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转换 (外一首)
看到出生几个小时的小生命,感而慨之
——题记
一定是有颗星星死了
我听见豌豆发芽的声音——这两句是在讲生灭,一个天体的死亡,一个地上的诞生,对立的写法,使看到和听到的在时空里转换,而现实的人就生活在天地之间,也就是在生与死之间生存。
它找到它的归处
它开始它的宿命
不过是我们看不见的置换——客观的自然导致主观的感受。“宿命”是不可改变的,但现实是因果的。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
我们手捧鲜花
我们手捧眼泪——这两句是典型的隐藏式写意:生与死都可以送鲜花;欢乐和痛苦都可以有眼泪,但意义截然不同,换句话说,鲜花和眼泪是形式,是一种感情的转换。
举行了一次又一次庄严的仪式
却没有一次
可以献给自己——“自己”在这里有绝对的内涵,是哲学意义上的,是接近真理层面的,同时,又是现实的,即所有的表达是对外在对象,是生活通过文字升华的思想。写的很干净平实,又不失内敛深刻。
习性
凌宵:喜光,耐阴,性强健
却要依附着什么,向上蛇行
这习性是有理由的
说是藤丛对墙壁的爱情
毕竟比壁虎高尚
毕竟没有用吸盘抓紧砖缝
釉面剥落,还有几尾枯竹
拢起受伤的枝蔓
从豆饼的气味中衍生一朵
女人周而复始的鲜红
——整首诗是在象征和隐喻的方式下写作的,是无奈中的无常,是曲折是依附是自然里的不自然,这也就是说,所有根深蒂固的习性是痛苦的一种成因。有警醒的意义,不错。
[ 本帖最后由 月光童子 于 2006-9-11 14:1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