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红颜诗国]第六期“每周一秀”评选结果
C 《节日,父亲写来的信》
吾儿:近安!
很少给你打电话,
是因为越来越听不懂普通话。
你弟弟说过什么圣旦(父亲别字)节,
黄历中,我没有查到……
猪好,
黄狗好,
你娘也很好。
鸡没得禽流感,也都杀了,
有个贩子要买,
你娘说不,留给自己吃。
粮食够,
过年,你回不回家?
不回,猪就不杀。
随信寄的小木马是给孙子的,
自己雕的不好,
上面的红点是我不小心割破手指弄的,
——不脏。
(字写得不好,眼睛花,
那歪的几个字,是那时咳了几下。)
父亲草字
冬月二十
诗歌中最感人的部分是“至爱亲情”。作者用简短而单纯,单纯到了极点,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了一个人父
对远方儿子的思念和关怀。就是这份质朴的亲情让这篇文字升华,由此我们回到了诗歌最原始的写作动机。
作者忽略了复杂的修辞方式,最大限度地弱化了文体意识。这就是作者的可爱之处,可敬之处。是诗歌本身的可取之处。
一直认为诗歌不是一种标榜炫耀的名牌衣服,诗是一条最窄的、最可信赖的通道,只有真实,只有融入,才能让生命中细密的颗粒通过;
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的这种原始回归,唤醒了都市人群那种久违的乡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人在异乡打拼,在生存的缝隙中挣扎,
在他乡的父母怎不知这份艰辛?一封带着错别字的信,絮絮叨叨的述说家里的一切。还能有什么比这样的信更能打动我们呢?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
很多年来,诗歌在当代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异化。中国诗歌总体上在追逐西方。“先锋性”成为最响亮的口号与旗帜。更多的人写诗,意在追逐文化意义、语言意义、
修辞与文体的意义,而最本质的诗的内涵,即人的意义、生命的意义被极大地忽略。崇尚下半身下作,垃圾流派。很多人写的诗看似高明,却在最原始的写作动机上出现了
致命偏移。那些所谓的先锋写作,把风马牛不相干的东西扯在一起,堆彻成了所谓的前沿诗歌。被观念操作、欠缺了生命中最珍贵质感的诗,
只能像一架没有支点的悬空梯子。
尚好,在这样的一个写作群体里,让我还能读到如上面这样的干净的诗歌,写到的亲情,让我感受到人世间尚存的、不变的、永恒的温暖。
希望作者继续下去,保持自己文字里的那一分纯净和真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