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544|回复: 18

《蝶舞翩跹 我心依然》——南海之湄与兰叶子同一题材诗歌之比较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蝶舞翩跹 我心依然》
——南海之湄与兰叶子同一题材诗歌之比较赏析

关键词:蝴蝶 美感情态 轮回 坚守 回归人性

一、前言

     古往今来,蝴蝶这种小昆虫历来是文人、画家、音乐家等钟爱的对象,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庄子》中“庄周梦蝶”的这个典故魅力影响至今。“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曾以蝴蝶为歌咏的对象,李白《长干行》中写道:“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写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而北宋谢逸一人作了蝴蝶三百首,尤为著名,世人称之为:“谢蝴蝶”。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凄美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把“化蝶双飞”的传说推向极致。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宋画《晴春蝶戏图》,虽时隔千年,蝴蝶还是栩栩如生。我国第一首白话诗是胡适所写的《朋友》,后诗题改为《蝴蝶》。大理景点——蝴蝶泉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金花谈情对歌的地方,成为游客一生向往的地方。
     在文人骚客的作品中,他们爱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态,爱蝴蝶成双成对的爱情理念,爱蝴蝶追求快乐的自由精神……

二、作品赏析

     当我在网络阅读到南海之湄与兰叶子同写蝴蝶这一题材的诗歌,感到十分震惊。虽然她们的年龄、职业、环境、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她们都以特别超常的感悟能力和激情,演绎着一曲蝴蝶的生命绝唱。多少年以来,关于蝴蝶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如要超越,谈何容易。当我们沉静下来,游历在南海之湄与兰叶子的诗歌中,我们分明体验到了什么,不得不深深感佩。这两组诗歌作品可称是网络的典范之作。
     在此,我将以南海之湄与兰叶子的蝴蝶诗歌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比较,探询诗学和美学的汇通之处,以及两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各自独擅之胜境。本人的探讨将集中在以下三个审美范畴的框架内进行:凄美、壮美、谐美。

(一)凄美:动静结合

     南海之湄《蝶之痛》中“我寻觅,第一片翅离去的天涯 /我寻觅,第一朵花的花期能不能如期到达”。这句诗是对整组文字所表现美感特征的集中概括。在这组诗中,既有桃花绽开新芽的生动,也有夜半箫声哽咽如啼的流动;时而仿佛看到蝶儿翩翩,时而我们的面前闪过一树红枝白花的惊喜和怒放;雪花大如席中一个人身穿新做的嫁衣;还有蜷缩的枯叶,抿一滴清酒的落寞身影……这一切富有想象的文字使整组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洋溢着一种不屈的活力。沿着诗人情感的脉络,我们看到蝴蝶这看似卑微的生命,都在诗人的诗中获得了尊严,在诗人的心中,这些我们早已司空见惯或是麻木不仁的事物却有着生命奔腾的回响。从而让我们的眼睛湿润起来,内心的石头也变得柔软和多情起来。
     兰叶子《蝶之舞》组诗用五个章节叙述了蝴蝶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全诗中动静相生的过程也是诗人追寻自己、拷问自己的一次历程。《蝶之语》中“如果不是阳光叫醒一湾溪水/所有和飞翔有关的词汇还在沉睡”,我们知道溪水为静,叫醒为动;沉睡为静,飞翔为动。这简约的五行诗就呈现了许多幻景,看似貌不惊人,但我们的心灵也随着破茧的震颤而达到了一个高度。在这个高度上,我们期待新的情节,呼唤新的生命。诗人的痛苦力透纸背,但绝不是无病呻吟。每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世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不能忽略和漠视它们的出现,也没有理由去藐视任何弱小的生灵。我们在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摔打中,怀抱感动、感激、感恩的品德,这个人世才成为蝴蝶自由自在的花园。
     南海之湄与兰叶子都是深得动静转换奥秘的抒情高手,她们对诗歌变形能力把握的恰到好处。南海之湄善于把自己融入蝴蝶这一特体,物我相生,通过一连串密集,甚至令人压抑和窒息的语言,取得美感可人的统一。因而诗歌的内涵显得是沉甸甸的。兰叶子则擅长随蝴蝶的变化而带来情感的变化,从具体表象说,我们谁也分不清蝴蝶究竟是在何时出现,又在哪一刻结束。这种神秘的转换,需要的是敏锐的察觉,特别是以隐喻的手法将蝴蝶拟人化,这正是诗歌对客观世界创造性展示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两位诗人都是紧扣“蝴蝶破茧”这一特定的主题,在诗人不舍的惆怅和哀婉中,变成了风干的标本,重新收藏在我们记忆的典籍。

(二)壮美:刚柔并济

     南海之湄的《蝶之痛》、《蝶之语》、《蝶之幻》三章歌吟是从生活中截下的一个场景。其特点在于刚中带柔,带动了一个人灵魂的飞翔,也带动了诗篇的飞翔。在刚的形态中用淡漠甚至冷峻的笔调,显示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精神世界。读完组诗的最后一句:“拥花为冢的心意 让追随在蜕变中惨烈如霞”,我们不由得心头一凛,突然感到震惊和难受。就好象看见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狭小的空间飞来飞去,它在挣脱囚禁,挣脱这人世的桎梏。品读南海之湄的文字,我们会常常无端感慨,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为何总写出男儿般惊心动魄的壮美,正如一场具有极大摧毁力的雪崩,它不是无声的,而是层层施压。同时,诗人采用渲染的表现手法,真实地记录了蝴蝶短暂且风采美丽的一生。“自春天蛹变 我就贴紧大地/寻找花与草的间隙 展翅或者侧翼”,诗人不加任何粉饰,直接将蝴蝶小小的姿态浓缩地提升起来。暖暖的春风下,蝴蝶融进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柔美、清新的格调。
     兰叶子的《蝶之舞》则是用“走不出这交叉小径的花园,我是一个生命寂寞的悲剧。”这句题记,奠定了全诗丰美雅致的笔调,其特点在于营造了一个外观悲凉、宁静,让内在充满热力的深沉意境。诗人独自贴在蝴蝶透明的翅膀上,以“流烟如云。我可以飞越空旷的沧海”与“周遭的风声如同我的呜咽”等诗句来表现蝴蝶的姿势是轻盈的,但声音是坚定的。她用“花园”、“芬芳”、“舞步”带有鲜明色彩的意象,把自己心灵上暗影投入到词语的背后。我们透视这些审美意象,发现那“透亮且清晰的呢喃”,一直响彻在我们的耳边。阅读兰叶子的文字,我们常常长久无语,她的内心究竟珍藏着怎样的一个秘密。可以说,她在此组诗中,把中国文化传统刚柔并济的审美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所凸显出来的是一种生命的壮美,勃发的生机。揭示了人们常常忽略的经验:蝴蝶死了,但还蕴涵着复活的情思。只待明年春花烂漫时,蝴蝶又在花丛笑。
     南海之湄的视线由近到远,观察由痛开始,到幻结束,诗歌的立足点是定点透视,辐射思维,这组诗就像西方浓墨重彩、色彩艳丽的油画,引人入胜。兰叶子的视线由远到近,诗人左右流盼,俯照内心,然后大笔勾勒,泼洒出一幕幕无法回旋的场景,正如中国画一样细腻多姿,单纯丰厚,令人称绝。

(三)谐美:情景交融

     南海之湄面对“衰草残叶间 显露出你的足迹”,坦然陈述:“不希望——风干后变成挂在橱窗里的身体!”。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与呐喊,使诗人在冷静的反思中产生了幻觉:“骨节在寒风中变形”,“半滴似琼半滴如泪”,传达的是“我伴你飞舞 那怕只拥有一个临时的季节”。诗人自身已经化入蝴蝶这一物象之中。审美主体与客体由于迅速的移动,在直觉思维中双向靠拢,融为一体,塑造了蝴蝶这一有着多重寓意的生动形象。在她的诗歌之中,密集的意象群与丰富多变的感情结合,拓展了一个景与情丝丝入扣的艺术境界。我们似乎无法挪动她的一个字词,或修改一句诗行,无论如何删减,都难以撼动这至美至纯的诗歌高地。
     兰叶子的组诗一章一景,就像五幅秀美的屏风,徐徐展开,看到的是别样的景致。这组诗歌的魅力在于空间的转换,从表面看粗疏、重叠,没有华丽的辞藻,也缺乏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在我们的眼中出现的不是静态的画面,而是通过诗人连绵的情感所折射的立体图景。蝴蝶是生的欲望、爱的欲望和被爱的欲望,穿越风雨后的爱情,坚定而执着,更加灿烂多姿,赋予了蝴蝶坚韧、纯洁的品格。花谢花飞,我们把来年的梦想再次种入这组诗歌,美好的生命被淡淡的悲凉所萦绕,变得意味深长。或许是蝴蝶所显示的那骚动不安的灵魂,通过“流浪”、“期待”,一直烧烤着,蔓延似火。我想,诗人也找到了现实的底蕴,找到了属于个体那始终没有离弃的最佳位置。
     南海之湄与兰叶子的这组诗歌,在视觉、听觉、心理感觉上都给人新鲜的感受,一只只大小不一的蝴蝶翩翩飞来,演奏了一曲纯洁、善良的抒情曲。如果用音乐来作比较的话,南海之湄的诗歌当属激情澎湃、略带狂妄的钢琴狂想曲。兰叶子的诗歌则是婉约悠长、稍显安静的小提琴怀想曲。两位诗人对诗歌总体意境的把握上是恰到火候的,寓景于情,孕育着新的希望,期待一个新的收获。

三、结束语

     创作来自于生活。南海之湄与兰叶子的经历尽管有着种种不同,但在蝴蝶这一题材的诗歌中,两位确是殊途同归。两组诗歌的创作时间一前一后,但却丝毫不影响诗歌所凝结的魅力,当诗人在直面自己的人生时,就是直面自己的人性。写诗的人神经都是脆弱或敏感的,特别是在这个铜臭横行、恶大于善的年代,要做个真正的自己,就会失去很多的利益;人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就会失去真正的自己。而南海之湄与兰叶子用这组诗歌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人生在世,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内心。当她们的诗句蝴蝶般纷至沓来的时候,其实她们是在洗净的灵魂上独自舞蹈或歌唱。她们越过滚滚浊浪,以一种轻盈的姿态,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也是她们坚持洁净的品格和真正的良知。
     由此,她们羸弱的身心不惧怕任何风浪,她们冲破世俗的逼压和囚禁,如蝴蝶一般逍遥与自己的精神空间。这是人性的回归,在这过程中,她们的情感也在历练,去除腐俗、低媚的生活元素。或许我们过得很贫乏,但精神上富有。
     面对这组诗歌,我们可以试想和拷问自己,你有蝴蝶一般的决绝和勇气吗?你有蝴蝶短暂而光辉的梦想吗?
     一切的一切,且让我们无言,且让我们寻求超越。

[ 本帖最后由 李吹渔 于 2006-8-15 17:0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南海之湄与兰叶子的诗歌

南海之湄,又名百话争言,羊年出生,祖籍山东,西北长大;小时候就喜欢诗歌,她认为诗歌是写给自己的心灵读物,所以自懂事以后写的第一首诗直到今天还珍藏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对于诗歌创作,其观点是:用心写诗,诗随情走!

南海之湄的诗

蝶之痛

我寻觅,第一片翅离去的天涯
我寻觅,第一朵花的花期能不能如期到达
伫立看桃 夭夭新芽
待春水环绕 守寒水凝潭
飞出一份心思
径直把玉响栽入浅土石崖

分明看梁山泊携一支横笛
怎么吹出夜半箫声 哽咽如啼
身横处 心在哪?
曲不死 在英台红嫁衣上翻飞千古
心粉碎 阴阳间共一树红枝白花

我舞 魂魄变蝶儿翩翩
我哭 无云也泪雨如桐
我是枯木幻化的一个精灵 只身孤影
我是红尘掩埋的一缕情魂 人亡心存
拥一杯黄土在怀 点一滴清酒在唇

思忖世界的繁杂
思索蝶脱胎换骨的变化
痛快的痛苦 毫不惧怕
在一个枯瘦的墓穴 看穿荒丘
苦守冬天给予的涅槃


蝶之语

即使有风儿鼓翼 我也无意飞向天际
即使涅槃会永生 我也无心燃烧美丽
自春天蛹变 我就贴紧大地
寻找花与草的间隙 展翅或者侧翼

春天、夏季 酿就终生的目的
目的--用长长的须儿 细细探寻花的甜蜜
终其一生 三分恋花舞夏 七分独守苦寒
从蜕变的那一刻起 就朝着冬天飞去

衰草残叶间 显露出你的足迹
那是我渴望的秋 是我期盼的寒意
在冬天的门前驻足 撕下一片美丽的蝶衣
轮回的前夕 足够你临摹一个冤屈

如果今年的雪花大如席 请剪裁一个做我的嫁衣
掩住曾经的翩翩 拥住花泥的情意
瘦了枯了 这是干净的皈依
不希望——
风干后变成挂在橱窗里的身体!


蝶之幻

默默等待 骨节在寒风中变形
蜷缩的枯叶 悬一线书写等待的生命
露珠降生的刹那 半滴似琼半滴如泪
之于你 自心开始绽裂
或泯灭于天堂边缘 或扇动出涅槃的火焰

一丝呼唤 是英台袂角的翩然
枯瘦的独翅 又怎堪冥歌的凄婉
墓前残菊 独斟了多少凋零和沧桑
多少杯黄土 多少杯无靠
落雪山泊门前 在夏季就守着寂寞丛生

我为你吟唱 因你的不屈感动了上苍
我为你送行 泪水让花朵沿途开放
我伴你飞舞 那怕只拥有一个临时的季节
如果你愿意天边焚翅 我便也折戟沉沙
拥花为冢的心意 让追随在蜕变中惨烈如霞


兰叶子,另用网名缥缈孤鸿。甘肃天水人。2003年接触网络后开始写作,2004年起有部分诗歌和散文作品见诸等多家报刊杂志。一个因网络而浮现的写手,穿梭于多个文学论坛,我手写我心。

兰叶子的诗

蝶之舞


走不出这交叉小径的花园,
我是一个生命寂寞的悲剧。
——题记

1、蝶之语
  
如果不是阳光叫醒一湾溪水
所有和飞翔有关的词汇还在沉睡
我的身影也不会抵达草叶或者花蕊

破茧的一刻,我听到一声轻唤
无法预知的情节,循声打开

2、蝶之觅

一路有和风低吟浅唱
我极尽生命所有的能量逐梦而翩
一个名词伴我在尘世尽情飞扬

花和草的缝隙,都留下了蝶之香
然而,终于没有谁会在意
一只蝶终其一生的飞翔
飘逸着灵魂的光芒

3、蝶之意

谁能懂得,一只蝶儿翩跹的舞步后
是流烟如云。我可以飞越空旷的沧海
却无力挣脱暗伏的牵绊
生命的写意大致如此

庄周若不梦蝶
我一定没有,从这一个荒芜
到下一个荒芜的流浪

4、蝶之惑

谁用陈年的伤,锁了我梦的花园
于是,我原始而单纯的舞姿下
便再也听不到,透亮且清晰的呢喃

如果,无法停止的颤动
只是我天性敏锐的闪现
那么,我终其一生的飞翔,是不是
只为另一对风中的翅膀
或者,月色下花与草的芬芳

5、蝶之殇

我终于停下了舞步
我的翅膀颤抖,一些伤口执拗着
不肯愈合。周遭的风声如同我的呜咽

蜕变前的期待,开始渗出另一种血
一只只能孤独舞蹈的蝶
不如在破茧的痛楚里
幸福的死亡








[ 本帖最后由 李吹渔 于 2006-8-13 14: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深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海之湄,又名百话争言???????????????????????

南海之湄,又名百话争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很熟悉的一段写法.呵呵.斗胆问下楼主:是否看过一篇叫<三分之二的爱情,是一只折翅的鸟>

1、蝶之语
  
如果不是阳光叫醒一湾溪水
所有和飞翔有关的词汇还在沉睡
我的身影也不会抵达草叶或者花蕊

破茧的一刻,我听到一声轻唤
无法预知的情节,循声打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老秋如此用心地解读!叶子此篇的写作背景应该说是很复杂的,缘起于一个和我很要好的朋友,她曾用网名忧郁蝴蝶——蝴蝶本是欢乐翩跹的小精灵,可如果和忧郁二字连在一起,那么这名字的寓意便不言而喻了——在她度过生命中极为暗淡的日子之后,生命又再次遭受生存的严重威胁,在她赴北京做心脏手术的那段时间,我只能将深深的担忧和一些无法言说的心思融进这些文字,以物托人,寄寓一些情感,将祝福和希望深藏在这些文字之中。。。。。在此之前,叶子也曾写过一些和蝴蝶有关的文字,比如散文《梦有几重天》、还有下面这首《秋天的门》,其实都是字出有因的。在些不想多言了!我只想说,你是个能通过文字读懂写者内心世界的人!


秋天的门

秋天的门开了  一只枯叶蝶
睡了  玻璃后面  她困倦成了
飞翔的模样  呓语中  她说
我要飞过菊的心海

那对还没有停止颤动的触角
曾向往  在金菊的花蕊
饱蘸一滴秋的芬芳
再跳一曲欢乐的舞蹈

可是  是谁  这样早
就模糊了  翅膀的色泽
那翩然了一路的身姿
被躲在路上的阴谋  匍匐成
一个不能说出的秘密

橱窗外是金色的阳光
玻璃内是干枯了的梦想
那些匆匆掠过的眼神呵
怎么能听到你沉默中的歌唱
和你  时刻准备的飞翔

昨天的美丽和今天的痴恋
还在那没有结局的诗行里
延伸着  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
可是  你已飞不过  菊的心海
2004/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77 于 2006-8-13 19:39 发表
很熟悉的一段写法.呵呵.斗胆问下楼主:是否看过一篇叫<三分之二的爱情,是一只折翅的鸟>

1、蝶之语
  
如果不是阳光叫醒一湾溪水
所有和飞翔有关的词汇还在沉睡
我的身影也不会抵达草叶或者花蕊

破 ...


叶子以为,阿77此问不是问楼主的,而是问叶子的,叶子找到了这篇《三分之二的爱情,是一只折翅的鸟》,对照之后仍未能明白阿77的言外之意,很熟悉的一段写法意指什么呢?还请明示好吗?谢谢!

http://blog.huash.com/user1/93/archives/2006/19224.shtml
阿77 BY - 2006-6-25 20:22:00

三分之二的爱情,是一只折翅的鸟

我想。如果这个时候没有风
酒醉的黄昏,将是我一个人含蓄的独白
可是。风掠过你的黑发携着你的温存而来
一杯酒。两片被风颤落的花瓣。出卖了我暗恋你的眼神。

那只鸟。曾经把翅膀遗落在风中
辗转了千回。寻觅着,寻觅着
天,就黑了。
我与它默默的对望着,与寂寞无关。

巷子深处。灯火已阑珊,朦胧的一纸格子窗里
谁在想着谁的情人?
风起了,花瓣聚又散,鸟儿已不见踪影,我却在原地
一直琢磨:三分之二的爱情,究竟又是什么样子?

一直等到黑夜哄醒了星星
一直等到满天的璀璨刻画我的忧伤
也许。我才幡然的明白,我的爱情
如果只有三分之二,那一定是一只折翅的鸟。

叶子博客中有关此帖的发表时间和写作时间:
http://pmghy.blogms.com/blog/Com ... gLogCode=1001282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照看了一下,没感到什么问题..
不知77老弟何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找到老师了

呵呵.我的意思是很欣赏楼主的这段写法.一般用假设的方式开头写段落的办法很是特别.所以我一看到你的这种写法,很是欣慰,终于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能否交个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77 于 2006-8-14 09:32 发表
呵呵.我的意思是很欣赏楼主的这段写法.一般用假设的方式开头写段落的办法很是特别.所以我一看到你的这种写法,很是欣慰,终于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能否交个朋友?


呵呵,既如此,直接在帖子里说明就可以了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在这里,我想给阿77版主一个建议,就是请一定注意您的回帖技巧及措辞,以一个版主的身份回帖,尽量用能表明自己立场、态度及对文字的理解和看法的语言,让大家都能一目了然,明白您说的意思,领会精神。类似在本帖中的回复,是极容易引起误解的,至少,我所知道的昨晚看到这段话的几位朋友,都误会了您的本意,我想,误会的也不会只是这几个人哦。。。。叶子多言了,还请阿77版主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77乃直言人士,毫无恶意,真诚的道歉了

原帖由 兰叶子 于 2006-8-14 11:42 发表


呵呵,既如此,直接在帖子里说明就可以了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在这里,我想给阿77版主一个建议,就是请一定注意您的回帖技巧及措辞,以一个版主的身份回帖,尽量用能表明自己立场、态度及对文字的理解 ...




呵呵,77乃直言人士,毫无恶意,真诚的道歉了.
在论坛里让能77欣赏的诗友不多,可能与本人性情以及个性有关吧.
我写东西,不讲究一定的很深奥的语法,虽然有些人感觉那样写很有深度,很有感觉.可是我是不会跟风说好的,这是我的原则,就象他们对我的东西不屑一视一样.

在这里,能成为朋友的就成为朋友,不能成为朋友不能刻意勉强.斑竹也是人,也有自己偏好的对象.

为了所谓的诗,我们可能费了很多的心血,也很矛盾:写诗,是为了取悦自己还是取悦他人?

我想:无非是一种精神的寄托罢了.与功名利无关,这是我的出发点,因为我不是完整的诗人.

也许,以后还会继续乱写一通,或许就此静心看看他人的江湖演义,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问好兰叶子,一个让我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向您多请教下,可否?

也为此向其他朋友表示歉意.毕竟我们都是敏感的人,但愿以后还能在这里与大家指点文字,最怕夕阳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大作,认真读过并学习;)问好吹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阿77版主,谢谢您的真诚!请相信叶子也是真诚的!
不过,老师可不是叶子能当得起的,叶子也只是一个初学者,还请朋友们多指点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5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了,评的很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9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