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wj208

刀锋上的词语(组诗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长:报告!就你这几首诗俺想谈点读后感,,,对《人民》俺夸一下!这样的题材太难写了。很容易流入大而空。首长这个虽然写的也还是那些事,但是手法不简单!一、二、四节都非常棒!“入”的角度巧妙出的更精彩!象这种句子:"分开或站在一起/都是草本类植物/卑微有韧性/收割阳光和雨水/然后被别人收割";"旗帜的右上角/一个形而上的位置/并把它们的力量/上升到了天空";"人民看不到了/田野里的人民/人民就很容易忘记/刻在脚底上的祖籍"都非常朴实,但是读过后就回感动,就会记住并不住地回味。借竹丫头的话说:好文必是如此的!。。。。。。然而,第三节不好写实了;然而后面几个更是不好,那就是喊了!嘿嘿!借机砍砍首长,谁让你怂恿给俺套紧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猴头L 于 2006-11-28 22:14 发表
首长:报告!就你这几首诗俺想谈点读后感,,,对《人民》俺夸一下!这样的题材太难写了。很容易流入大而空。首长这个虽然写的也还是那些事,但是手法不简单!一、二、四节都非常棒!“入”的角度巧妙出的更精彩! ...


嗯,猴子火眼金睛.确实是人民写得比较满意,第三节少了点细节的描写和出彩的句子.后面用了白描的手法.看来大圣不满意,首长再动脑筋了.谢谢猴子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烧在偶头上.看来没忘了首长的知遇之恩啊.就要你这根棒,评诗就要到位,不要不痛不痒的.不要让首长失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8兄的力道,让我愧的要改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汗 于 2006-11-28 22:55 发表
208兄的力道,让我愧的要改名了!

呵呵,大汗言重了.这组是实验的,猴头的感觉是对的,其实这是我想要的感觉.我在尝试把叙述方式和诗歌的主旨结合起来.文革时那种失控的情绪和不太冷静的语言方式匹配起来.不知大汗的感觉如何啊?有没有意义呢?请朋友们多批.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j208 于 2006-11-28 19:50 发表


其实醉心于这种写法的人还是不少.让语言返朴归真,让诗歌回归生活是我最近探索的一个主要方向.只是真正的口语化诗歌写作需要很深的语言功力,我还是初入门,请紫荆妹子多指点.问好.


是有很多。现代诗歌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及演变,到今天,可谓说百花齐放了。口语诗歌在当今已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尝试,且小有成就。所谓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回到原古,回到笨拙,才该是真正的主流。期待兄的精彩。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倾向性太强的描写,很难把握.朋友的赏试虽老道,仍脱不了历史的痕迹,.所以说,三界之外,才好评说.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歌提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广俊 于 2006-11-28 16:05 发表
问好。比较喜欢这样的形式和内容。

谢谢兄弟喜欢.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月清辉 于 2006-11-28 16:09 发表
语言劲骨嶙峋,撷取的词语意象整洁准确而不失生动,整体气韵丰厚而流畅,是长期经验和思考的自然抒发,语势很能抓住人的眼球.
兄弟近期状态回勇啊.欣赏,继续.


谢谢晓兄进来仔细阅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忘历史,反思来途,立意高远,颇好。更欣赏《右派》,语言干净,也形象。不知是否看过胡平著的《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0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刀锋是锐利的,偶不敢轻举妄动,只有进来学习的份,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0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既是有深度的历史反思,也是有力度的人性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经济的产物
供大于求
wj208,那时物质贫乏~~不会供大于求~~也许你笔误啦~~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百事可为 于 2006-11-30 08:43 发表
计划经济的产物
供大于求
wj208,那时物质贫乏~~不会供大于求~~也许你笔误啦~~问好你~~


呵呵,妹子年轻可能不了解.那时什么都缺,只有右派帽子供大于求,因为每个单位都有指标,所以那时有真右派还有假右派之别.一场灾难啊.问好妹子.谢谢进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凉风 于 2006-11-29 11:34 发表
这类倾向性太强的描写,很难把握.朋友的赏试虽老道,仍脱不了历史的痕迹,.所以说,三界之外,才好评说.问好.


嗯 ,是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肯定脱不了历史的痕迹.只是有些东西政治性敏感,写得无法尖锐.问好.凉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0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