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远逝的思绪
——评何鑫业《一架梯子已送你很远》
文/马丁
我不知道何鑫业是从何年何月开始诗歌创作的。然而,读他的诗却总能在脑海中留下些什么?或理性、或意寓。用中医的话说,经络通泰,脉象平整。
他的诗很少抒情性,确具有丰富的意象和场境。这首《一架梯子已送你很远》也是这样,与以往相比,给人以过之而不及的感触。
“十月的内陆/苹果是花枝招展的旦角”。大幕拉开,剧中人物纷纷出场。“苹果”、“旦角”、“凤梨”,还有“你”。虽然作者把“你”放到最后,然而“你”却是戏中的灵魂人物,不管他在剧中饰演的是男一号、还是女一号,总之是“留洋归来”,不也乐乎。到这里,我们说,此剧其实并没有出彩。出彩的是接后一句:
“不认得行道树是佯装的布景/不认得家家户户的灯/是抵制黑暗的约定/反正”。
作者究竟要向我们表达什么呢?在此,他连续使用了两个“不认得”和一组带“橙色”的词,如“佯装”、“布景”、“抵制”、“反正”,再加上先前出现的“留洋”。为此,我们可以力透纸背,看出作者对于此种社会现象所要表达的真实的情绪。也就是,他对于现实生活中虚伪的假象给予了着力的抨击。应该说,这些都是剧目中的高潮戏。
那么,接踵而来的“门牌号”、“不是等你的”,一直到“你的消息就从没间断过”。这中间,作者虽然既穿插了一些怀旧的情绪,同时也点到了时光漂移,给当今社会生活带来的现代化气息。但是,因为不是本诗歌的重要情节,只是起到一种铺垫、对比、反思作用而已,我们不在此间赘述。
然而,有一句话可以交待,即何鑫业的诗总是喜欢踩踏过去与现代的中轴线,并沿着这条中轴线始终不移地前行,这是他诗歌的一大特点。接下来,我们说随着剧情的发展,作者突然改弦更张,甩出一个低重音:
“救救谁
真理的口齿总是不清”
到此,我们看出作者的诗,一方面辉映着理性的光泽,另一方面闪烁出歌艺术的技巧和胆略。正因如此,《一架梯子已送你很远》这首诗,就像即将远逝的思绪一样,给予读者的仿佛是对于遥远地家乡深情的遥望。
二○○六年九月十八日工间
原创:一架梯子已送你很远
文/何鑫业
十月的内陆
苹果是花枝招展的旦角 在
五月的清风窗前
它早已伏笔
把 戏中的意图告诉对街的凤梨
你是留洋归来
不认得行道树是佯装的布景
不认得家家户户的灯 是
抵制黑暗的约定
反正
门牌号 不是等你的
曾经的八月
雨水结识了宽广马路上的黄线
所罗门样的名词、紫铜的拉手
都让一整个内陆(包括地图)
台风样 摔倒
胡子刀转动的一瞬间
你的爱人在黄线上奔跑
反正邮件发出已经很久了 不是吗
从无纸办公的那天起
你的消息就从没间断过
救救谁
真理的口齿总是不清
雕像的腋下、扶手的背面、男厕的右边
幕墙玻璃映照的绝不是事实
一只剪刀燕
回来吧
门牌号已等你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