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四月芳菲在,也有风雨也有情
---------《人间四月天》征文冠军作品赏析 文/暮颜
“人间四月芳菲尽,南窗飘雨百花开。常恨美文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笑,古人啊,原谅我的删改]
四月是放飞希望的季节。人们将心中那些或多或少的希望扎成了精彩纷呈、颜色各异的风筝,在撩人的春风中放飞,放飞。 四月是繁衍爱情的季节,尘封了一个冬季的心弦在四月开始解冻,苏醒;冷漠了一冬的心长出了温情的幼苗,浪漫与激情在这个季节里弥漫。
四月天,人间芳菲开遍。阳光轻抚,给人无尽的暖意。在这洋溢着春的气息的四月,轻巧又带着深深的愁怨,婉转而藏着一份诉说的衷情。逝去的,拥有的,渴望的,这三种中心情,三种时态事态失态,在南窗的诗歌里,古典气息很重,重油彩,大写意,但可贵的是,诗人又无时不在挣脱自己。
你看:
“谁的表妹从花间走过
脸颊沾染着艳丽的修辞
飘零被笔端遗忘,溪水在桃林的绯闻中无所事事”
你听:
“阳春。零感伤的风吹遍原野
高情商的空气向蕊外散逸”----(高情商建议替换)
你想象呵:
“五斗米被土壤拥抱成几垄长诗
嫩绿。农夫对每一滴细雨都心怀感激
第一枝红杏掀起的浪潮,已飞溅到墙头的高度”
这些句子,染着浓厚的古典气息的哀怨和惆怅,储蓄内敛而缠绵忠贞. ,迎面而来。
韦庄<<菩萨蛮>>写到"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同,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水湿润着空气和土地,滋生了红男绿女牵丝线藤的种种离合聚散.比如眼波流转进而春心荡漾最后心如古木死水不波.这样的故事最适宜发生在江南.江南这个地理名词就代表了爱情?
“那个季节也适合吟诗
却连菊花也瑟缩得有些卷曲
爱情要成熟起来
以便落雪的日子,相互依偎
恋人坐在秋千上
红唇轻轻一荡,丹桂的笑声飘出了墙
然而夜凉。更多的,丈夫不能远归
女子把阡陌收割成残枝,独守无花的村庄”
第二节.倾听过程的忠贞情怀和操守."菊花""秋千""红唇""丹桂""残枝"则意象思念的过程.把思念具体化,物外化.无花的残枝犹如漂泊的游子或漂泊在外的心.
第二节句与句之间结合松驰,词语洗练,结构跳跃,意义深远.其时间感和空间感都极其充分.可能解为,注定了要沉溺于思念的情不自禁耗尽了一生的朝朝暮墓,得以放纵的旧情绪纸头回忆.人世间有多么遗憾啊!我认为最后一节正是诗眼"芳菲尽"之所在.是对思亲的升华.进而思家, ,不能做归人,只能是过客.的感叹和嘘唏.。
而现在的四月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人间四月,花朵随开随落
田野的衫子已然墨绿,袖口
绣着无名的花絮
随轻风轻舞
美女露出更多的肌肤
窈窕然漫了江南小路
无需撑伞。此际风味正宗,雨味平淡
阳光尚不浓烈”
记得了,记得这样的情,这样的景,要一辈子记得。哪怕是缺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叫一辈子。别流连岁月中,我无意的柔情的万种。“此际风味正宗,雨味平淡/阳光尚不浓烈” 再去感觉四月飞絮,感觉绿野仙踪,感觉窈窕江南,依然惊心良久,仿佛是一语成谶。归去,也是风雨也是晴。在南窗诗歌里芳菲德四月,不管是撑伞的古巷,望归的旅人,还是织雨的江南女子,都朦胧着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只有那多情的人间四月,烟笼十里河堤,望尽世事更替,依旧浅笑低吟
人间四月有情天。繁华,亦只是一掬细沙。
附原作:
《人间四月》
文/南窗飘雨
一、《过去时:尽芳菲》
阳春。零感伤的风吹遍原野
高情商的空气向蕊外散逸
谁的表妹从花间走过
脸颊沾染着艳丽的修辞
飘零被笔端遗忘,溪水在桃林的绯闻中无所事事
五斗米被土壤拥抱成几垄长诗
嫩绿。农夫对每一滴细雨都心怀感激
第一枝红杏掀起的浪潮,已飞溅到墙头的高度
二、《将来时:芳菲尽》
那个季节也适合吟诗
却连菊花也瑟缩得有些卷曲
爱情要成熟起来
以便落雪的日子,相互依偎
恋人坐在秋千上
红唇轻轻一荡,丹桂的笑声飘出了墙
然而夜凉。更多的,丈夫不能远归
女子把阡陌收割成残枝,独守无花的村庄
三、《现在进行时:不尽芳菲》
人间四月,花朵随开随落
田野的衫子已然墨绿,袖口
绣着无名的花絮
随轻风轻舞
美女露出更多的肌肤
窈窕然漫了江南小路
无需撑伞。此际风味正宗,雨味平淡
阳光尚不浓烈
[ 本帖最后由 暮颜 于 2006-5-31 05:15 PM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