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22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文如其人
为文者,除御用文人、文痞、反道德者及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文人,大凡都值得尊重。因为道德文章,为世立言,留芳千古,乃属崇高的事业。所以,作文章的人,品德、学识,人品与文品应高度统一。千万不能说一套做一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里不一,终久会在历史的某一页上,留下丑陋的一笔,怎么抹,都抹不掉的。古今中外,那些为文的大师们,似乎都属人品与文品同一得最好的。就说已逝文学巨匠巴金吧,在他晚年的回忆录里,诚实的评说了许多他一生中的不当言行。特别对自己在文革期间所说的唯心的话,所作的唯心的事,做了深刻的自省和自责,言之于心,感人肺腑,大师风范,光比日月。还有法国一位大哲人、文学大家卢梭,一部《忏悔录》,也在世界文坛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记得文学大师钱中书,晚年居家,仍习惯提蓝上街排队买菜。老百姓和菜贩敬重他是老者,尊重他是大名人,非要让他提前先购,但钱老却硬是固执不从。他热爱平凡,热爱人民,身体力行,人们也就更加景仰他。中国的老一辈文化人中,人品与文品双馨如巴老、钱老者,数不胜数。过往之事,还历历在目,为啥我们不去好好地发扬光大他们的优秀品质呢?真正的文人,是不会因时下的世风颓丧而同流合污的,定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
(八)剑胆琴心 待人如己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南瓜白菜,各有所爱”。
这就是说,社会网络中人,由于性别、年龄、职业、民族习俗、地理区域、社会经历、知识学养、心理素质、价值取向等等存在着差异,因而,常常会表现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在论坛上一般说来,皆因思想认识相悖而起,更因虚荣狂妄加深。说到底,这是一个人的心性涵养问题,也就是一个人思想认识的高度问题。人的一切言行,都是由思想意识所支配的。假如我们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觉悟、情操及心性方面的修为,我们就能在物欲、荣利、争夺面前,尽量做到淡定、慎独、宽容与忍让。也能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从而产生有利于弱化矛盾的看法。老子说,“上善若水”,又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是故,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至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既然思想认识支配着一个人的言行,而思想认识又是可以通过修养提高的,同时也是可以调适改变的,那么,面对会员之间的矛盾,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站高点,看远点,想宽点呢?古语说,“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佛家又云,“本无外贼唯防我,各有成因勿羡人”。朋友们,学会管理和调适自己的思想吧,牢记这些,心中块垒,将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消失,慢慢就会做到“剑胆琴心,待人如己”了。
(九)深入诗歌内核及诗人心灵的秘密武器
愚以为,有时候,真正地读懂某首诗歌,在于在某种或某些情感上,有着和诗人近似的经历。我深信这一点。没有相似经历,便难以体会,不可共鸣。单从技术而言的文学作品,可以认为毫无意义。一切形式,只有包藏了某重情感或者思考,才有意义,才至高,才至纯。艺术家只有在专注于艺术,专注于对生活的(包括个人的)深刻体验,并由此升华出哲思、诗意,且用个性的、合符民族语言规范的、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各种艺术样式的表现程式)、美的等等,作为创作的圭镍来呈现时__他,及其作品,才可能是最美的,最动人的。然而,这也是难以实现的。大多数人无法做到这些。因而是凡俗的。
(十)不要瞎子摸象,信口开河
泛泛的批评或表扬,或尽事批评(反感恶评),纯属装模作样,籁竽充数。那是无知的表现。批评的目的,是促成被批评对象对缺点的觉醒,真实地(不是夸大)感受到自身及其作品中的创造性价值,获得良知,让心灵喜悦。人都渴望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被认可。为什么我们非要固执地、只去坚持一味的、形而上学的否定呢?当然,我还是主张见仁见智,任由评说,只要不搞恶评。而最重要的是要沉到诗里去,客观地寻找出诗中隐藏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判断出诗歌文本在呈现这种意义的时候,是否象一只合适的碗装着合适的内容;或者还是名不符实,或者空无一物__愚以为这才是诗歌鉴评首先的要义。诗歌本身是很个性的东西。阅读时最重要的第一步,应是努力去感应与作者写作该诗时类似或相同的经验以及感情基础。搞清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初衷。这才是弄懂诗歌的关键所在!打个比方,诗歌的形式是一只碗,诗歌表达的主题、目的、意境、作者表现时所要发泄的内在动机等,则是碗里所装的内容。诗歌鉴赏的前提是,必须弄清碗、里面装的东西、以及是什么。否则,你随性轻率地评头品足,定是信口开河,捕风捉影,瞎子摸象。鉴评者强加任何臆想的判断给作者,都是可笑的,非科学的(理性的)。
(十一)诗歌不是把玩的古懂,更不是贵妇手中的宠物
评者或诗者介入诗歌,首先应想到我们关注诗歌,写诗歌,究竟是为什么?诗歌,不是用来把玩的古懂!更不是贵妇手中的宠物。诗歌必须对生活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自古就有“文以载道”之说。任何诗歌如果失去了现实的功用__使用价值,那它也不会有价值。这种功用,就是对历史、现实及未来的责任,就是对人的灵魂的拯救,就是陶冶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诗评者鉴评诗歌,首先就应考虑被鉴赏对象,是否充分地呈现出了这种诗歌的使用价值。这是衡量诗歌价值的核心。其次才是语言的、技术的问题。当然二者不能割裂,二者各有重要地位。但泽润倾向于后者对前者的依附和工具性效用。你硬要从各个方面提出反对意见,那也悉听尊便。但前提是要客观,公正,有理论依据,有逻辑性,不能虚妄,不能形而上学,不能搞恶评,不能弄得作者无所适从,不能只图自己说得出口,让作者感到一无是处,从而丧失写作信心。一切都要建立在善良,真诚,良知,善解人意的基础上。让人在诗歌的写作和鉴赏中获得喜悦,获得价值认可,获得心性的改善,或得正确的识见,获得技术水平的提高,获得友情,获得团结。这样,天下诗友,就能从五湖四海中汇聚到一起,致使天下归心。而诗歌的地位和作用,也能因此得以空前的彰显。
(十二)天下归诗心
现在玩诗歌没啥意思,很多地方好象都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虚妄的、只顾自己追逐虚荣的家伙在那里展示自私病。诗者本应有颗宽容大度的诗心,应该真诚地、热情地去团结广大的诗友,改善当今诗坛各自为政、四分五裂、自我标榜、疏离大众的沦丧局面。诗友们,摒除追名逐利、狂妄偏执的小我,让天下归于诗心。这才是一个有大襟抱的真正诗者。很多在论坛玩诗的都让人失望,小里小气,小打小摸,随波逐流,无端恶评,兴风作浪搅浑水,让诗歌走向庸俗,最后让论坛变成祭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弄诗歌的人,把诗歌送上绞索的。当然,目前的大气候,对诗歌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很多事情,让人力不从心,事与愿违。但我们每一个诗友,自身必须立足于做一个有诗心、有责任感、心怀“正值的忧伤”的真正诗者。团结为重,大局为重,从自身做起,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象惜年周公礼贤下士一样,去对待身边每一个志同道合的诗友。为天下尽归诗心执着地去追求,定能改善目前的许多不利局面,让诗歌在当下的境况中逐渐趋于正常。同仁们,始终为诗神去作顽强地坚守吧,多想好方法去唤起广大诗友的激情,真诚地关爱和激励他们__这才是最朴实、最有效的治坛之道。
(十三)批评不要太过气盛,夸大其词,要坚持“百花其放,百家争鸣”
论坛上评帖交流总要平心静气,真心诚意,大家可以随便砍。见仁见智,只要本着“批评、团结、和谐、友善”的原则,不恶评;不出言不逊,有意伤害;不要对作品青蜓点水,信口开河,主观臆断__不管怎样批,有品性的人,都会乐意接受。诗观、风格及表现手法,不管有多大差异,都是自然的,就本着求大同存小异。
由于风格和表现的差异,会出现别人的诗歌尽管写得较好,却不符合自己的偏好的情况。比如,总觉得别人的作品似曾相识,见惯不惊,自己也可轻巧为之。从来没有自知之明,或主动地把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与之比较,自觉地去找出别人可圈可点的地方,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而是一味地去淡化、弱化、甚至忽略别人的优秀之处,进而把别人的心血之作打入冷宫。从而导至仅凭意气而误判或错判。这是一些诗评者在论坛上最易犯的大错误。
因此,我劝那些跟帖评诗的人,此时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只图自己说得出口,就胡说八道一通,以逞一时之能。这样最易伤害人,也容易显示出自己的无知和品性卑劣,让人很看不起。从而导致自己的信誉在无形中,一落千丈。人与人之间、阅历、经验及价值观差异很大。对别人及其作品的判断切忌主观武断。人,何别这样自以为是,耀武扬威呢?这样不只是在论坛,在生活中也行不通,会吃亏的。不要太过气盛。既或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也宜说委婉一点,尽量说得点子上,千万不要无中生有,夸大其词,过余过份。三国时的杨休、马谡,就是个好例子,最后都没有好结局。
众诗友都是兄弟姊妹,论坛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凡来者,都有可取之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因为谁若乱评乱说,别人只会嘲笑你没有水评,没有修养,没有德行。虽然不会当面说什么,但心里会很厌恶,会对你敬而远之),也是尊重其他诗友,更是尊重整个论坛。每一个诗友所希望的,肯定是一个论坛的团结、和谐与繁荣。一些诗友说的好,就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吧。
祝一切好。
泽润
[ 本帖最后由 星海左岸 于 2006-11-23 16: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