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310|回复: 37

「简评」【飞翔中的门】评巫小茶《飞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7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飞翔中的门
——评巫小茶新作《飞翔》

文/马丁


       巫小茶《纠缠不清》这组诗歌,虽比以往少了些意象,但在象征手法的把握及运用上更胜一筹。因时间不允,试读第一首《飞翔》。
       这首诗,作者构思非常有趣。取名飞翔,实际描述用了大量的门,目的加强《飞翔》的对比与阐述,较好地使诗歌在深度与广度上实现了一次飞跃。
       首先,我们将飞翔与门两个词单独对列,你会发现“飞翔”与“门”像是一个事物的对立面,形成美学意义上的哲学定义;其次,诗即语言的感情符号。如果飞翔引领着自由,那么门代指限制与保守。下面,我们来看飞翔中的门。
       第一道,它出现在作者“最可怜”这道门上。也许作者当初真实的意图,是指现实生活中一道实实在在的门。但后来经过作者“无数次穿过”出现在诗中,具有了丰满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谁也无法摆脱这样的门。因为它的存在太真实、太实在,甚至太“传统”。所以作者几乎要带着或同情、或讽喻的态度,视它为“可怜”,更确切的说也许是“可恨”,表达了作者囿于现实的无奈。
       第二道,它出现在作者试想“纵身一跃”上。这里,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作者写了一道门,但是阅读中,让我们明显感受到这道门的存在。作者未写或写得隐秘,我们姑且叫它隐形门吧。这道门,其实看起来很可怕。一是深不可测;二是意味死亡。正因如此,它赋予了我们更为强大、有力的想象的空间,拓展了诗歌飞翔的视野。
       第三道,也就是作者“掉落阳台/再穿过”一道门。让我们看到作者回到现实,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地板上”,一种骤然变得狭小的地域空间豁然而现。它的出现是加剧了无奈还是加剧了悲哀,诗到此似乎该结束了。然而作者心有不甘,再次在《飞翔》中引领我们进入了另外一道门。
       而这一道门,我个人感觉它是经过作者精心策划,与其前面描述过的门有着本质截然不同的区别。
       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门呢?作者没说。她只是“准备再次展翅”,向读者演示了一种企图,与此“加速”深化、提炼和修整这首诗的主题与内容,使读者看到一幅未来的远景。换言之,作者没有指出的这道门,其实是一条通向遥远的未来之门。她会身先士卒去撞击这道门吗?
       作者说“七楼下满是人流”,意味着他们生活、我也要生活,试图与“人流”一起漫步现实时空,体现作者囿于现实生存的局限,同时也暴露出安于现状的心态,不能不说这一笔令人遗憾。然而,也因了这一句的反衬作用,使《飞翔》留给读者思索的范围更大,并具备了对于现实社会人性弱点的批判,更激发人勇于飞翔的意志。



                                                                                 二○○六年九月十七日山水间

附原创:飞翔

文/巫小茶

最可怜的是门
被我无数次穿过
却一动不动
只能立在地上看我
为了减轻焦虑
我站在高楼边缘想象空旷的悬崖
展翅纵身一跃
我掉落阳台
再穿过门
继续行走
我只能在十几平方米的地板上
来回走着,渴望加速
准备再次展翅
七楼下满是人流

[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06-9-18 15:45 编辑 ]
发表于 2006-9-1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示众,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的精彩,到位。建议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丁评功了得.雾推荐,我操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我也来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丁的解读总有独到之处``
诗歌报所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马丁^^,特别是你说到的最后一句,在这一句上我其实斟酌了很久。从起初的没有这一句,到后面用了“天空满是星辰”这种说法,但还是否定了,改成了七楼下满是人流。
其实,换而言之,我所期待的就是一次真实的飞翔,既是飞翔,应该在自由自在的天空,而并非落入人流。它表达的应更是无奈,飞翔永远不过是一场梦,你无论怎么努力,依旧会跌落现实的人流,现实生活总会无情的将你淹没。七楼下去,无非是死路一条。

但我后来又想了很久,其实说,不如不说。那句本来就有多余之嫌,反而让原本透明的旨意蒙上了模糊的纱布,它应有更为开阔的指向,而并非坠落。所以,其实你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故,这首诗的最终版本应该是这样:

飞翔

文/巫小茶

最可怜的是门
被我无数次穿过
却一动不动
只能立在地上看我
为了减轻焦虑
我站在高楼边缘想象空旷的悬崖
展翅纵身一跃
我掉落阳台
再穿过门
继续行走
我只能在十几平方米的地板上
来回走着,渴望加速
准备再次展翅



再次谢谢马丁,双手紧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其实最后改了不好.世上像这样心态的人多呢,就当<飞翔>是一件艺术品吧.我需要的是一种原装,而不是指某一人.

[ 本帖最后由 马丁 于 2006-9-17 23: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作者修改后的原创,我突然有一种是把维纳斯断臂修补一新的感觉。呵呵,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也好,那就这样吧。很多时候一气呵成才是最初状态的体现。反正现在所说的也都是过去时,原装出炉的确是你所见的
断臂实应残美到底。只是好些人也认为我应该把最后一句去掉,那才让我有修改的冲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巫小茶 于 2006-9-17 23:52 发表
哈哈,也好,那就这样吧。很多时候一气呵成才是最初状态的体现。反正现在所说的也都是过去时,原装出炉的确是你所见的
断臂实应残美到底。只是好些人也认为我应该把最后一句去掉,那才让我有修改的冲动。

呵呵,谢谢你尊重自己的原作。如果不要后面那句,所有飞翔空间都被堵住,要了起反衬作用,留给读者思考的范围更大。同时,具备了对于现实社会人性弱点的批判,更激发人勇于飞翔的意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丁 你是红颜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马丁 于 2006-9-18 00:02 发表

呵呵,谢谢你尊重自己的原作。如果不要后面那句,所有飞翔空间都被堵住,要了起反衬作用,留给读者思考的范围更大。同时,具备了对于现实社会人性弱点的批判,更激发人勇于飞翔的意志。


谢谢马丁:)你的一番话倒让我清晰了许多,有时真是身在山中,云雾缭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马丁 于 2006-9-18 00:02 发表

呵呵,谢谢你尊重自己的原作。如果不要后面那句,所有飞翔空间都被堵住,要了起反衬作用,留给读者思考的范围更大。同时,具备了对于现实社会人性弱点的批判,更激发人勇于飞翔的意志。


为使这个诗评更加完整,我已将上面自己说的“要了起反衬作用,留给读者思考的范围更大。同时,具备了对于现实社会人性弱点的批判,更激发人勇于飞翔的意志。”加入到了正文。

并问好诗歌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20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