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41|回复: 14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6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暮颜在 2006/05/15 04:33pm 第 1 次编辑]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文/暮颜
     写一篇赏图诗歌,就如同闲憩于夏日的午时,去描绘地平线上的一列山脉,或是树枝映在观者脸上的阴影,一直到这个片刻或时光成为他们外表的一部份──这就是所谓吸入这些山脉及树枝的风致。
     值得注意的有二点。首先,「片刻」及「时光」点出了赏图诗歌的特定时间感,而或远或近的物件(山脉及树枝)也强调了所在空间之于赏图诗歌的重要。以写生来说,不同的时间下因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物件所呈现的外表状态也会有差异,因此某一时空下的物件绝对具有独特的外表,但这决不是物件本质的化学变化,而是描绘写生者所接收到的物理现象,赏图诗歌也诗如此,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再者,这里所说物理变化是以描绘者的立场看去才会产生,因其是为一个独特的时空,如果描绘者移动或是看出去的时间有所变化,物件的外表也会大不相同;也就是说,要使「片刻或时光」成为物件的外表,依赖的正是描绘者主观的观察,而非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描绘者要「吸入这些山脉及树枝的风致」,才能说是掌握了那片刻的独特性,其实就是要有描绘者的存在来「吸入」,风致才可能留在物件上。Benjamin用「吸入」来化解主、客体对立的简单二元逻辑,也就是说,「物件」的风致不应单纯是它本身的物质性所引发,风致应该是「物件」与人之间在特定时空下所建立的关系和意义。的确,当「物件」在时空中变动时,该物与人的关系也会变动,指涉的意义也会不同。另外,由此段文字中,我们也不难观察到「吸入」风致的想像,是主、客体的界线模糊的写照;意即,物与人可互为主客对体,隐含一种物我不分的主体互涉(inter-subjectivity)现象。风致之独特就在于它是──物我不分的凝结刹那。那么,赏图诗歌的最高风致也就是“图诗”不分的凝结霎那。
                                                  ------写在开头
冠军作品:
一、阿77作品
              断翼爱(图2)
1
他们说。我是飞不过沧海的,因为我只是一只蝴蝶
一只断了翼的蝴蝶。白色透明的翅膀上
缠绕着
你温柔的目光。在沧海那边
因此。我想飞,没有刻意的犹豫,当风再起
我那黯淡的思念,夹些柔弱的风
恰遇五月缕缕的月光。我看到了一种甜甜的希冀。
2..
夜,是白天的寂寞。正如月光,是星星的忧伤
我却以一席疲倦,妒忌夜里月光的爱,或者愁绪。
故事发生的太突然,或者太短暂,让我迷惑。
让我从此不知所措。
我一直执拗地仰着头
在夜风中猜想着一个没有开始的故事
和一个只有结束的悲剧。
3..
一场冰冷的夜雨。终于如约而至
爱情的如此脆弱,老天你又如何一雨带过?
如果。不是我们已经不经意间擦肩而去
我的翅膀依然在挣扎在风中,即使被打湿
在遥遥不可及的瞬间,也会落成一片相思。
可是。我只猜到了开始,始终猜不到结局。
4..
突然想起了传说中沧海的一滴愁泪
可以轻易地凝成几许千古绝唱
而在这个有爱搁浅的夜,孟婆
守在桥头,手执孟婆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于是。我就想借用孟婆的一羹汤
无力的挥动着断翼作最后的告别
然后。闭上眼睛喝下它吧
要么死在今夜缠绵的绝唱里
要么重生在飞过沧海的路上。

    暮颜简评:在野蛮大地与干渴果实之间,经过无数次倾听或凝望后,爱情断裂------一只试图飞越沧海的蝴蝶,以及她的自白──羚羊跳崖前会留下它的角,大象衰老后要埋好它的齿──这世界还有什么比文字更好的藏身之所呢?图片藏到文字之中,如水落到河床上,血流进脉管里。
  “ 你温柔的目光。在沧海那边
因此。我想飞,没有刻意的犹豫,当风再起
我那黯淡的思念,夹些柔弱的风
恰遇五月缕缕的月光。我看到了一种甜甜的希冀。”
第一节就交待的作者的感情向度------既然“爱情之鸟不肯在光秃秃的橡树上栖息”,那么:
“要么死在今夜缠绵的绝唱里
要么重生在飞过沧海的路上。”
作者将个体经验(特别是爱情体验)通过汪洋恣肆的想象力,用变化多端的语言、意象和无处不在的隐寓较直接地抒写出来:
“夜,是白天的寂寞。正如月光,是星星的忧伤
我却以一席疲倦,妒忌夜里月光的爱,或者愁绪。”
“突然想起了传说中沧海的一滴愁泪
可以轻易地凝成几许千古绝唱”
作品中用一种散文式的笔法心平气和地叙述着生活中的事件,在更接近事物原生状态的意象不断袭来之中,读者会感到生活本身重大的诗意:
“我的翅膀依然在挣扎在风中,即使被打湿
在遥遥不可及的瞬间,也会落成一片相思。
可是。我只猜到了开始,始终猜不到结局。”
诗歌不足的地方在于但似乎就是缺少了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和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个人话语空间。(当然,相对于当时的语境,它们是“有效”的,以上的批评实际上是在一种自九十年代向前反观向度上进行的,为的是能给当下的诗歌状况提供一个比较的尺度;“文本的有效性”应与语境相联系,这一点不应忽视。)诗人力图将具体事件作为片段织入一个完整的诗境,如果说真的如有的诗论家所说的那样,作品中表现出了诗人在叠加、整合多种相关体验时,对复杂技艺驾驭上的不足。


二、鱼飞蝶舞作品
《几何分割》
多维的视野里,空间始终以本来的面目完整如一地存在。
                       ——题记
(a)        一部分(图1)

什么,能令完整分割
海天一线,天水合一
世界原本一体

湖蓝贯穿视野,白马仙踪
放歌心的海域  
潮推浪涌,莹光碧绿的旖旎
动感的飘渺,如天丝绒般细腻
一帘垂挂,美幻循序渐进
一方平铺,意象舒展万里
旭日伴奏,晨曦远望的季节
怎可无追日的诗句
一个人,一滴水的天地
千百个人,千百滴水汇成同一片天地
世界是我们的世界
从远古的尽头,走出一幅历史画卷
万马奔腾,铁蹄踏歌
看滚滚红尘硝烟浪卷,呼啸而去
暮颜简评:“什么,能令完整分割
海天一线,天水合一
世界原本一体”
这一段是对图的交待,也鲜明的提出了作者一但切入,就抓住梦幻,抓住回忆,这实在是饶有意味的。而且是一种窥视生活真谛的有效方式。不是外在的,而是内省的。这种内省不但产生梦幻,也产生诗歌的美感:
“一帘垂挂,美幻循序渐进
一方平铺,意象舒展万里
旭日伴奏,晨曦远望的季节
怎可无追日的诗句”
作者的内省世界是怀着强烈心灵感知的:
“一个人,一滴水的天地
千百个人,千百滴水汇成同一片天地
世界是我们的世界
从远古的尽头,走出一幅历史画卷
万马奔腾,铁蹄踏歌
看滚滚红尘硝烟浪卷,呼啸而去”
在写诗歌的同时,诗人也似乎在内心中默默念道:“把自己稳住,是到了在风中坚持/或彻底放弃的时候了。所以在其诗歌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节性中便可容纳“个人写作”所应具有的众多带有“双向互动”性质的关系,从“写作的可能性”走向“写作的延续性”便是其在“个人话语场”中慢慢走向成熟的过程。

(b)两部分(图2)
地平面,常常被划分为两部分
明或暗,动或静,海洋或沙滩
隆起的沟回,勾勒智慧图案
澎湃的脑海,目光汹涌深邃
成长万年的思想,在鱼的怀抱中沉睡
行动通过嗅觉,用嘴唇去垂钓
吻住欲望,咬住迷醉
此刻,明变成蓝绿,暗变成橙红
七彩的世界,动的癫狂
替代静的高贵
钱欲与道义,权欲与公心,情欲与责任
将正和负钉在南北两极,组合成一幅画卷
躺在画中,睁大眼睛看世界
平静的火焰与动荡的海水  冰与火
性质截然不同,两种平面轮流陶醉

暮颜简评:我们从最后一段读起
“欲与道义,权欲与公心,情欲与责任
将正和负钉在南北两极,组合成一幅画卷
躺在画中,睁大眼睛看世界
平静的火焰与动荡的海水  冰与火
性质截然不同,两种平面轮流陶醉”
面对欲与道义,权欲与公心,情欲与责任,都是存在“明或暗,动或静,海洋或沙滩”两个方面,作者也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能更深入地探索摆在断裂面具上的被一段时光煮烫的海水;当然,我从不怀疑许多有地位、有学问、甚至有思想、有激情的人更适合描述这个画面;但在绵延无际的林莽中,每棵树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都有言语向恩赐的阳光祝福。
  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被阅读,而更多的诗在宣泄自己的一种感悟。众所周知,语言不仅是写作的质素,也是渗入并组成生活的质素,但无论怎样,它并不等同于生活,即使最简单的生活,也蕴藏着令语言感到困惑的因果关系,语言所表现的只能是我们已经理解的生活,语言可以模拟生活的丰富与严酷,但却不能使生活固有的困惑不再成其为困惑。因为这些困惑正是通过语言才为我们所感知的,既然语言必须把这些困惑带给我们,就证明它对此也不具备消解的能力。但是,在这本首诗中,需要读者正视的恰是那些曾给所有灵魂带来震撼和情感,这些情感对作者来说是一种未被理解的语言,既然她所关注的一切已经消逝如烟,那么,如果作者有办法学会理解那些被遗忘的言词,她为什么不自我的呈现呢。
(c)三部分(图3)
这不是幻像,这是绝对的真实
三维立体画面,出现在
跋涉后的目光里
耸入云峰的美艳,酒浴后思想的女神
以惺忪的睡姿,起幕一场巨型裸展
夕阳燃红云衣,金泽沐浴
神女长发熠熠银光,瀑布般滑落
泛着纯洁的光芒,仿佛倾诉
倾诉心底那份,仙境般无暇的希冀
暂且把人类的上半身留在地面,下半身
埋葬在地底  乳汁哺育大地万物
江河入海,鱼跃闹春,鸟啼报季
盎然的写生,起笔于一池蓝、一树绿
黑暗,阴冷,污秽
就让它们流淌在不见天日的下水道里
入墓的僵尸,在安静中沉睡
黎明每天都给黑夜请安,请他们务必安息
暮颜简评:“耸入云峰的美艳,酒浴后思想的女神”-------显然,在作者的诗歌里,她已不可能为去者而存在了。女神没有对世界产生任何概念,连构成一个崇拜者的概念都没有,如果有,也只能是一个不可以寄予任何希望的囚犯的概念,可以说那双星星般闪烁的眼睛还没有来得及完整容纳就把世界甚至世诗歌忘却了。海的泪水流出来,奇怪的是这泪水非但未能阻挡作者的视力,反而把少女的幻影从水底荡漾出来,而且使这一形式很快得以确定、理解、铭记。一方面,作者文字的流放地不可能存在如此永恒的青春,也不可能呈现如此不朽的美;另一方面,在这一少女身边停留是不可能的,再找日子与之重逢也是有风险的,这就骤然给她增加了一种魅力----这就是跋涉后的目光出现的三维画面。
发表于 2006-5-16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这片诗评导读得很好,学习暮颜细心评述。暮颜辛苦了,再次祝贺阿77和鱼飞蝶舞。
发表于 2006-5-16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辛苦了!写在开头立意很高~~
学写诗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16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5-16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再赏阿77,鱼飞蝶舞作品! 慕颜的评及写在开头很值得学习!到位的说出赏图诗歌“风致之独特就在于它是──物我不分的凝结刹那”  慕颜,辛苦上茶!
发表于 2006-5-16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暮颜辛苦,学习了!
发表于 2006-5-16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暮颜辛苦,上茶:)
发表于 2006-5-16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暮颜辛苦,学习了!抱抱你.......写的真好...深刻细腻...建议精.
发表于 2006-5-16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好评,学习
发表于 2006-5-1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暮颜的诗评总是掺杂着自己对缤纷世界的认识,是绝好的二次创作。问候辛苦!:)
发表于 2006-5-1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评论有特色,是红颜的一道风景。。
发表于 2006-5-16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学习
发表于 2006-5-17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学。。。。
发表于 2006-5-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写一篇赏图诗歌,就如同闲憩于夏日的午时,去描绘地平线上的一列山脉,或是树枝映在观者脸上的阴影,一直到这个片刻或时光成为他们外表的一部份──这就是所谓吸入这些山脉及树枝的风致。
俺又学到些东西~~
发表于 2006-5-1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梦魇-------赏图诗歌冠军作品简评

问好暮颜,学习你的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5 16: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