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00|回复: 16

七绝/过峨嵋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识得囫囵句,未敢亭前一放歌。向晚春山赊酒意,好吟不觉到青螺。

[ 本帖最后由 清风冀 于 2006-7-15 10:47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6-7-1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风冀 于 2006-7-13 03:53 PM 发表
自从识得囫囵句,未敢亭前一放歌。向晚春山资酒意,好吟不觉到青螺。

这个还行,很不错了---
“资”再想?“添”就好受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3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峨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添考虑过,想让这个字响亮一点,没用。回头看看还是添好。就先依你的吧:)

自从识得囫囵句,未敢亭前一放歌。向晚春山添酒意,好吟不觉到青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4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资好点吧,或者角度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赊怎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亭而添酒意,敢放歌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7-1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5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嘴笨舌坏人 于 2006-7-14 09:52 PM 发表
赊怎样?

赊不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6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这么用力---我取“添”或“多”---就取“多”了----多是一种静态的客观描述,却也是我见;添资皆山之主动,却刻意。
“赊月色”的“赊”,是你赊,不是春山赊。于句法未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是赊月色呢?向春山赊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6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来凑热闹,用“恣”如何?觉更有狂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7-17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蓬轩别记》载:采石江头李白墓,往来诗人题咏殆遍。有客书一绝云”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清风自以为有自知之明,敢吟者概春山如酒醉人,更兼天色已晚。宵小勾当,不足为云。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7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这峨嵋亭是个什么去处,我读这首诗时猜它与东坡有关,所以联想到李白见崔颢不敢题诗的传说。后面的“青螺”自然让人想到黄山谷过西子湖时的诗句。而清风可以吟到青螺,那就大有自比山谷的意思了——在峨嵋,在东坡面前。——这倒与清风说的后生在李白面前的感受暗合。

这首诗以轻快敏捷见胜,所以这个字太用力是不必要的。即使赊,也应是“且向春山赊酒意”,则俗。
句子不见着力处乃佳。“恣”与“多”意思近似,力量也大。
嘿嘿,乱说。一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4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