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19|回复: 2

请教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8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江南
读<沁园春  长沙>

英雄少,社稷染残渣.
橘子州头少年去,潇湘水势少人夸.
唯有恨长沙.

我刚学填词,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这首词中间的两个七言句,"橘子州头少年去"中"少"字处在词谱中规定为平声,"年"字处应为仄声,但格律中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的特别句式,这样一来又能说得通.再有,曲既已失传,那么词是不是按经典作品来填的?如果是,在经典中有对仗的地方,也要求我们严格地对仗吗?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中的两个七言句都有对仗,但前人李煜的却没有.

我在别的论坛收到很多七七八八的答复,还是云里雾里.所以申请置顶来讨论这个问题,以求得到确切的答案.

[ 本帖最后由 张向明 于 2006-8-18 06:37 编辑 ]
发表于 2006-8-1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中的平仄变化是用了拗救,词中无拗救,但已经给了很大的灵活空间,有很多可平可仄的地方,所以一般就不要出律了。这个牌子的对仗是可有可无的,能用最好,不用也可。这个在词谱中都有注明。词谱是按当时大多数作品的规律而定的。而不是按经典作品。作为初学者,能按照一般格律填就很好了,不必去研究其他变体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8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毛的诗词有很多不合规矩的,他是大人物,自有自己的规模。但初学者不宜以为范本。学习诗词,还是宗唐诗宋词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0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