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85|回复: 8

[原创](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0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胡望江在 2004/12/10 00:33am 第 6 次编辑]

(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胡望江
  一、一个人写的两种诗歌
  1992年我去敦煌参加一个笔会,在同一时间偶然写下了两种诗歌(不是互为翻译之作),这两种诗歌给我带来了巨大困惑,从此不再写了,陷入迷茫的思考。
A -塞外拟古(组诗4首)
《出塞》
黄沙冷冷  折断了道路的方向
雨从今夜的黑暗中回到黑暗
这座边城周身的尘土  暂时滑入沉静
马匹在西风里嘶鸣,夹带着
一些铁器撞击的声音
队伍在出征   浮云也在北行
笙笳起伏   歌曲被吹落到地上
复又弹回空中
舞剑的壮士  一俯一仰和着它的节奏
偶尔想起长安  日夜不停的灞水
今年青青长长的垂柳
正拂过  那座连接古今离别的桥
《入塞》
所有的愿望就是一个愿望
让马儿回到南山上去吃草
让那些把金属刺向对方肉体的手垂下
让那些刀枪回到炉中  变成锄头和犁
从生与死的夹缝中回来
看着面前的几个兄弟
就想起那些永远卡在那儿的兄弟
他们听不到这欢乐的声音
甚至看不到就在他们上方两寸的骆驼刺
已经枯了很久的泪水让眼眶越变越浅
在这出发的路上又一次出发
路边杂草怎么长得这么密和深
是该去整理那荒芜很久的田园
熄灭的狼烟  你不要死灰复燃
不要再次让我们在这儿相见
《塞上曲》
远去的风又从渭河的水面上经过
白雪在祁连山上闪着寒冷的光
大漠苍茫独独留下红柳
银河还似故乡  挂在北方的天上
戈壁上一无所知的石头知道有人经过
玩笑偶尔在寂寞里开成流水和云朵
阳关城头的月亮日夜被我们锁在盔甲里
疲惫的时候  马背是唯一不会离身的床
  《塞下曲》
姑娘  那次告别与你一起留在江南
许多年陪伴我的只有这城墙上的垛口
故乡湖中的莲子你已经为我采过四次
塞外的草也黄了整整三个秋天
依门而望  我远在母亲头发变白的路上
晨起梳妆  你理不顺的青丝结
总是在那面铜镜中将我绊倒
卷上竹帘  你夜夜抱风而眠
我的梦正在赶往你的小楼
你的梦为什么只身飞来沙洲
它们总是在路上  擦身而过

B—五律•塞外拟古(4首)
《出塞》
黄沙侵远道,夜雨洗边城。
铁马西风里,浮云又北征。
吹笙歌出塞,舞剑壮行营。
犹忆长安道,依依灞柳青。
《入塞》
唯望刀兵歇,今朝得凯旋。
同征人几在?满目泪难掩。
又别长安道,回耕故里田。
莫言烽火起,相见到军前。
《塞上曲》
塞风吹渭水,白雪照祁连。
大漠余红柳,星河拥朔天。
征驱戈壁苦,谈笑水云闲。
甲锁阳关月,三军马上眠。
《塞下曲》
昔别江南女,经年战敌楼。
湖中荷四碧,塞外草三秋。
白发悲儿远,青丝结客愁。
长风潜入夜,吹梦到沙州。
(沙州:敦煌古称)
     1992,11,18
  二、几个实验
  (1)2000年12月,我分别把这些诗歌翻译成英文给一些朋友们看,全为外国朋友,其中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的,均认为作品为中国诗歌,A比较好,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还认为是同一个人写的文本没有翻译好。其中英国姑娘林达特别喜欢《塞下曲》,并和我开玩笑,看到这首她也有梦,但愿她的梦不要和我的擦身而过。
  (2)2001年5月在深圳,这些作品给一群人看了,其中有诗人,一般的人、还有学生,他们大多数认为,两种都不错。但我请他们复述时,几乎没有人记得第一种(A)中间的句子(个别诗人除外),大多数记得的是后一种中间的两句。
  (3)B种诗歌4首均已发表,1996年我的一位朋友(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带着这几首诗就教于几个教授,问这几首是何年代的诗歌,从内容,格律,风格等方面,几个鉴定基本推设为唐人之作。
三、两点疑问
   基本设定,不讨论这些作品质量的好坏。而是由此引伸出的一些问题。
  (1)这两个东西我们把它放到唐代(其实新诗未出现以前即可,但具体到唐),B种肯定被认作是诗歌,而A种肯定不是,甚至连古文也不是。但在现在两者均可被认为是诗歌,这就产生了一个逆向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写的这种形式,不被历史(前)所认可?以致不能让李白杜甫们认出我们是他们的继续,到底我们丧失了什么汉语言诗的特质?
  (2)现代诗歌我们发展了什么(这个发展有目共睹),又需要找回什么,才能在诗歌的历史河流中被辨认,才能被大众所接受。
   (我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这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欢迎各位诗家就此进行讨论,到底我们丧失了什么?往那个方向发展什么?我也有自己这12年的一些体会,先秘而不宣,但我有个要求,不要对我个人进行攻击,我把我的疑问与大家一起分享是善意的。以上这些是根据笔记本整理出来的,匆匆忙忙,只能这样,以后我再补充一些相关资料)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我坚信答案那怕是部分,一定在我们大家共同的讨论之中……
发表于 2004-12-10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拜读,载下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0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0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在新诗究竟成立,还是不成立,这个最大最根本的问题上,从胡适的白话诗开始,一直是存在争议的。主张新诗不成立的,一直有人,并且地位崇高。从反驳这种观点的角度讲,我认为目前尚未完全将其驳倒。
  我当然赞成新诗成立,新诗也不会死亡,诗人不会被世界孤立,这是对基本面的判断。但是,有些新诗是不成立的,有些新诗是要死亡的,有的诗人是会被孤立淘汰的,这是对具体情况的一些看法。
  诗是什么?永远说不清,道不完。我们在其中读诗、写诗、论辩,走向未来。
  现在,老胡提出了具体的问题。挂!请朋友们都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首先问好胡老师。
  我也来凑个热闹,从普通人的角度简单说一下。
  首先这与人的记忆有关,视觉暂留,短的当然比长的易记住一些。
  其次,与节奏、韵律有关,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当然印象深一点。绝大多数的新诗丢了这些千百年所坚持下来的传统,难记一些是自然的。
  第三,古诗虽古,但所用的语词反而比绝大多数所谓的新诗要平易近人。请看:
    “黄沙侵远道,夜雨洗边城。铁马西风里,浮云又北征”,
“唯望刀兵歇,今朝得凯旋。同征人几在?满目泪难掩。又别长安道,回耕故里田。
莫言烽火起,相见到军前。”,更不用说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了。
   而新诗呢,“黄沙冷冷  折断了道路的方向”
  “阳关城头的月亮日夜被我们锁在盔甲里/疲惫的时候  马背是唯一不会离身的床

“暮年解剖所有的隐私”
“屋瓦被爱情摊牌以及演绎的过程”
“整晚   校长都在大声分泌”.......
    我随便抓了一些,这些都算好的了,更晦涩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比比皆是,我们热衷于所谓的张力、文字用一层又一层的厚布蒙着,虚无着,许多人被不幸“隔离”,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一些诗人与评家)不觉得“隔”,他们寂寞地快乐着,许多人看那些诗评比看原诗还难懂。
    新诗写直了说没有张力没有诗味,只好“隔”只好“虚”,只好“隐”,甚至自私地生造词,连语病都被原谅了,你说,绝大多数地人连看都看不懂,如何记起如何有印象?
    哈哈,先跑了。你们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明月讲得有道理,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就把这个作为本周的讨论题目~~)多固几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0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严重支持讨论.首先作品应该精华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1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趣的话题)两种诗歌 ,两个实验,两个疑问……

喜欢
这一类的实验结果,七个月来,第一次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2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