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七乌 于 2007-1-18 07:51 发表
我觉得中国诗人之所以不绝望,是因为中国文化在先秦之后,缺失了对绝对真理的成规模讨论。在行而上的路上脚印太少。
人的大多思考都是关于一项具体的事情或者情绪——关于如何做,而非为何做,急于描述结果和 ...
."绝望"对于诗和艺术而言是:它们始终是无法把握的.她们始终使你的行动陷于荒谬.
我相信反叛的必要性,象垃圾们所摆的姿态那样,象"垮掉"诸君所作的那样(下半身和垃圾们的灵感或许来自伯罗斯\克鲁亚克\金丝堡等).
但我不相信真理的绝对性.他们只是握有他们的"真理"(而且这"真理"很可疑,怎么看都是想拉帮结派,成名江湖),用"他们"的"真理"和观点来要求别人,显然是可笑的!
一个奢谈政治与自由言说的人,而容不得半点别人意见的人,我看和那些强权没什么两样.
但愿力比多捍卫的不是什么流派,而是他在他的诗中的自由言说.
在诗中自由命名,在我看来要比推翻一切来得容易而长久.
谢七乌的回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