叩打窗户——是什么在轻敲作者的心门?阳光,你会想到什么?别告诉我说刺眼,我想到的只有温暖,明媚。
当我推开  身体里便有
一群羊儿跑出
放牧得很远
推开窗户,身体里的那群羊儿不自主的跑出来,且放牧的很远。
注意羊儿的特质,柔软,温顺,像什么?少女情怀么?兴许就是。放牧的很远,有多远呢?反正作者的目光追随着羊儿,把我们带进了第三节:
天边那一抹山峦的蓝
像你温柔的牧鞭
只一个悠然的响鞭
就串去了我一链爱的心跳
哦,原来到了天边的山峦,那里已经看不见那群温顺的羊儿了,看到的,只是一抹蓝,像温柔的牧鞭。。。到此,我想已经不须再多说什么,作者的楼,也许在很久前就开始筑好了,用串串音符,用点点女儿的柔思,之前只能溅起绿色的水,只能滋润枝头的鸟,直到阳光轻叩小窗,直到怦然心动,于是,那温顺的羊儿,情不自禁,奔向天边,奔向阳光的来处,奔向牧鞭那悠然的声响。
读完,一段幽幽少女情怀也走出了小楼,走到了阳光下面。但是!但是!!请注意最后一句,走到阳光下之后,之后是什么呢?你猜吧你。
不过我觉得最后一句爱的心跳写的太实了,影响了整首诗通篇意象营造的完美图画感。
================================================================================
下面就唐晚词和杨玫二人的讨论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群羊儿跑出   一群羊儿在身体里跑出,有点费解
这是晚词的看法,下面是晚词改的写法:
我推开窗户  山间白云涌起
像一群羊儿
================================================================================
下面是杨玫的回复:
首先感谢唐妹的热情,你的建议也好,不过直白了。我写的意思和你一样,我在尝试高境界的诗歌,暂不改,再让朋友们批。
我的意思是,推开窗,就可以看到山冈上的云儿,像我儿时放牧的羊群,所以我说从我的身体里跑出,西西,你这么认真进步很快。
大家尽可有自己的看法,从她们的讨论,我要说的是,两人在心境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在感受外界事物上也有很大差别,晚词是由外而内,杨玫则是由内而外。就这一首诗来讲,我支持杨玫的写法。

完,此时崔健的《花房姑娘》唱了几遍了,我没来的及记,先听一段再来。
++++++++++++++++++++++++++++++++++++++++++++++++++++++++++++++++++++++++++++++++
第二个   澄月潭心
水中弯月
一把梳子
梳出母亲一缕缕皱纹
这一节,想必无需多说,两个比喻,一个拟人,一个象征。静、远。
================================================================================
月光像翅膀
栖落在岸边的芦苇丛里
孵化二三声蛙鸣
这里的翅膀,孵化,温暖背后我们回到月光,感觉有些凉。孵化的结果:蛙鸣,夜静心不静,只因那把梳子梳出的母亲的皱纹。还请注意诗名:澄月潭心,再请注意梳子,翅膀。记得在乱解第一首的最后我说到杨玫的一个特点内而外,这里,我觉得又一次看到了内而外的这一特点。
================================================================================
今夜母亲
会把思念种植在下游
如水草般温柔
搁浅我那只漂走的纸船吗?
这一节,用一个词来说,就是沉郁。请留意搁浅,纸船,还有反问的语气。一切的一切,又回到水,回到水中的月。纸船,让我们回到童年,那时,弯月肯定未曾梳出母亲缕缕的皱纹,那时,温柔的水草常能将我们的纸船搁浅,而今夜呢?一个大大的“?”,答案就是求一个短暂的搁浅而不可得。可我还有一个问号:其实是谁在种植思念?这样的一个反写,更突出了我的‘纸船’,其实已经无可挽留的漂远了......
这一首虽可以说是杨玫自己的<静夜思>,第一节最后一句我觉得可写得在隐些,或者如你一贯的风格再用一个喻来喻皱纹,那样将是三个喻了。而最后一节感觉断句没断好。
================================================================================
刚好,此刻唐朝的《月梦》正唱到一半,你们各自用各自的思念,一起折磨着我:)

记得在开始我说我感觉杨玫的写法和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这点从把一切的一切都放到自己精心营造的‘景’中可以看得出来,而在中间我说我感觉她的另一个风格是‘内而外’,在乱解过程中已经说明。第三个感觉是,善于以空间来写时间,第一个的‘天边’,第二个的‘下游’是我这样说的原因。
终于乱解完毕,很肯定的一点是这是我自己以自己的眼睛来看杨玫的作品,有可能是离题千里,也有可能沾了一些边,还请杨玫莫介怀。
老五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5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唤醒沉睡的古典意识,试评杨玫《琴韵别楼》两个

呵呵,也发过来支持玫姐选秀:)
发表于 2005-11-25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唤醒沉睡的古典意识,试评杨玫《琴韵别楼》两个

江湖这个评还是到位的,偶也支持玫姐
发表于 2005-11-25 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唤醒沉睡的古典意识,试评杨玫《琴韵别楼》两个

好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7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