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过调声,看过巴西桑巴,儋州第四届中秋文化周才开了个头,翌日一早,随十市县书法家代表去了趟松涛,我因感而赋有数句:“岛上之岛不孤立,海中有海起松涛。我借山光来描绘,奚囊难尽秋色好。”归来后回味不已,其景历历在目,情萦于怀挥之不去。
同行者有屯昌县邮电局人士王名召君,这次荣膺“移动杯”一等奖,我连连赞贺,难得难得。他频频答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婉绝他一支芙蓉王,他询问是否身体欠佳。我答是为了更健康。随后给他讲了国家领导人瑞环先生视察香港时答记者问的轶闻,这文静谦逊的青年书家莞尔一笑,似是心领神会个中含意。本人其实感冒未愈,尚有余咳。午饭面对盛情的主人招待的一品多味的菜色——鳙鱼,也只好勉为其难。及至服务员将菜端上来,但见清蒸白煎纯味,熬汤似乳汁,炸全鱼颜色金黄。这回是忌腥不得了,不然就要挨饿,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了。哪知下箸之后,那色那味那香那形,俱佳,美食当前,煞是诱人,尤其炸鱼入口即酥,欲罢不舍了。油而不腻,香而不腥,这鱼的美味,比之于天下第一秀水千岛湖那苗条而清淡之鱼来,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也算是大快朵颐了。
船行水面,东道主频频举杯,伴有涟漪欢腾的波涛,习习扑面的清风,书家诗人们的雅兴大发。席间,省书协副主席、文昌电影院干部陈其吉、白沙县人大副主任董元培、澄迈县文联主席李树木、乐东县书协主席陈定云先生先后赋诗入宣,博得阵阵掌声。当李先生写道“先贤血汗终成涛,历尽艰辛出奇观”,这时只听得旁观者啧啧唏嘘不已。诗人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四十八年前的情景。1958年秋,被列入国家二五计划的大型建设项目松涛水库正式破土动工。11个县1600多名干部,67000民工和无数家庭,经受了特殊年代饥饿和困顿的煎熬以及艰苦卓越的劳作,用青春血汗甚至生命创造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业绩,抢战10个月,靠肩挑车推搬掉13座大山,建起80.1米高700多米长的庞然大坝,截江断流,谱写了土坝工程的罕见记录,从而结束了琼西北部人民长期遭受上游旱魔下游洪灾的历史。
省书协副主席刘胜角教授为松涛水库管理领导唐卓高书记等,挥毫泼墨,一连分别写下:“醉我松涛”、“情系松涛”、“爱我松涛”的横式条幅,体现了松涛人的思想境界,从他们介绍的创业发展史来看是何等名副其实。水库1969年发生效益,面积130平方公里,库容33.45亿立平方米,水域主要航线66.5公里,灌溉三市两县的123万亩良田,每年给海口、洋浦、那大和老城开发区供水4.7亿立方,输电量1亿多千瓦小时,还给西北部的45宗中小型水库补水。如今,已成为集灌溉、防洪、供水、发电、通航、养殖、造林、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综合水利工程。是海南经济特区建设开发的先锋和经济发展的后盾,不愧为“海南明珠”。
此前一天,在笔者为省委周文彰先生、儋州市委赵中社先生分别援笔赠墨“博学英才”、“高瞻远瞩”时,黄文先生连连向围观者义务推介,说这壹壶壶也为他题过“文笔生辉”的横披,极尽激动之辞,这位作家向以擅长报告文学写作著称,此刻,却一反常态,静观默察,托人将现场挥洒的诗文一一抄录,说是不日将登载于他执行主编的《东方大地》期刊上,请大家拭目以待。确实,松涛人为了宝岛的建设事业驻守一方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何等高尚,理所当然地得到人们的礼赞,并加以广为宣传的。
临别之时,书记的助手赠我一册《松涛水库南丰八景诗集》,我在车上一睹为快,久久地浸缅于诗意中。回到家来,老婆关切地询问咳嗽缓解了吗?我这时方醒悟过来,咳嗽症状已烟飞灰灭。我怎地吃鱼反而好了。老婆说忌腥最忌海鲜,河鱼无碍,水库鱼尤无碍。我接着补充一句:“松涛鳙更无碍。”我真是孤陋寡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田汉先生有诗赞松涛“何止腩鱼无限美,渠开早救岛西荒”,我套用一句:“何止鳙鱼无限美,疾患早除浑不知”,国家个人,宏微之别,相形见绌。只是从感激的角度,我以一饭之恩论松涛而并不失偏颇,她所馈赠的何止是一顿子而是一辈子之膳,何止是一口而是几百万人之粮,何止是一代而是世世代代之食。民吃天大,作为受惠于松涛的“琼北明珠”澄迈之人,能不饮水思源?有容乃大,松涛是特区发展的第一把钥匙。想到松涛的过去和未来,我默默地向在移山造海中献身的英烈致缅,向松涛人乃至海南特区的建设者们致敬,向东道主唐卓高、吴伯雄、雨浓先生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