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61|回复: 17

85岁老人独居深山几十年攒粮万斤 要捐灾区(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才通老人平时非常节省,家里没用电,没用煤油灯。老人用竹片照明。记者朱辉峰摄


  独居深山几十年,勤俭积下万斤粮食;自家遭灾,想的是把钱粮捐给灾民;翻山越岭,挑粮揣钱送到乡政府


  7月21日上午,资兴市何家山乡政府里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老人名叫刘才通,85岁了,穿得破破烂烂,是本乡百嘉村黄伙洞组受灾村民。他找到乡长胡兴,请求却是:请乡政府快组织人员去他家运粮食捐给灾民,他家里有1万多斤粮食,他准备捐出5000斤。前两天,这位老人更是接连挑着粮食,打着赤脚,淌过没膝的泥泞,徒步10里路到乡政府捐粮。


趟着过膝的泥挑粮送灾民


  7月18日上午,一位老人挑着一担大米,满头大汗地来到何家山乡政府办公室。他说要捐粮。


  当工作人员得知老人是本乡百嘉村黄伙洞组的,惊讶了。因为黄伙洞组离乡政府足有20里路,而随处可遇的山体滑坡早已把通车的公路堵死,唯一的办法是靠挑。


  老人介绍说,自己名叫刘才通,今年85岁了。他家有1万多斤粮食,因为公路塌方交通受阻,他只好先挑50斤大米送给无家可归的灾民。另外,他还有自留山林,也要捐给倒房子的灾民建房用。


  老人家这么大年纪,是怎么把粮食挑过来的?原来,当他得知特大洪灾造成大量村民无家可归的消息后,心情无比焦急。为了解灾民燃眉之急,7月18日天刚亮,他就起床了,将自家的稻谷打成大米,装了两蛇皮袋,决定走山上的小路,送到乡政府来。


  连通村的水泥公路都因为多处山体滑坡堵住了,山上的小路更是因为洪灾和泥石流,几乎无路可走。老人打着赤脚,顶着烈日,趟着没膝的泥泞,10里路足足走了4个小时,终于将粮食送到乡政府。


  临走时,老人边擦汗边对何山乡政府的干部请求说:“快点派人去我家运粮食!”


三次请求“快来我家运粮”


  7月20日上午,通往百嘉村的公路还在抢修之中。刘才通又来到了乡政府,这次他挑了60斤粮食,还将自己养老的1000元现金捐给灾民。


  临走时,老人一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乡长胡兴的手,请政府马上派人去他家运稻谷、砍伐自留山上的木材,不然他就会组织人员送来。


  7月21日上午,老人又来了。他再次请求乡政府派人将自己家的稻谷运来发放给受灾严重的灾民。


  乡长胡兴向他解释说,因为通村的公路堵住了,他的粮食又多,得用车去拖,但车子还进不去。为老人的健康着想,胡兴恳求老人不要自己送来,并答应在7月26日通村公路通车后会派人去拖运稻谷的。刘才通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在交谈中,乡里的人得知,老人家里其实也遭了灾,而且独自一人居住。


  目前,胡兴正调派铲车疏通公路。


老人独居深山几十年


  老人哪来的这么多粮食?他过着怎样的生活?自己也是受灾户,为何还要捐给别人?带着这样的疑问,昨日中午,记者翻山越岭找到了刘才通。


  一路上,通村公路边的山体滑坡随处可见,从马路上被推走的新鲜泥土可以想象,在洪灾发生时,不少地段的山体滑坡将道路完全掩埋,部分田地亦被泥石流淹没。汽车行走一二十分钟后,果然被堵住了,记者只好换乘摩托车,10多分钟后,摩托车也走不了了。


  记者只好徒步翻山。中午时分,烈日当空,这段路程对一个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体力、耐力的极限挑战。


  上坡下坡、上坡下坡,山上的路也有多处被泥石流掩埋。一路踉踉跄跄,又过了40分钟后,终于找到刘才通老人的家。


  这是一个小山窝,三面环山。村民组住着23户人家,80多口人。清山秀水,山风清凉。同行的百嘉村主任何汉如介绍说,黄伙洞组是该村最偏远的村民组,如抄近路翻山的话,到乡政府也约有10里路,刘才通走的就是这条路。


  据村民们介绍,老人曾经养育4个儿女,前些年,唯一的儿子去世了。几十年了,老人都是独自一人生活,即便儿子活着,也在外面做点小生意,平日很少回家与老人一起住。过年过节时、农忙时,老人的儿女会来看他,帮他干点农活。


辛勤劳作积下满仓粮食


  但大部分农活,都是老人一个人干。种田、种菜,做饭、养猪,刘才通很少歇着。家里二楼成了刘才通的粮仓。走上二楼,令记者吃了一惊:两个房间堆满了稻谷,几个大粮仓敞开着,粮食颗颗饱满,屋里还装了近四十袋稻谷,堆着,跟来的几个小孩子正在围着打转、捉迷藏。


  老人家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粮食?“总共有1万多斤,七、八年都没卖过粮食”,刘才通说,他有一亩多稻田,去年就收了1400多斤粮,他之所以尽量把稻谷储存起来,是怕自己老了,以后干不动了,没有粮食吃,没有钱花也可以卖点钱。


  老人种田自有一套。他很少撒农药、化肥,用的都是“土家肥”,稻谷照样长得不错。何汉如特地掏了掏仓库里的粮食,发现这些粮食保存得很好,竟然没有生虫,感到很惊讶。老人说,他吃的都是旧粮,新粮都存起来。


他过着“原始人的生活”


  老人有那么多粮,还捐了1000元现金,但他过的日子却清贫、简单得令人难以想象。一位村民笑着说,“他过的是原始人的生活”。
  刘才通的家是几间土砖屋,木板楼,堂屋就是厨房,被熏得乌黑,楼板下挂着两块腊肉,已是漆黑发亮,邻居说这是女儿送来的,但老人舍不得吃。


  刘才通打着赤脚,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汗衫,已是破烂不堪。独居几十年,他从不用电,也不点灯,用的是土办法:把竹片削成长条状,需要照明时,用打火机点燃插在墙壁的缝里;他抽的也是自己弄的旱烟,抽烟的烟管是自制的,他说“世界上没有第二个”。


  记者采访时,不少村民都围了过来。村里人说,刘才通是这个村民组年纪最大的老人,平时省吃俭用,当初还以为他是个小气人,现在对他的看法全改变了。


  刘才通还很要强。除了农忙时,村里人有时候帮他一点忙,他很少向别人求助。何汉如介绍说,2002年,乡里、村里为照顾困难户,特地为刘才通批了40斤大米,他亲自开摩托车拖过来,却被老人拒绝,“他说他不要,要我送给比他更困难的老人吃”。当时,他还不知道老人家原来储存了这么多粮。


“我苦还有口饭吃”


  这几天,刘才通在家里忙着装粮食。二楼堆满了近40包,重的有七八十斤,轻的也有四五十斤,家里所有的蛇皮袋都装满了。因为灾后,村里人都忙着抢救被水淹、沙埋的稻谷和秧苗,刘才通请不到劳力,只能等政府派人来运谷子。


  “要想办法,一定要把这批谷子运过去。”老人说了好几遍,他说自己准备捐5000斤谷子,另有两处自留山约40亩(一处36亩、一处四五亩),成林了,可以用来建房子,这些都捐给灾民。他还有点余钱,是自己养猪赚的,也要捐给灾区。


  而在这次洪灾中,刘才通也是受灾户:他的一间杂屋被冲倒,几分稻田也被泥石流埋了。几天来,他都没有空去好好清理一下。


  为什么要捐这么多?刘才通回答很朴素:“大家都苦,我苦一点还有饭吃,而他们(指灾民)受苦,家都没有了,哪还有饭吃。”都捐了,怎么办?老人说,自己还留下一点,养老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人人过上好生活,安居乐业。”


  “你不怕生个病什么的?”“我没生过大病,身体很好!”刘才通加大声量回答着,挺了挺胸脯,眼神亮了。


  临别时,记者祝他健康长寿。“好、好!”握着记者的手,刘才通像个孩子般笑了。(
发表于 2006-7-2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容易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要到咱城里逛逛        保证再不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何处无风浪          后浪常响推前浪         前浪靠岸自然平     回头笑看千重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晕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口号        灌灌灌         灌到大海满        灌到浪涛天    灌到你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谐社会看来只能靠这些人了。悲哀。

一个贪官就弄走几个亿。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该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就是靠偶们了     狠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再灌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5 15: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