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143|回复: 71

田园诗和意象诗艺巧妙的糅合——读竹丫头的新田园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意象诗起源与中国,由英美的庞德、艾略特等人将这种古老的中国诗艺抽离出她的本来并发扬光大的一种诗歌流派。意象诗的兴起颠覆了整个诗坛用语的习惯,和情绪表达的传统习俗。

     “意”就是物体内在的精神,“象”就是具体的物质外在的表露。比如“灯”它的“意”就是一种光明的力量,一种穿透力。而外在表露的就是它的客体本身,给人的审美情感一个直观的打击。所以我说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唇语,都有它本身所内蕴的含义。了解这些唇语是优秀诗人必备的技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经典的诗句用“菊花”和“南山”两个常见的意象道出了一派悠闲的田园诗风。该是原生态的意象诗歌了。

      意象诗歌的精髓就是艾略特所说的:寻找情感对应物了。她的特点是描写情感的用语越来越少,多用具体的物象来代替情感的直接宣泄。不用形容词或少用形容词。但我个人的经验以为:不用形容词语言会显得过于生硬。还是少用一些,语感会较柔和一些。


       *********      *********       **********  

      竹丫头这个名字,由两个意象组成。“竹”代表一种清高、一种境界,一种青翠的诗意人生。“丫头”是可爱的、俏皮的、也是随意、慵懒的。这样的一个名字组合,也恰巧说明了她的诗歌风格和诗歌行文中可能暗藏的缺点。她也是我在红颜刚刚命名的新田园诗派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她所选用的意象也大多来源于我们邻家生活,看似信手拈来,却浑然天成。她对语言有着极高的天赋!行文如水,意象转换间亲切、自然,口语似的家常话中却处处透出她的机敏和聪颖来。

      你看丫头写《失眠》完全用她的俏皮、天真去想象:

          和黑暗争夺被子时,
          我圈养的羊跑了。
          一只,二只,三只,
          寻了半宿。

      她又用这样的句式别开生面的写夜晚:
         
          鸡回窝
          牛入栏
          猫上房后
          有只怪物骑着老鼠
          偷偷溜出了门

      她写夏天的《热》也无处不透着她的聪慧和可爱:

          对着门外报怨了一声,
          夏天就气势凶凶的来了。
          一路纠集阳光、影子,洗劫每座城市。
          这场浩劫比想象中来得猛烈,
          以至于,我无法顾及开残的花,和
          苛延残喘的鱼。
          独自游向某个深处。
          在那里,我会抱着冰水镇定自己,
          一再的自我安慰:没什么的,真的没什么,
          外面不过失了场火。

      再看丫头所作的《决定》:

      今天以后,决定
      不再写诗。
      拖条大麻袋,漫山收集坠下的落日。
      挑选依然饱满的播成种子,
      种在窗外,开出大片葵花。
      我会给花提前打针,
      预防感冒,也预防
      梵高。
      还让它们天天微笑。

      她送给《哥哥》的又显出她的审美情趣和优雅的灵感来:

          能够将夜撬开一扇窗的,
          往往就是你的歌。
          我在窗前,数过星星,捉过流萤
          看见过彼此的眼睛。
          哥,
          我常暗想窗外是条天河,
          我们隔岸相走,
          数着各自的渔火。

          ......


     丫头在小情绪的表达上已经不逊于任何一个功成名就的诗人。她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返璞归真的语境中却给你出奇不意的美感和深思。意象的巧妙使用是她文字中的闪电。她几乎能使每一个平凡的句子都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来。我用一整个下午去阅读她的全部诗歌,常常被她化腐朽为神奇的语言功力所惊讶!但丫头的诗歌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她就像一个刚刚从峨嵋山上学得一招半式就开始行走江湖的小女侠,她的意象技法已经游刃有余,随意舞动一下也能赢得满堂喝彩!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却缺乏基本的常识,整篇诗歌会给人没头没尾的感觉。这大概也是丫头的性格使然!可意象诗歌又是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个深思熟虑的作者为什么喜欢写一些片断的诗歌,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如何让一篇平面的文字更立体丰盈,给人完整的美感享受,我想竹丫头不缺少这样的能力,只是缺少足够的耐心。


      再附一首丫头的代表作:

          ■想到森林

          想到森林
          就有说不出的亲切
          在那里
          属于我的棺木正在生长
          遵循一种速度
          和我变老的节奏保持一致
          我们互不相识
          却必将同终
          必将在结束和开始之间紧紧相守
          那时的岁月伸手不见五指
          我和棺木讲着故事打发日子
          听它描述一只鸟
          曾在枝头晾干它的羽毛
          就象我
          曾在阳光下翻晒湿透的诗
          我们看不见对方
          却能在雨季共同感受雨水穿过地表
          流进我们的身体
          再渗入更深的土地
          多年了
          干燥和潮湿我们都不在意

   

      
                      07.1.16日夜.石头城下


[ 本帖最后由 天涯孤鹰 于 2007-1-17 10:34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返璞归真的语境中却给你出奇不意的美感和深思。意象的巧妙使用是她文字中的闪电。

想到森林 我喜欢,大哥的点评真是很棒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茶!!
感谢鹰.
首先,你让我第一次真正的明白了"意"和"向"都是怎么回事.讲的很通俗而又通透.竹有被点通了某个穴道的感觉,我想这对我今后的创作大有益处.
其次,你对我名字的注解让我欣喜.一直以来我不希望大家一看这个名字就联想到调皮的小丫头,这个名字浓缩了我个人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这些被你慧眼看穿了.并且我出生在一个带"竹'字的小镇,在那里渡过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再次,竹对鹰说过,竹总是一不留神就在文字中跳出一些天真来,这些天真是我一直以为现实中不可能有的.但被鹰捕捉并做为"陈堂供证"了.竹想赖也赖不掉.呵呵,其实有时也享受文字中突然而来的调皮,很轻松.

"但丫头的诗歌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她就像一个刚刚从峨嵋山上学得一招半式就开始行走江湖的小女侠,她的意象技法已经游刃有余,随意舞动一下也能赢得满堂喝彩!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却缺乏基本的常识,整篇诗歌会给人没头没尾的感觉"----------------这段我反复看了几遍.只差跳起来要和鹰喝酒了.并问"你是何方高人,如何看穿了我的身世".竹坦白,竹写诗其实就象偷学武功,从没正经八百的拜师求学,也没有得到过什么剑谱心法秘芨什么的.看了人家一招半式,就背把剑到处晃悠,虚晃几招人家以为我是剑客呢.(其实那剑基本用来切白菜的)

呵呵,有从里到外被鹰眼识穿的感觉呀.这帖子我认真\严肃\小心\仔细的收了.得益多多.
拜谢!
不,
是叩谢鹰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竹丫头之杰作。这么聪明的人,真是世上难寻!只能遥想了。隔空一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森林

          想到森林
          就有说不出的亲切
          在那里
          属于我的棺木正在生长
          遵循一种速度
          和我变老的节奏保持一致
          我们互不相识
          却必将同终
          必将在结束和开始之间紧紧相守
          那时的岁月伸手不见五指
          我和棺木讲着故事打发日子
          听它描述一只鸟
          曾在枝头晾干它的羽毛
          就象我
          曾在阳光下翻晒湿透的诗
          我们看不见对方
          却能在雨季共同感受雨水穿过地表
          流进我们的身体
          再渗入更深的土地
          多年了
          干燥和潮湿我们都不在意

这首诗我也收藏了的.确实是不错.问好二位.诗评都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鹰的评真是很到位哟.竹的诗也不错.学习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丫头的诗,让人欣喜;读孤鹰的评、让人服气。呵呵,近来深感红颜评论氛围渐浓,很受鼓舞啊!问好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孤鹰和竹子,真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杨玲子 于 2007-1-16 21:16 发表
她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返璞归真的语境中却给你出奇不意的美感和深思。意象的巧妙使用是她文字中的闪电。

想到森林 我喜欢,大哥的点评真是很棒哦:))


谢谢玲子的鼓励呢~~~~~~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07-1-16 21:53 发表
茶!!
感谢鹰.
首先,你让我第一次真正的明白了"意"和"向"都是怎么回事.讲的很通俗而又通透.竹有被点通了某个穴道的感觉,我想这对我今后的创作大有益处.
其次,你对我名字的注解让我欣喜.一直 ...


其实我自己真正接触意象诗歌也才是那篇意象诗歌试验的时候   总觉得读一篇好的评论要比读一本大师的诗集更对自己有用。一个“情感对应物”也让我有忽然顿悟的感觉!选的这些并不是你最精彩的  本来想就你的意象进行一下总体的归类 ,但发现很难就先放弃了~~
问好丫头!  与丫头共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路问候208~    归来燕   李子   猴头~   王广俊   青梧 ~~~~~~   谢谢各位的阅读!
一一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诗歌理论令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1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