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827|回复: 42

<熟悉的陌生人>请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6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熟悉的陌生人
                 ——给爷爷

有一个熟悉的词   暖暖的硬硬的   我咀嚼了几十年   
已经碎成汁液   流入我的血管  我都不曾喊一声
每年清明   我都会跪在一种氛围里   把这个词   
从纷纷的泪水里掏出   用心火烘烤   并在一张潮湿的白纸上   
描摹词的色彩   这个时候   墙角那根老旧的枣木扁担
就会有一些水  慢慢渗出来   一滴一滴   没入土灰里。。。


我无法想象   1959   这是个什么年份
饥饿象风一样刮过的时候   还有哪个词
能够红光满面?  只说奶奶的一声长泣
穿越了1984      还是同那匹老马一起   瞎了
半扇绿漆斑驳的门  挡不住   因为一个词的丢失
而漏进来的  最冷   最寒的   寒风——

一块豆腐二亩菜园    曾经被这个词打磨的清白喜人
被照耀的人和事物若干年来还善良生动的让人扼腕
这个陌生而熟悉的词  如今在我血管里流动着   鲜活着
只是偶尔会在我的睡梦中   和我大口吞进去的酒肉  情色
理论  争执   并最终将我吵醒——我便会象小时候一样
爬起来   对着一堵墙   先是手舞足蹈   继而哭闹   最后傻笑一通。。。

渐渐的   我带着这个词走到了2007
因为陌生   我不会对人言讲   因为熟悉
我常常用这个词修饰我的诗句   当然
我会教给幼小的儿子   这个词该怎样书写   才不会变形
当我成为这个词的时候   儿子的儿子   会站在旷野里
豁豁亮亮地   喊上一声——


2007年1月5日23:33

[ 本帖最后由 猴头L 于 2007-1-6 10:53 编辑 ]
发表于 2007-1-6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猴头新作,精彩,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不及细看了,占个位,上完课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朴无华,天然去雕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纯棉的诗歌质地.诗情厚重.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找不到形容词了.祝贺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清明   我都会跪在一种氛围里   把这个词   
从纷纷的泪水里掏出   用心火烘烤   并在一张潮湿的白纸上   
描摹词的色彩   这个时候   墙角那根老旧的枣木扁担
就会有一些水  慢慢渗出来   一滴一滴   没入土灰里。。。


诗中有细节,使曾经的苦难具体可触;个人的经验与大的时代背景有机融合......心灵的记忆, 表现得很不错。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感情的一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渐渐的   我带着这个词走到了2007
因为陌生   我不会对人言讲   因为熟悉
我常常用这个词修饰我的诗句   当然
我会教给幼小的儿子   这个词该怎样书写   才不会变形
当我成为这个词的时候   儿子的儿子   会站在旷野里
豁豁亮亮地   喊上一声——

清荷感觉:最后一段,在一些语言的运用上缺乏诗意的点睛之笔。
                 比如:“渐渐的”两个“因为”“当然”这些在说话和散文中常常出现的词语用在诗歌的结尾会大大地削弱诗意的空间的扩展。

这首诗歌的优点是真挚的情感,而清荷在两个论坛里几次读这首诗的第一感觉,都没有找到特别能够真正打动我的地方,我个人认为:诗歌过多地铺叙于回忆,绵绵的往事让作者沉浸其中,在这样的一种情绪里忽略了对诗意精神的提炼。

所以清荷的评语是:情感真挚的优点,但也成了缺点。
建议:猴头兄弟再把情感冷静一下,或许有助于让诗意更旷远的表达。

呵呵,清荷太直了,就诗论诗而已,得罪之处,望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广俊 于 2007-1-6 00:13 发表
猴头新作,精彩,亮了。

这两天事多,回复慢了,见谅!谢谢广俊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杨玲子 于 2007-1-6 09:09 发表
来不及细看了,占个位,上完课再来:)

。。。玲子快回来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夫桥渡 于 2007-1-6 09:13 发表
质朴无华,天然去雕饰.

呵呵,你说的,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境界啊?谢谢一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7-1-6 09:29 发表
纯棉的诗歌质地.诗情厚重.问好.

呵呵“纯棉的诗歌”!谢谢迷雾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j208 于 2007-1-6 09:51 发表
嗯,找不到形容词了.祝贺兄弟.

嗨!没有形容词还真不好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的妹妹 于 2007-1-6 21:52 发表
每年清明   我都会跪在一种氛围里   把这个词   
从纷纷的泪水里掏出   用心火烘烤   并在一张潮湿的白纸上   
描摹词的色彩   这个时候   墙角那根老旧的枣木扁担
就会有一些水  慢慢渗出来   一滴一滴   没入 ...

多谢妹妹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1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