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12|回复: 7

尘世繁华处 一双干净的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6]——题序《水湄遐思》

她在尘世繁华处,她有一双干净的眼。

如果说文字是人的另一张面孔,那么我想,这张面孔当更能真实呈现我们骨子里或者叫做灵魂里的一些东西吧。干净的真实,于我而言,当是对一个写字人由衷的敬意了。

我时常想,为什么那么多在现实生活中隐姓埋名的人,渴望在这虚拟的网络世界真实地展现自我,那么强烈地期冀寻求精神和心灵共鸣的知音。在通讯和电子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会惧怕一部电话,一部手机;在各种社交手段和渠道如此繁复畅达的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渴望用网名或是几个虚拟的号码这样的隐身衣来隐藏肉体,而去苦苦寻求思想和精神地真实呈现与释放;为什么在物质生活如此丰裕富足的当今社会,我们那么迷恋和依赖文字所散发氤氲迷离、遥不可及的温暖臆想或是气息。如此,每一个用心写字的人,是否都在幻想着把文字织缀成一件灵魂的僧衣,给最后地皈依一个释然从容的铺垫和理由呢?我内心是希望水湄确实是因为这样的渴望和动机而写字的。

从生活出发,我们谁又不是在路上,路上除了风景,更多的是灰尘。路上的每一次抵达,如果我们都能以一棵树的精神站立且面世,我们就完成了一次穿越灰尘后对信念地践行。在这样的过程中,蜕变沦陷也好,蝶化飞升也罢,但一贯始终地保持一双干净的眼的人,我想说,她灵魂里的风景也一定是大净且纯美的,尤是这浮糜奢华的物质背景作为映衬!

所以,向一步一字吟唱人生的歌者致敬吧,我们的理想和价值也需要这样一种朴素地回归。

最早看水湄的文字,觉得过分华丽,准确地说是呈现出了与现实基调格格不入的古典华丽色彩。而布衣是崇尚和追逐接近生存和生命本质原生态之美感的人,对修饰过重的文字有种本能的抵触情绪,是以读过几篇之后便兴味索然,不甚了了。然而,有趣的是,水湄偏又是个虔诚的好诗之人,对布衣诗歌里透明纯粹的原始野趣情有独钟,常在布衣诗歌后面留言置评,于是,戏剧性的缘分或是缘分的戏剧性就在文字之间衍生发展起来。现回想来,不禁莞尔。

水湄学诗,像个认真的孩子。把自己学写的一些诗歌像学生交作业一样发在我的邮箱里。这里不能不透露一个秘密,这些诗歌其实她已经投稿,被以编审严厉著称的花生苏无情“扼杀”后出现在我邮箱里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我的邮箱该是她诗歌最早的摇篮了。摇篮无疑是一个充满温情呵护与关爱的地方了,因此,对于生性散淡散漫如布衣这样的人,也不敢因为懈怠、疏忽或是轻慢而亵渎了这摇篮本身温情的光辉。于是,耐心读完了邮箱里的文字。记不太清楚当时给她的具体意见了,但从文字看出,由于对现代诗歌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的缺乏,那些“诗歌”大多是些主观情绪地直接宣泄和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几乎没有什么“诗意”的成分在里面,也难怪花生苏手中的“屠刀”毫不留情。这里为什么强调水湄的认真、有心和用心呢,就在遭遇这些退稿后不长的时间里,在且听其他实力诗歌作者的帮助下,再加上她自己的勤学善悟,其诗艺进步很快,以至后来的一些作品让布衣也侧目。就现代诗歌的一些主要表现手法和技巧,她都能基本熟练地运用,作品也日渐成熟起来。 “一些坚硬的忧伤/在涨涨落落的潮汐里/ 彼此碰撞 甚至对立/然而触礁似的疼痛/无法禁锢 潮湿的思想/需要阵阵海风 滋养我的倦容”这样的表达较之于以前的空洞无物,就显得丰满有质感了很多,表达的情绪也内敛沉稳起来。“直立在宽阔的海岸线上/我只是一个嬉戏人生的刻度罢了/ 沙滩上深浅不一的脚印/告诉我 热爱生活的人们刚刚散去”文字从容,诗意也开阔。海岸线、刻度、脚印几个意象的承接也不错,拓展了表达空间,把一种对于生活的无奈的情愫表达得很到位,结句宕开一笔,给人柳暗花明的深长意味。这是水湄现代诗歌近作《经年的光阴》里的两个段落,虽然这样的作品称不上完美,甚至不能是说好作品,但对于水湄来说,却可以为此感到欣慰和振奋,因为这对她来说同样是诗歌的一个刻度,这个刻度较之以前,毕竟高了太多太多。

水湄真正擅长的还是散文,以一个女人细腻灵隽独特视角地人生解悟,尤能引人共鸣。其散文文风由于有了现代诗歌地一段锤炼,细腻而不陷陈赘,丰润而不落窠臼,华丽而不坠虚浮,叙述沉稳,提炼空透。至于说其中折射或展现的小女人情怀或者是红粉意识,我的理解是:任何一个写字的人,都应该先读透自己以及自己生存着的这个空间。为文更大意义上首先是自我心灵的释放与寄托,至于性灵地修持、历史地承载与现实地担负,这些文字以外的赋载,完全可以放在生活的维度以外。毕竟,我们并不需要靠文字活命。女人情怀以及红粉意识,对于这个重金属包裹的时代,或许更能成为我们回归的桥梁。从这样的意义和角度出发,水湄的《爱你不是神话》、《妆台秋思》、《秋天读男人》、《娇艳如花的女人》等散文都值得在物质时代“吃铁吐火”的男人们在细细玩味中重新找回“柔软”的体验。

由此,我不禁想,华丽或许是种过程,朴素未必最后的结局。只要不作文字的奴隶,色彩也就只能是我们行走风景的装饰,看到什么,悟到什么,或者要留记什么都在自心。希望捧书的读者能比布衣从文字中斩获更多,当然,我更希望的是,读者们能从这些文字里找到一位心灵的乡亲,毕竟路上坚硬的寂寞让我们已经很脆弱,我们需要一些来自心灵故乡的温暖。

很惶恐,这样的文字是否可以作为序言,如果不行,嘿嘿,就放在书的封底吧。当然,作为一个完整的程序,如果非要说句祝愿的话,那就祝愿水湄通过这本呕心沥血的书,将所有情之所钟,性之所近的所有心灵乡亲一网打尽!

风尘布衣
2006年10月20日
Sample Text


[ 本帖最后由 风尘布衣 于 2006-10-21 19:01 编辑 ]
发表于 2006-10-2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风尘布衣

“文字如果是人的另一张面孔,那么我想,这张面孔当更能真实呈现我们骨子里或者叫做灵魂里的一些东西吧。干净的真实,于我而言,当是对一个写字人由衷的敬意了。”---------------------------能引起共鸣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居士共鸣,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温暖的摇篮里成长的有水之湄的女子,该有多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该发到心情文字里~~不错的文字,问好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底蕴,好象发错版面了啊.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原谅我故意犯的错,因为是初稿,而又是在办公室仓促写就的,所以想随便找个地方发出来,便于回家修改,实在是不敬了,对不起了,放两天,我修改完毕当自行删除,请管理多包容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21 20: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