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689|回复: 22

三要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要镇  

秦人出陕入豫有两条道儿,南是312国道,从省城西安经蓝田越秦岭过商州丹凤商南进入河南西峡;北是310国道,出西安走临潼沿渭河平原过渭南华阴潼关到河南灵宝。偏偏在312国道的半路上,又岔出一条省道洪箭公路夹在中间。始于商州的洪门河,一路曲折迤逦盘进洛南,爬过了七条岭,拐过了三十三道弯,缠缠绵绵东行二百一十里,翻过铁锁关进入河南卢氏。三要镇就是这条道儿上最后一站。要说这条路好似一柄玉如意,三要镇就是如意头儿上镶嵌的一颗明珠儿。
镇子不大,却是交通要冲,东扼卢氏,北接灵宝,南通丹凤,是豫进陕的咽喉,旧时驻兵设三要巡检司,今仍有北司、南司的村名。街南一山,曰九泉山,因山顶曾筑有石寨,亦称寨子梁。三要人就以这山为中心,住了几十里大一个扁圆。山不很高,然坡势陡峭,危崖险峻,地处要塞,踞山顶可傲视四方,防灵宝,压丹凤,拒卢氏,截县城,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兵家必争之地。昔日徐海东程子华率部长征经铁锁关入陕,敌一营兵力盘踞拦截,双方激战数日,终为徐部所得,方顺利通过;许权中转战陕南时,旅部设在三要街一幢叫高台阶的老房子,山下就是许旅的练兵场,此两段史实山脚竖碑记载,均有史藉可考。山下沙河,宽百五十米,少石多沙,故名。溯流上行里余,西南分岔,南源蟒岭之巅,西源于古城镇马莲滩。合至罗村,汇聚了东南来的瓮沟河,水势渐涨,沿沟壑间七转八转,从一名河口之地跃进洛河,行程千里,经河南洛阳止荥阳归于黄河。平日,沙虚水渗,凝缩成溪,柔静若处子,沿途农人常引渠灌溉,惠及两岸;若逢六七月间,阴雨连绵,山洪暴发,则水势凶猛,恶浪咆哮,混沙挟石,毁路溃堤,吞噬田亩,酿成灾害。二十多年前,沿河而居的三要人封山育林,绿化蟒岭流域,固沙保土,至今黄沙日衰,沙落石出,河道下沉。又在两岸插柳栽杨,修路筑堤,危害遂减。山下河湾,烟筒高耸,厂房两院,乃镇办纸厂水泥厂是也,产品远销冀豫鄂诸省。拐过河湾,便见小楼林立,房舍井然,烟气缭绕,正是三要街。顺公路西行三五分钟,即临街道。
三要街早称黄村街,杂七杂八地住着百十几人家,张王李赵,雷万齐杨甚众,但黄姓并不多见,因古时曾在此置洛南分县,首任县老爷姓黄,故有此称。街不大,狭长窄小,原不足百米,后开发扩建,东西各伸延二三百米,长始盈里,又在街腰南北横开两条短街,总呈兀字状。因逞地利之便,古县志载为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之所,贸易繁荣。从南新街进,一溜两排商铺,理发美容者有之,百货电器者有之,修理日杂者有之。最是十字口相邻两家个体酒店,虽居山乡僻壤,档次不亚于城里,装潢考究,饭美菜香。明为睦邻,暗中较劲,你上川菜,我添海鲜;你请山东炉头,我聘四川师傅,倒让三要人平白得了实惠,饱了口福。十字口北原是区公所,撤区并乡后成了镇政府办公地点。周围依次列布了法庭、邮局、学校、医院、银行、电管所诸单位。往东为新街,俱为私人修建门面小楼。中街宽十余米,店铺相排,但多为供销社地盘。七十年代,商品短缺,经济萧索,独供销社生意兴隆,曾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摄成影片,广为宣传。西丁字街口,系原政府大院,院内两层蓝砖蓝瓦办公楼是三要有史以来第一幢小楼,亦曾辉煌一时。改革开放前,街坊低矮,人家稀疏。十年前镇上最漂亮的楼宇当数机关单位,十年后最靓丽者却为私人小楼。世事变迁,可见一斑。
农历三六九适逢集日,方圆百里有名。东至河南卢氏的官坡兰草,西至洛南的景村古城,南至丹凤的炉道峦庄,北至灵宝的朱阳犁牛河,不分男女老幼,梳妆打扮,穿戴一新,或步行、或骑车、或乘班车,成群结伴,翻山越岭前来赶集。曾有笑话说邻乡一户人家,平日从不梳洗,一日邻家相约共赴三要赶集,翌日天不明即起,细细地洗梳,款款地装扮,收拾停当,静候至饭时不见来叫,等得颇烦,径往邻家,邻家告知有事爽约,乃气愤而骂:“日娘的,日弄我把脸都洗喽,你不去了。”归家即褪去新衣,仍着旧衫。言归正传,是日,三要镇东南西北辐射的大路小道,行人蚂蚁似的,三个一抓儿,五个一群儿,花花绿绿,红黄紫蓝,有快步疾走的,有消停徐行的,人人嘴角挂着笑,个个脸上泛着光,边走边谝,似乎嘴上有说不完的话语,心里有笑不完的惬意。若是牵了小孩,才是顽皮,撒了娘的手,蹦前跑后,格格嬉闹,作娘当爹的心疼怕心肝宝贝跑丢了,隔不了一会儿,准故意板了脸吓唬:“再胡跑,到集上把你卖给人贩子。”
到了集上,街里早已人声鼎沸,摩肩擦踵,一人挥一把汗水,能飘了天上的雨,一人扬一下衣袖,能布了天上的云。第一次到三要街赶集的人,到饭馆吃了碗扯面出来,睁眼一瞧:哟,怎么呼啦一下子从地底冒出这么多人呀!
有事的办事,没事的闲逛。带鸡蛋的找二道贩子;粜黄豆的进粮油行;扯衣服的钻服装店;称盐灌醋的拎瓶提兜去副食门市部;背药材的寻药材收购站——蟒岭山里多的是丹参、远志、柴胡、桔梗、天冬等百十味上好药材,抽空采下,换得一块有一块……还有那约了对象的姑娘小伙儿,一进街就拉了手专往僻静处走,说不完的绵绵情话,道不尽的切切思念,看不见熙熙攘攘的人流,听不到哄哄嚷嚷的喧嚣,只剩下心贴着心,意恋着意两个人的世界。正亲热得忘情,不防被邻家嫂子碰见,偷偷地手往肩头拍,嘴往耳边凑,“嗨”地一声咋唬,惊得二人头顶上走了三魂,脚底下跑了七魄,定神看清白了,同时去搔嫂子的胳肢窝,慌了嫂子,咯咯咯笑着把身子骨轻轻一扭,溜进人窝,不见了。没对上象的小伙儿极不安分,一双圆眼滴溜溜乱转,目光尽向漂亮的年轻姑娘身上靠,瞅上中意的,千方百计打听是谁家的闺女,祖宗三代都弄清了,提烟拎酒托媒和说,没准隔几集又成了一对儿。老年人嫌在家闷儿,到集上找几个年龄差不多的,打半斤洛南酒厂出的金泉散酒,围卖豆腐干的圪蹴定,叼支不带把的金丝猴烟,杯里斟了这仙物儿,香香地抿两盅,鼻里口里喷出丝丝缕缕青蓝的烟雾,缭缭绕绕,呷一口豆腐干美滋滋地咂吧着,聊日月,侃大山,顺便就打发了一个日头,那是神仙的光景呀!那既不办事,又不谈天的,专为到集上转转,看看集上的人物风景、种养信息,听听集上的喧喧嚷嚷、闹闹腾腾,回家心也不燎焦了,饭也香了,梦也踏实了,劲儿也足了……一条街上,混杂着两省四县七八种方言,洛南人腔硬,炉道人语软,河南人调蛮,互相学不来,却都能听得懂。饿了,上南新街去,两行小吃摊,一字溜平行摆开。凉粉面皮水煎包,烧饼饸饹羊肉泡,任挑任捡。三要小吃与别处有区别:凉粉不是粉面擢的,是橡树核和荞麦做的;水煎包是豆腐韭菜和粉条包的,风味别致;烧饼不是烤的,是烙的,外脆里稣;羊肉泡不比城里是在炒勺里烩的,三要的羊肉泡才真叫泡的——野地里撑起一口大铁锅,羊肉汤连骨头带肉咕嘟嘟上下翻滚,热气直冒,老远就嗅到膻香四溢,然后把锅盖一般大小薄厚的死面锅盔切开掰碎,大老碗盛了,三根指头捏了肉片、血条、杂碎,浇进羊肉汤,再滗进锅里,再浇,再滗,热透了,放进葱花蒜苗等佐料和羊油泼的辣子,再浇上肉汤,红彤彤的羊油辣子漂了一指厚——你能不食欲大开。除此,三要的羊肉泡还有讲究,不过农历六月六不开锅,嫌肉里一股青草味,不香,没吃受,卖羊肉泡的说:“羊没活够寿限,杀了遭孽报哩。”,就这,杀羊的屠夫临终,还要叫家人端了血盆,上面横了擀抻和杀羊刀到卧床前对着忏悔,不然死后闭不上眼睛……集散了,别忘到南街给家里捎些蔬菜、豆腐,三要的豆腐远近有名,尤其九泉村的豆腐,是豆腐中的上品,白、嫩、细、滑、味长,一村子大人小孩都能做,除了手艺高,还有水土的窍,学不来的。逢年节,洛南城里多少有点头脸称得上人物的常开上小车来买,当地的俗语“豆腐搅得肉价钱”由此而得。鸡蛋也要买些,三要的鸡不比城边尽养的笼养鸡,喂饲料。三要的鸡是土鸡,房前屋后刨食,田地里虫子也吃,野草上的籽也吃,玻璃渣沙砾也吃,下的蛋味正,不含任何添加剂,纯粹的绿色食品。运气好夏天来,近几年北司村的西瓜也走了红,个头不大,沙、甜那是没媲的,闹得这两年县城的瓜贩子眼热,是不是三要的西瓜都用个硬纸牌牌标上“三要西瓜”字样,图的出手利,能卖上价。
三要镇农历四月八、十月十五逢古会。且不说那人山人海,只看各个路口停放的一眼望不到边的自行车、摩托车、蹦蹦车和大车小车,你就能想到有多少人。传说蟒岭沟有个驼背来赶会,街里一圈挤出来,厮跟的人一回头:“咦,怪了,你的背咋成了直的?”驼背一愣神:怎么连点感觉也没有。足足兴了半辈子。古会的三五天,不但摆摊设点的比平常多几倍,还有唱大戏的演杂耍的,秦腔、豫剧,花鼓、蒲剧,歌舞、杂技皆有,大剧团、小戏班,一台接着一台,不眼花缭乱才怪呢!
洛南人说“三要的酒,古城的赌,漂亮女子灵口走”,其实,三要的小伙儿以能娶到卢氏兰草河一带的女子为荣耀。兰草女子水色好,吃了兰草河的水,沁了兰草花的香,肤嫩面白,水灵能干,眼睛都会说话,从你身边飘过,一股幽兰的淡淡清香够你寻思几天。兰草河的女子同样喜欢嫁三要的小伙儿,心地好,人耿直。论地方,宽展,山也没兰草的山那么高,那么野岔,不叫山,叫梁,矮矮的,圆圆的,好似摆了一篦子白蒸馍。坡上栲树多,盛产木耳、香菇、天麻,手头活泛,又极好客,能喝酒。不信去试试,感情浅深,酒场见真,品性如何,酒场琢磨。三要人喝酒敢玩儿命,酒风忒直,一进酒场,先敬三大杯,不喝,看不起咋的,立马翻脸不理你;喝了,好,爽快,够朋友,讲义气,伸指头划拳猜宝。三要人划拳不象河南人叫哥俩好,五个指头随便出,凑够数就行了;三要人叫高升,讲究拇指大旗不倒,倒了,要罚酒的。拳到了,不搅不赖,不欠不代,端起酒杯,看都不看,杯口轻挨唇边,吱——一声脆响,倒转酒杯,点酒不滴。谁喝不净,要被看扁的,客人熟稔,罚你三杯,不喝,捏鼻子硬灌;客人生疏,嘴里不好言喘,却拿眼角斜你——不值一交啊!一场利洒酒喝下来,以后有啥事,敢为你两肋插刀。厚厚的一本人生处世哲学,被三要人在这小小的酒桌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客人说喝不了了,行,这玩意儿不箍人,回头喊兰草媳妇:烧菜,饦馍,擀长寿面啊,油泼辣子放重点儿!要是逢红白喜事,那可不行,得讲究放几个醉汉才算事过的好。醉了,随便哪家的热火炕,被单浆洗得象落了层雪,任你横躺竖卧。酒足饭饱,走在回家的路上,身有点热,眼有点花,头有点晕,看山山转,看水水转,看路路转,看心头,嗬嗬,原来是乐的。

原发《西部文化》

[ 本帖最后由 红尘匆匆过客 于 2006-11-13 17:12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13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一个风土人情浓厚的散记.
三要镇要在交通要塞,却是交通要冲,东扼卢氏,北接灵宝,南通丹凤,是豫进陕的咽喉,旧时驻兵设三要巡检司,今仍有北司、南司的村名。
三要街的变化很大,十年前镇上最漂亮的楼宇当数机关单位,十年后最靓丽者却为私人小楼。世事变迁,可见一斑。
三要的集市人声鼎沸,摩肩擦踵,一人挥一把汗水,能飘了天上的雨,一人扬一下衣袖,能布了天上的云。好戏连台,留恋忘返.
三要的小伙心地好,人耿直。

   厚厚的一本人生处世哲学,被三要人在这小小的酒桌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原来是乐的。

红了,大家欣赏!

[ 本帖最后由 恒心永在 于 2006-11-13 17: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恒心永在 于 2006-11-13 17:24 发表
问好!一个风土人情浓厚的散记.
三要镇要在交通要塞,却是交通要冲,东扼卢氏,北接灵宝,南通丹凤,是豫进陕的咽喉,旧时驻兵设三要巡检司,今仍有北司、南司的村名。
三要街十年前镇上最漂亮的楼宇当数机关单 ...



谢恒心读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幅美妙的风土人情画卷.
挥洒自如,很老到的文字,彰显文化底蕴.
个人推荐精华!
问好!

[ 本帖最后由 金樽邀月 于 2006-11-13 18: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腻的描写让我们领略了三要镇的风土人情,真想去品尝三要镇的豆腐,看看卢氏兰草河漂亮的的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樽邀月 于 2006-11-13 18:13 发表
一幅美妙的风土人情画卷.
挥洒自如,很老到的文字,彰显文化底蕴.
个人推荐精华!
问好!

从地理方位写到风俗民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可以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操作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提,后读。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文字。精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樽邀月 于 2006-11-13 18:13 发表
一幅美妙的风土人情画卷.
挥洒自如,很老到的文字,彰显文化底蕴.
个人推荐精华!
问好!



谢谢邀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中梧桐树 于 2006-11-13 19:20 发表
细腻的描写让我们领略了三要镇的风土人情,真想去品尝三要镇的豆腐,看看卢氏兰草河漂亮的的女子!



谢谢梧桐。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6-11-13 20:33 发表
我已操作精华!



谢谢妙妙啦。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骏马 于 2006-11-13 20:34 发表
先提,后读。学习中~



谢谢骏马。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77 于 2006-11-13 21:32 发表
欣赏.............



谢谢阿77。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18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