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穿越时空的爱
——评野桥《穿越两个人的<断臂山>》
文/马丁
一次偶然机会,我在网络上接触到诗人野桥的情诗,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读他的诗,“依旧是那样喃喃的轻吟,依旧是那样卿卿的咏唱;没有半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痕印,也没有半句歇斯底里狂燥的悲鸣,有的只是气沉丹田之后舒缓而沉稳,准确无误地一声声、一声声难了的爱的歌声。”(摘自汉诗《引我泉涌<如水的箫音>》)因此,当我每次读到野桥的情诗时,都会被他诗中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以及生动、畅达的语言技巧深深吸引住。
就像这首《穿越两个人的<断臂山>》,虽然少了些低呤轻唱,多了些诵咏明快,其风格和节奏在他的情诗中不曾多见,然而整个骨架及灵魂依然故我,看得出诗人是在稳中求变,既保持着原来诗歌风格的传统,又有所创新和突破,这是我对这首诗最感欣慰的。
诗人将华裔导演李安的《断臂山》穿引其中,我个人认为他也许是想取其李安用自己的话来诠释这部影片时所讲的喻意,即“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
看过《断臂山》的人都知道,这部打入好莱坞电影市场的成功力作,主要讲述同性之间一场爱的故事。那么,按照这一思路,先前我以为作者向我们展示的,可能如《断臂山》那样的境况?读完过后,我才觉得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应该说,诗人野桥在这首《穿越两个人的<断臂山>》中要想表达的,仍然是他自己所擅长的异性之间,那种关关睢鸠式的情爱抒情和那种生死相许的穿越时空之爱的情怀。
诗人说“登临这片风景/我们就能看见雪水融化”,这就好比我曾经形象一个人当自己生活处于低潮时,就应该将生命降为零度去体验生活。而对于爱,我们都知道处于深处时,人就会感到无比的孤独。因为假若你没有身临其境,没有真爱过,你又何存看到雪水消融,坚冰已经溶化,何存看到“在每一块沉默的石头上/刻下歌声和铭文”?
诗人的爱是深沉的。他宁愿让涌动于心头的爱像石头一样永远保持沉默,也不愿迎合谀词,同时也不愿任由世俗的风言风语摆布,始终保持着诗人的执着。诗人的爱又是高洁的。他把这种爱比喻为“阳光下的雪莲”,冰清玉洁。然而,唯其如此,诗人偏偏担心,正因为爱的纯洁也使爱显得过余的娇嫩和单薄,从而担心爱会经受不住时光的牵引,以及世事欲物纷争的诱惑,断送真诚的爱的前程。
诗人写到“别让穿透生命的力量只是一种蛰伏”交替轮渡,周而复始,没有冲破世俗戒律的勇气,总是相信一种叫做生命轮回的宿命,这样的爱往往造成真爱错过,“世事空无一人”,让泪水终究变成了琥珀,那样的话最终会因为裹足不前使爱追悔莫及的。
附(原创):穿越两个人的《断臂山》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臂山,只是你没有上去过。往往当你终于尝到爱情滋味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这是最让我怅然的。
——题记
登临这片风景
我们就能看见雪水融化
生命的源头翡翠闪耀
时间和命运
在每一块沉默的石头上
刻下歌声和铭文
高远的天空和时时
撒下的一场云雾
时而轻松时而沉重地
摆弄着我们的远方
灵魂在一种流向中
练习低空飞翔
阳光下的雪莲
只会给我们讲述爱情的冰清玉洁
不会给我们咬住光阴的力气
我爱你的时间已远远不够
你的迟到已追悔莫及
别让穿透生命的力量只是一种蛰伏
也别相信下一次生命的轮回
请跟我来 请说爱我已身不由已
亲爱的 要快
别让泪水变成琥珀
世事空无一人
2006年7月21日晨
[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06-7-22 12:43 A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