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官儿

最近的一些___---十月八日,天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袭长空 于 2006-10-14 14:14 发表
也许频繁使用跳跃的动词相关吧,非正式的对话与倾听,或冷漠或热视,官儿的思维在一条虚线上浮动。

你的意见我认真考虑,有时我也这么想过,恩,眼光很厉害啊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把秋天的天梭,织就起白雪、星河 、气度及诗歌。引发对生者命运颤栗的思考,一道夺目的诗性光芒……问好官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4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认真的龙杉,遥远的贵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片破败山河啊
我织,我来织

——————————————————————————
这一句足以囊括全部的社会人生,为什么 不在每一处给我们织下去?美丽的诗人啊,我渴望看到您呕心沥血织就的人间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不直接抒情也会达到深切的情感表现力,是否可以尝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炉子 于 2006-10-14 17:30 发表
这一片破败山河啊
我织,我来织

——————————————————————————
这一句足以囊括全部的社会人生,为什么 不在每一处给我们织下去?美丽的诗人啊,我渴望看到您呕心沥血织就的人间华章。

你应该看到了我的每一处啊,老实人老师,还是我写的不到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鸦 于 2006-10-14 17:34 发表
有时候,不直接抒情也会达到深切的情感表现力,是否可以尝试一下?


这 也是我看你的极其你们阵线的诗人的 东西时经常想到了,可是我并不想去深切抒情~~~~~~~~~~~~可是 我不想去千人一面~~~~~~~~可是我百般无用~~~~可是我入土方安

[ 本帖最后由 官儿 于 2006-10-14 17: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官儿 于 2006-10-14 17:40 发表


这 也是我看你的极其你们阵线的诗人的 东西时经常想到了,可是~~~~~~~~~~~~可是

既是朋友我就直言:你的诗已经写到这种程度,接下来或许应该考虑如何在一首作品中从容地转身,巧妙地变线,而非传统的聚焦写法。这样有助于将你想表现的东西揭的更彻底,并可能建立起真正的阅读互动,让读者充分获得自由。另一方面,题材和视野的拓宽也是必要的,凭你的才气,不应该仅仅写出小文人或小女人的味道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鸦:这话我们上次见面时你就说过,一直记得,关于视野一直是捆扰我的问题,也许是我的生活范围所致,也许是我的知识范围所致,再想再探究,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睿智而灵性的诗歌,喜欢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官儿 于 2006-10-14 18:08 发表
回鸦:这话我们上次见面时你就说过,一直记得,关于视野一直是捆扰我的问题,也许是我的生活范围所致,也许是我的知识范围所致,再想再探究,谢!

总的来说,无非是思考语言和题材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语言的创新。很多人的作品看上去很不错,甚至很有功底,但那是传承意义上的功底,是陈旧的语言的复制,我想你应该能辨清这种陈旧的东西。这不过是在前人的语言创新的基础上,所做的惯性写作。一切经典作品的意义都在于它当时的创新价值,在经典的惯性中写作对汉语发展没有意义,也必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被人遗忘。

语言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语境的影响,80年代以来,我们的诗歌是一种被殖民诗歌,汉语诗歌出现了深度分裂,终面临“反复要求被殖民化”又“反复觉醒”的难处。“反复要求被殖民化”的意思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一直离不开西方潮流的影响,很多国外现代主义诗人对80年代中国诗歌写作影响巨大。“反复觉醒”的意思是:随着90年代中后期以来汉语诗歌对“后殖民”语境的觉醒,以前我们得益于西方潮流的叙述方式面临转变,现在带有口语实验型的诗歌写作即是这种叙述策略转变的主要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官儿 于 2006-10-14 18:08 发表
回鸦:这话我们上次见面时你就说过,一直记得,关于视野一直是捆扰我的问题,也许是我的生活范围所致,也许是我的知识范围所致,再想再探究,谢!

二是题材的当下性问题:

如何理解题材的当下性?一个眼前的事业就是:诗歌有义务对过去三十年社会变革造成的传统迷失、移民等心理进行收拾。但现在看来,这种“收拾”显然是不力的。迈入21世纪的汉语诗歌,从“纵”的层面观察可以看出:从白话文运动到口语写作的语言线路、从民族觉醒到民族独立斗争再到改革开放的意识线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语境线路。从“横”的层面观察,一方面,从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到朦胧诗写作的兴起,其中之一的理解似乎可以这样说:白话文运动所带来的汉语传统的遗失,没有得到很好的重建,现代诗歌较之与唐宋诗歌,汉语身份的确立成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强烈的寻根意识到不止一次的解构风潮,似乎可以理解为工业文明之后中国诗人的心理脆弱。

如何理解题材的当下性?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着眼点是道德。诗歌是有伦理的,是有其道德底牌的。道德作为诗歌的底牌,应当至少有两种意义的理解:一种是自然的道德,诗歌所建立的隐喻系统应当与这种自然的道德相契合,或者对它进行诗歌方式的歌颂。另一种道德是诗歌干预的道德,它更具有社会意义,就比如当代政治哲学中的道德观念:不是简单地把政治归属于道德,而是使道德从属于政治。也就是说,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不能够仅仅依赖宇宙和世界本身的自然而然的可理解性,而必须经由人的经验和思维去检验,正当的政治生活的建立应借助科学的知识和对大众的社会启蒙。换句话说,如果诗歌仅仅触及自然的道德,诗歌可能就丧失了启蒙意义,丧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当下性意义。

如何理解题材的当下性?除了上述的“心理收拾”和“道德底牌”之外,批判力也是关键。应当说,隐匿的现实批判力,是优秀民间诗人最重要的创作特征。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可以在诗歌史中读到批判精神,自古就有一种珍贵的批判力,它具有坚定、松散、自由、隐蔽的特征,它是来自民间的思想遗产,民间的诗歌则是这种遗产最精确的载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鉴于白鸦的一些精彩意见及文本的典型性,挂两天大家继续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老鸦的意见,他想说的,也就是我想说的。过一会贴一首近作让掌门批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官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7 18: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