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放下我的:风呵风呵风呵风
我在这里没人气,这样做可能有些厚颜了啊
风呵风呵风呵风
-----《静土诗评》岁末号导言(草稿)
李剑啸
西北风一天天地逼近,冬天的寒冷日胜一日。只有透过窗玻璃的阳光,急匆匆地远道而来,现在,它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耀眼地,温暖地,就那么突然停顿下来,它是想歇歇脚了?!
站在年末的阳台上,看碌碌众生依旧在东西南北地奔忙,为着理想,亦为谋生,高高在上,我能感受到他们的隐痛,但却无力支撑内心的脆弱。好在这一年中,远隔千里,始终有一帮未曾谋面的兄弟姐妹在鼓舞,让我还能举一支锈钝的笔,作驰骋,作呐喊,作宁静的呼吸。因此,我深谢你们。
编完本年度最后一期《静土诗评》,心中不是轻松,而是沉重和累。虽是网络版本,但十四期共十五个专版,沉甸甸的,累积了编者和作者的诸多心血,也累积了浓浓的友情。这一年中,紧握刀锋,枕戈待旦,在兄弟们的共同努力下,《静土》渐渐成长为一个极具人气的论坛,连续处在排行榜的领先位置,论坛团队逐渐形成,诗歌倾向也日渐突出。尽管,我们离汉语诗坛的最新最高水平尚很遥远,但凭着满腔热情,《静土》论坛在没有纸质刊物的困境中,取得了如此不俗的成绩,她的网刊和诗评自始至终吸引着众多诗人们关注的目光,可喜可贺。这也是这次我下大决心,斗胆引来诸位诗友们的大作,为本年度最后一期《静土诗评》锦上添花的动力所在。我期待,我们的静土诗歌,能够象本期评论所呈现出的那样纯正、娴熟和高尚。并特别感谢诗人们在评论中所极力表现出的那种光明和澄澈,是他们,为我们的诗歌指示了一个清晰的方向。
无庸讳言,就整体而言,这仍是诗歌被极度边缘化的时代,这一年末,与小说、散文的渐渐复兴相比,诗歌的岗上依然是一片寂寞,各路诸侯在诗歌的峰巅下徘徊,且不时发出些令人耳热心跳的的宣言来,可以看得出,没有人,距峰顶离得更近。但同时,在大小论坛实实在在的跑了一年,我也能看到诗人们的努力,阳光之下,整个汉语诗坛依然在顽强地蓄积着力量。就目力所见的诗歌贴子和朋友们慷慨赠阅的诗刊、诗集来看,诗歌仍在默默地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读着他们的呕心之作,一次次燃烧起我潜藏在内心的热血,温暖的下午和更暖的光中,借此机会,向他们的劳作致意。
从单一的抒情到更深层次的多元化指向的转化,并且在诗歌本体上发生着语言、结构、主题、技巧等诸多方面的量变和质变,诗坛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却被世俗世界粗暴地漠视的变化。这一年里,新涌现出的诗人不少,面孔很陌生,诗风也很新鲜,显示着后继有人的繁荣。写作者更加注重诗歌的叙述倾向和反崇高主题,更加注重个性化或个人化写作,淡化技巧,弱化抒情,以力图更迅速和更低层次地反映现实接近生活,诗的切入角度也更加琐细,注重生活细节,注重情景再现,注重个人感觉,注重小情绪,注重口语化的宣泄和叙述化的表达,注重对当下事物不经沉淀的快速反应,甚至试图以一首短诗的叙述来驾驭一个长篇小说的结构、主题和使命。。。。。。这一切变化,悄悄发生在寂寞背景下的整个汉语诗坛,也同样发生在日日前进的《静土诗歌论坛》。
毫无疑问,这是诗歌的一个实验性命题,它正在进行着诗歌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的变革与拓展,正在使诗歌本身发生着极其重要的变化,也将通过逐步建立起自己崭新的语言方式和表达体系,确立起叙述诗歌的人物、情景、结构和事件,确立起新的诗歌观和诗艺观,以更准确、快速、真实、广阔地展现社会经济反应当下生活,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近和吸纳广大读者,这是诗歌可能的崛起所需要的一条重要途径(尽管不是唯一途径).。新的年度,我们的《静土诗歌评论》将继续见证这一重大变革。
因为我们仍然期望诗坛有涤除泥沙、磨砾珍珠的一天,;因为我们仍然等待诗歌有振臂一呼、震聋发聩的一天。冰川雪野,《静土诗歌论坛》将仔细珍藏火种和蚌珠。
太阳渐渐西斜,最终藏于楼群的后面。这个冬天,暖气的温度并没有随着汇率和物价的剧涨而调高,时临岁末,我静静坐在渐冷渐暗的傍晚,笼罩在心头的迷濛与喧嚣,却悄无声息地,有了消退的迹象。江湖争斗,流言痴缠,随季节的风渐行渐远。细节和过程,起源或结果,在浮现面前的十二位诗人的思想碰撞与浓浓友情面前,悠然变得芳香和清晰起来。英雄的时代,烽火的烟尘,只有窗外凛冽的西北风正带着飘落的黄叶,带着脏兮兮的碎纸片、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和说不清楚的大大小小的真相,带着心碎、心伤和痛,在白雪并不飘飞的季节里使劲地摇曳……
风啊风啊风啊风。。。。。。
2006-1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