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66|回复: 15

【远逝的思绪】评何鑫业《一架梯子已送你很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远逝的思绪
——评何鑫业《一架梯子已送你很远》

文/马丁

       我不知道何鑫业是从何年何月开始诗歌创作的。然而,读他的诗却总能在脑海中留下些什么?或理性、或意寓。用中医的话说,经络通泰,脉象平整。
       他的诗很少抒情性,确具有丰富的意象和场境。这首《一架梯子已送你很远》也是这样,与以往相比,给人以过之而不及的感触。
       “十月的内陆/苹果是花枝招展的旦角”。大幕拉开,剧中人物纷纷出场。“苹果”、“旦角”、“凤梨”,还有“你”。虽然作者把“你”放到最后,然而“你”却是戏中的灵魂人物,不管他在剧中饰演的是男一号、还是女一号,总之是“留洋归来”,不也乐乎。到这里,我们说,此剧其实并没有出彩。出彩的是接后一句:
       “不认得行道树是佯装的布景/不认得家家户户的灯/是抵制黑暗的约定/反正”。
       作者究竟要向我们表达什么呢?在此,他连续使用了两个“不认得”和一组带“橙色”的词,如“佯装”、“布景”、“抵制”、“反正”,再加上先前出现的“留洋”。为此,我们可以力透纸背,看出作者对于此种社会现象所要表达的真实的情绪。也就是,他对于现实生活中虚伪的假象给予了着力的抨击。应该说,这些都是剧目中的高潮戏。
       那么,接踵而来的“门牌号”、“不是等你的”,一直到“你的消息就从没间断过”。这中间,作者虽然既穿插了一些怀旧的情绪,同时也点到了时光漂移,给当今社会生活带来的现代化气息。但是,因为不是本诗歌的重要情节,只是起到一种铺垫、对比、反思作用而已,我们不在此间赘述。
       然而,有一句话可以交待,即何鑫业的诗总是喜欢踩踏过去与现代的中轴线,并沿着这条中轴线始终不移地前行,这是他诗歌的一大特点。接下来,我们说随着剧情的发展,作者突然改弦更张,甩出一个低重音:
       “救救谁
       真理的口齿总是不清”
       到此,我们看出作者的诗,一方面辉映着理性的光泽,另一方面闪烁出歌艺术的技巧和胆略。正因如此,《一架梯子已送你很远》这首诗,就像即将远逝的思绪一样,给予读者的仿佛是对于遥远地家乡深情的遥望。
                 
                                                                             二○○六年九月十八日工间


原创:一架梯子已送你很远
                  文/何鑫业

十月的内陆
苹果是花枝招展的旦角  在
五月的清风窗前
它早已伏笔
把  戏中的意图告诉对街的凤梨

你是留洋归来
不认得行道树是佯装的布景
不认得家家户户的灯  是
抵制黑暗的约定
反正

门牌号  不是等你的

曾经的八月
雨水结识了宽广马路上的黄线
所罗门样的名词、紫铜的拉手
都让一整个内陆(包括地图)  
台风样  摔倒

胡子刀转动的一瞬间
你的爱人在黄线上奔跑
反正邮件发出已经很久了  不是吗
从无纸办公的那天起
你的消息就从没间断过

救救谁
真理的口齿总是不清
雕像的腋下、扶手的背面、男厕的右边
幕墙玻璃映照的绝不是事实
一只剪刀燕
回来吧

门牌号已等你很久
发表于 2006-9-1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在意一首诗的标题,以及结尾。这首诗从多种角度来看,都是很不错的。

看了诗,再看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学习吧!问候马丁与诗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席芷 于 2006-9-18 15:08 发表
我很在意一首诗的标题,以及结尾。这首诗从多种角度来看,都是很不错的。

看了诗,再看评论。


但愿何朋友的诗有更多女性读者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好的,美的事物,总是不会被拒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丁漂亮,容我不敢乱谢

[ 本帖最后由 何鑫业 于 2006-9-18 17: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席芷,向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严重欣赏并学习.
问好马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马丁的好评,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首佳作。确实是思和象、技巧结合得很成功的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示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0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评,辛苦了,上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月清辉 于 2006-9-19 10:58 发表
好诗好评,严重欣赏并学习.
问好马丁 !

问好晓月清辉,谢谢。作者的诗歌确有欣赏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土火火 于 2006-9-19 11:34 发表
谢马丁的好评,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首佳作。确实是思和象、技巧结合得很成功的一首。


谢谢老土火火一直关照本人及作者,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6-9-19 12:08 发表
学习,示众了.

谢谢低处的迷雾关心、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ngjing 于 2006-9-20 15:55 发表
不错的评,辛苦了,上茶:)


谢谢jingjing朋友,好香的茶水,可能是我们四川的龙都香茗,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20 1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