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355|回复: 31

【古筝弹诗第九期】浅析红山君诗歌新作《月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欣赏原作:
   
    【月圆】 文/红山


 一条河的上游飘来丝绸
    一棵树的阴影中传出鸟鸣
   
    有什么消失了
    叶子上多了露水
   
    谁千丝万缕地走近
    眉头挂着霜雪
   
    寂寞的双翅张开
    多么宽大
   
    密室中
    阴谋瓜熟蒂落
    历史得以形成
   
    村里的一位哑巴
    半夜走到门口
    突然开始说话
   
    我看到四周洁白的墙
    写满了漆黑的文字
   
    2006.7.27.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外话:俺因为日常闲杂事务较多,所以不仅自己写的作品很少,(一个月最多写3-4首诗歌),写评论更是二个月能写一篇都不错了,有时候碍于情面不得已答应朋友写评论,也是一拖再拖,时至今日也欠债3、4篇了,一直想补上,但实在提不起精神来,最近因吹空调受凉,咽喉肿痛,智齿发炎,每天在医院打点滴,痛苦不堪,难得上网来游览论坛,今读到红山君的诗歌《月圆》眼前为之一亮,感觉到他在休眠之后,经历过内心的挣扎和反思后,对现象和事物的发生和走向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给我的感觉,他确实在面壁潜心诗歌创作,诗艺有突飞猛进的提升,一改往日语句拖沓的作风,力求语言干净利落,在意境和氛围的营造上别具一格,并在深度上下了功夫。《月圆》这是一首很有深度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可以看出作者是有感而发,并非无病呻吟的故作深沉,这篇作品在不经意中呈现现实的背面和隐藏很深的深切的痛,文字含而不露,点到为止,可感可意会却不能言传。
   
    现在我试图来解读这首诗歌,不知道是否切入作者的原意,如有出入,请红山君指出和指正。那么现在,我就把我从作品中读到的东西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也希望能够得到红山君的认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这首诗歌。
   
    诗歌《月圆》的题目,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个很平常的题目,写这个题材和内容的作品太多了,本来这个题目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阅读兴趣,实话实说,我是因为看到作者名字进去阅读的,这并不奇怪,在当今的论坛上,不是因为题目吸引人就是因为作者是朋友,所以会相对关注和看的多些。但这首诗歌,我看着看着就深深的沉进去了,开头是慢进入,虽然描绘的很美,但并不提精神,后面却是越写越精彩,是值得再读第二遍的作品。

    ―――――――――――――
    一条河的上游飘来丝绸
    一棵树的阴影中传出鸟鸣
   
    有什么消失了
    叶子上多了露水
    ――――――――――――――

    在这样的月圆之夜,一条河的风景如诗如画,月光像从“河上游飘来丝绸”,那么光滑柔软细腻,它们是从“上游飘来”,而我伫立在河的下游,身边是“一棵树的阴影中传出鸟鸣”,这里说的是桂树吧?“阴影”传神而埋下伏笔。这样的夜晚很适合一个人月下散步、思考和想念朋友亲人,每逢月圆之时,最忧伤的就是一个人举头望明月,诗意均在纸张之外延伸。
   
    “有什么消失了”,这是自言自语的问题,给我感觉作者是对流逝的时间迷惑,而沉淀下来的是什么?第二天早上叶子上的露水,和一夜的空白。
   
    这些看似都是轻描淡写的状景描写,实则都是在传导一种心情。其实我们写诗歌并不是为了承载社会责任,而是抒发内心真实的感受,为“心”而作,我手书我心。
   
    ――――――――――――
    谁千丝万缕地走近
    眉头挂着霜雪
   
    寂寞的双翅张开
    多么宽大
    ―――――――――――――

    这里突然转折,从外部的描写转入内心的深处,“谁千丝万缕地走近/眉头挂着霜雪”,这里是在作者的心中,有一种幻觉像柳丝一样千丝万缕,剪不断,理不清,而且这个形象以深锁愁眉的展现,那麽清晰又那么遥远,这里是幽怨的怀人。
   
    而此刻,对星空的满月,寂寞就更加的深不可测,那寂寞宛如雄鹰张开巨大的翅膀,把作者包裹起来,深陷其中。
   
    这一节我觉得很小资情调,前面的八句觉得铺张的太开,而节奏缓慢点,得一点一点慢慢品位,才能体会到其中苦涩的滋味。
   
    慢进入的作品一般不太容易吸引读者,特别是在网络文学快餐时代,所以我建议前面的可以压缩再精简。
   
    ――――――――――――
   
    密室中
    阴谋瓜熟蒂落
    历史得以形成
   
    村里的一位哑巴
    半夜走到门口
    突然开始说话
   
    我看到四周洁白的墙
    写满了漆黑的文字
    ――――――――――――――

    这后面的三节是全文的高潮和亮点,虽然漂亮,但我还是觉得转换的比较硬,在承接上有硬伤。

    “密室中/阴谋瓜熟蒂落/历史得以形成”。这三句单看非常干净利落,掷地有声,但写的有点玄虚,我所说的“玄虚”是指这里拔的比较高,一下难以找到实地的感觉,但这样的句子和章节却给人无数的联想,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阅历去领会不同的深意。这里,我所能想到的是,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到或者知晓,一些罪恶的勾当正在密室中酝酿出炉,而后的决策就将成为无法改变的历史,记载在书页或者记忆中,而结果都是“阴谋”生下的“毒瘤”。
   
    这是一件什么样冤情似海的血案啊,居然能让“村里的一位哑巴/半夜走到门口/突然开始说话”,这节和上一节既有跳跃的空间,但又内在衔接紧密,所有言外之意都在一个哑巴要开口嘶喊的形象中。我们在试想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那么苦大仇深,能够让哑巴也要开口揭发和诉说啊?
   
    后一段转的也算巧妙,抛开前面的哑巴不去说,让大家自己去想,而把话题转向另外一个角度。“我看到四周洁白的墙/写满了漆黑的文字”,作者在继续表达,我看到的原来洁白的墙壁,如今都涂满污垢的、“漆黑的文字”,悲情也不用多说了,留下空白,更有张力。
   
    读完后,我觉得作者用《月圆》做题目,并抛开月圆,而写发生在月圆之下的罪恶,没有滥情的抒情和废话,更没有过多的渲染和干预,只以细节呈现真实的事件,并在写作中抛开自我,抑制情绪的外泄,文字冷静,笔力所到之处把握的收放自如,并在结尾之处用了没有省略号的省略号。
   
    古筝于06/07/27/晚草书

[ 本帖最后由 古筝 于 2006-7-27 09:07 P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置顶,建议家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把!古筝多注意休息.智齿是哪个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已精华,评得更为精华,我操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身体不适的状态下,写下的东西就更令人刮目.问好古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很勤奋,写的评也漂亮。
注意爱惜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古筝,评得好,认真考虑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稳筝的评阅,写得真好。学习。
问好。保重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梦心曲 于 2006-7-27 09:28 PM 发表
好诗好评,置顶,建议家精华

筝问好云梦,谢谢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十鼓 于 2006-7-27 11:20 PM 发表
学习一把!古筝多注意休息.智齿是哪个牙?

问好十鼓,谢谢关心,是紧跟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树 于 2006-7-28 07:30 AM 发表
诗已精华,评得更为精华,我操作了!

问候老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褚国刚 于 2006-7-28 08:08 AM 发表
在身体不适的状态下,写下的东西就更令人刮目.问好古筝!

筝问候褚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陌秋桐 于 2006-7-28 08:30 AM 发表
古筝很勤奋,写的评也漂亮。
注意爱惜身体:)

谢谢秋桐关心,筝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山 于 2006-7-28 09:32 AM 发表
感谢古筝,评得好,认真考虑意见。

问好红山君,握手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1 13: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