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言;一个人的诗经 
 伊水的诗歌用力很深,所以读起来也比较艰辛,还好可以借助网络常常的百度一下一些陌生名词来努力保持自己的理解方向。读诗要有所在,也就是说必须根据诗人的境况做相应的推理。也好我们都是同时代人,能够深入的感受到一些身边事物发生的影响和情境的时下性可能,所以可以说读懂些,而不是一些经典意义的技法解构。
 
 不能好好地读懂一个人是我们这个浮躁时代的悲凉,可以说以前也没有好好的去读伊水的诗,很多网络诗人的诗深刻而内涵,需要浸入式的解读才能发现机巧和言外之意。
 
 这组诗我把它称为《一个人的诗经》,一个人的语言要经历借助,经理繁复,经历象征,经历审视,经历多视觉调整,经历自我的觉醒,经历发现,还要经历幻灭的折磨,在审美途径中才逐渐获得自我的圆满。
 
 感谢伊水好诗,感谢机会能够给我一次发现的行旅。
 
 
 
 
 
 一、孤独的借过
 
 阅读是对发生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和接受,诗歌阅读是通过信息方向看到情感语言的出口,相似性经历和语言的可参考性完成了诗性价值自我评判的标准。
 
 城市生活主题的诗歌因为自我声音被轻易埋没而尖利,由孤独感和压迫感产生的生命幻觉或他人故事的窥探愿望聚集成病态。
 
 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出口的假象,通过死亡逃离无边的孤独,杜拉斯这个被城市包围的女人守卫着想象力扩张和无限的同情,在人群的迷恋与惧怕中无法放置孤独。
 
 表达自我存在和对感兴趣话题的延伸在寻爱的路上遭遇沙漠,音乐和文字的迷药形成了活着的毒,让绝望深刻,让时间依赖
 
 
 
 【她在诺弗勒的大房子里喊我】
 ——致杜拉斯
 
 她在诺弗勒的大房子里喊我——
 一种被创造的孤独:
 要么死去。要么阅读
 
 我听到一个早晨喧嚣的碎片
 穿过万重影壁,那些爱着和被爱的世界
 将我遗弃的更深
 也必将更深的遗弃
 
 她留下隔世靡烂的花园
 散落的虚无,残破的记录
 一座患有希望病的废墟
 我在她的大房子里不再喊叫
 脸上蒙着几个小配角燃烧的玫瑰火光
 
 不过,你一定听到了——
 一个沙漠的皇后。一个喊爱的女儿
 她在诺弗勒的大房子里喊我
 写作。写作……
 
 
 
 诺弗勒的大房子--平静的深刻的摇滚音乐,获得生命遐想的空间
 
 
 
 --------------------------------------------------------------------------------
 
 
 二、爱的想象
 
 美妙的爱情想象是女儿家的春愁,一份爱要经历激情,经历生死,经历守望,而一份情却只能经历等待。
 
 影音画面的想象在爱的主题中完成连续的变幻,动态人物,山水背景和语言设计在思维的沉浸中关联。
 
 在画面跳跃中感受创作的快乐,诗歌作品是一系列思维画面的展示,也是一个系统语言的应用。分享语言线索的喜悦是诗歌激情超越主题的过程美感。
 
 
 
 【思君良久】
 
 梦的金探戈探上浮桥
 舞到云翳翻浊清澈的水
 亲爱的,请抓紧我。没有你哪有我
 
 无法取消破碎、死亡或被颠覆的险滩
 食人鲨也会随时探出水面送上致命的亲吻
 痛定到刻骨铭心的思上
 亲爱的,你比我更恒久
 
 更恒久的还有相守
 如影随身,漫长的瞬间——
 我知道瞬间的恒久,恒久也是瞬间
 为此,在灰烬也熄灭的水域
 我们险象丛生,地老天荒
 
 千山雪泥鸿爪处,盖上我们的印章
 万渡雪化影灭时,是神的泪水长流
 
 
 
 --------------------------------------------------------------------------------
 
 
 三、象征的意趣
 
 用马作为意象的代称,以‘天马行空’的大思维跨度介入多维真实的语言难度。
 
 反叛是对垂死现状的祈愿,而无力改变的现实是诗歌作为的一声叹息。语言的自谬让诗性表达产生歧义,只能在内心放置星光和原生态的湖。
 
 诗歌语言的冲突和譬喻的偏颇是理解者内心的网,在出发和方法上固守着自我的经验,表达的愿望被肢解成不同空间里的异物。
 
 无法到达目的,诗性的存在和表达没有关联的线索,在高远和片面中存在着不完美的意象。
 
 【走进预言】
 
 这时小红马。突然垂下夕阳的头颅
 她反复喃喃:黎明,黎明……
 天接着黑了
 
 一个圈套。跳跃和重复的蹄子
 倏地连成曲线,套紧她的脖子
 
 她的黑暗丢进挣扎里。挣扎完了
 她披着夜气,水淋淋的光片
 从旷野返回木屋
 咀嚼内心安静的夜和草
 
 这时黑蜘蛛,穿过窗棂
 继续拉扯一张网
 走出,拐进……在网心的虚处
 绕着滑稽而险恶的三重空间
 
 此时如果有风。这些相安无事的关联
 是否立即陷入另一种维度?
 它的底色更深,头颅更深地低下去
 面对天空庞大的预谋
 搬运一架方向不明的梯子
 而殊途同归?
 
 
 
 
 --------------------------------------------------------------------------------
 
 
 四、左右的名字
 
 存在做为语言客体接受着诗人的审视,命名的愿望始终围绕着重构理性的冲动,草珊瑚--中间态语言的借助依据来自现成和过去的假设,重构语言是通过怎样的可能途径?诗人看到不堪的语言现实却难以应对。
 
 以自我的感受去命名存在是诗性的快乐,而语言的混乱是理性诗人的痛苦,辞与别,诗何谓。
 
 在异趣中行走的诗人对活词的愿望和活性的可能尝试无法割舍,象一个语言魔法师,在实验中挑战逻辑惯性。
 
 
 【命名】
 
 草珊蝴一直长到意乱情迷
 我的水性还是很浅,潜规则飘然钙化
 
 带锥子的阳光浮出水面
 眼睛也被扎的贫血
 熟悉和陌生的潮,生起太多盲点
 我无法呼出那些始作俑者
 
 沉进蒹葭,游离葳蕤的
 是紫的梦,蓝的幻,还是甜的花,酸的果
 
 等我闪烁其辞,呼之欲出
 那些被重命名的暗香已一咬即碎
 
 敢于屈服的人
 从空中抛下秘密的彩刺
 我叫不出这些落进实处、到处喊疼的名字
 
 
 
 --------------------------------------------------------------------------------
 
 
 五、自我的表述
 
 随着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入,不再满足于词性的愉悦,思维的异乡,和存在的描摹,对诗歌本质的理解和诗何为的困惑形成一个人的对话,词性本空,语意自然,在对客观真实不可承受之轻的怀疑无法订立自我的位置。
 
 审美愿望形成内在的压迫,关于爱和生命的预言被无法安定的情绪析离,被深实的观察绞杀,诗歌形成了情绪冲突的过程。
 
 美感与象形的收藏放进诗里阐释存在的愿望,作为一种语言介质等待声音的发起,而等待衰老成发黄的记忆,碾痛时间。
 
 
 【背景与内容】
 
 甜点,可乐和抓影子的游戏离她很远
 疲惫的云把她抱进沙发软软睡去
 
 失眠,失语,失落的长发睁着眼睛
 陈旧,发暗,隔世滑落的轻
 在游荡的空气,结实的缝隙
 长不出激素,也挤出不出金色
 
 越来越怀疑脖子上的祖母绿是一个圈套
 咬牙切齿的人用剪刀向它戳戳行刑
 它索性落了一地碎影,寻死觅活
 
 干脆全收起来全养进玻璃容器
 静的若雨花石兀自睡着
 动的像金鱼吹着泡泡向上寻找眼睛
 
 我看到整个背景恍惚
 落坐进一张老摇椅,从里到外
 机械而繁忙,嘎吱嘎吱的疼
 
 
 --------------------------------------------------------------------------------
 
 
 六、草根诗性
 
 对网络诗歌的作为和理解,对自我作品的认识和冀望,对诗歌本身的兴趣和思考
 
 这是一个诗性自觉的运动,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在宽容得以实现的网络空间理解美的展现方法,发现平凡处的闪光是诗自我的诉求。
 
 野性即诗性,旷原独立的自我,美感认识的多维化,对奇趣和个性标识的执着,这些构成了诗歌潮流和诗语言的复活。
 
 飞翔的自由愿望来自内在结构(思路)的支撑,而语汇的雅韵构成了诗歌华丽的表现,诗歌审美上必然要突出的思性和词性在一种交流的氛围里得到比较和提升。
 
 诗人和园艺家没有不同,用孩童的心境去发现生活的奇迹并守望着它的花期。
 
 【大野有香】
 
 野花,大朵大朵的
 从眼睛里走出自己
 从一个山坡爬向另一个山坡
 用火呼唤火
 
 风能够看清它的姿势和运动
 从闪电丛打开静止的心脏
 走进一卷金色的泥画
 仿佛眠蚕梦见桑田
 一直在沉睡;一直在眺望
 
 露珠的黑瞳随之扩升
 它金色的暗香
 仿佛剔尽尘色血肉后
 鸟的骨架
 它的翔游——它的思想
 被野花的羽毛收藏
 
 一大片一大片的
 挑动原野的触须,漫过山坡
 开满白天和黑夜
 
 也没有白天和黑夜
 我不是最后那个种植野花的孩子
 
 
 --------------------------------------------------------------------------------
 
 
 七、语言不可解构
 
 就象我们无法经历花开的痛苦和快乐,在语素被剥离的时候,它的生命已经窒息,“金盏菊”这个被盗用的名词分离成三个独立意象,在水性的寓言里淡成苦涩。金是目的论和工具主义,盏是践踏生命的存在空间,菊是一种人格的自我标明,而如此的诗性发现构成了诗人的痛的出口。
 
 一切都是象征,一切都是语言,当我们不期遇到信息重合点时爱的痛的,激动的快乐的便漫展成情绪,所谓感伤与同情的审美介质。
 
 发蓝的彼岸是一种诗性宗教,在深刻和忧郁中存在的物我世界构成 镜象的自我--的神似信息。
 
 
 【金盏菊】
 
 开在一盏菊里
 袅袅展开枯干的涩味
 刚好填满水和水的空隙
 
 低头举起轻啜的欲望
 惑人的光
 突然峭立宁静的水面
 
 飞鱼一样
 跳出来咬紧我的唇
 跳进发蓝的彼岸
 
 我看到危险的花翅
 像片片沙滩,点点朽贝
 金黄,灰白
 
 金黄到残羹冷炙
 灰白的倾倒垃圾
 一杯浮光艳影落在体内
 开得逼命
 
 
 --------------------------------------------------------------------------------
 
 
 八、幻灭中起义
 
 瞬间的无限和人性的寓言在一个构思里展开延续并消亡形成悲剧,这就是轮回的譬喻,思维到达悲剧审美的核心,在幻灭中起义,达到诗的贯通。
 
 诗人完成于内心的对话,创造与幻灭在黑夜无边的行走中相生相克,对我在的感悟在一些引导下产生微渺与无限的错乱。瞬间的故事完成于人性的寓言,一切归于无声,寂凉中书写下一些潮湿。
 
 
 【近佛】
 
 静到极处
 夜的黑睫毛长满了佛光
 仿佛一串泪的降临,晶亮,潮湿的
 滑过大悲咒——
 我不信佛,却看到贝诺法王
 突然揩去繁华构建的佛陀城——
 
 他最先用笔勾出那座城的框架
 佛说世界首先要被创作
 我说这欲望的化形!
 他又用彩色的矿石细沙慢慢填进
 这些因缘相生的虚和空
 被身体的裂缝
 填了进去,再填进去——
 
 他一直戴着口罩遮掩
 这些用呼吸就可吹毁的沙子皮囊
 我问,口罩和面具能有什么不同?
 这些需要屏息才能呵护的肌体!
 
 于是。他最先填好了圆圆的内城
 佛总讲圆满;我也讲圆满
 再添上城墙;墙外有墙
 无尽的栅栏,在绵延
 再嵌上门楼;飞檐翘翅的样子
 佛说这不过是极尽繁华的一种
 我又问,有翅膀的精灵怎么能
 被这些殿宇琼楼收容?
 更何况圆圆的内城,圆圆的旋转着
 翅膀在飞行中无限飞行
 
 于是。世人拼命
 筑墙,筑围城,筑起禁忌豢养
 欲念和飞行煽燃的焰火
 佛因此又在内城之外筑起方方的外城
 豢养我的爱和人,豢养我的隶属
 和翅膀一样永恒的叛逆
 
 多么繁荣!再看一眼吧
 再刻进骨髓,再雕入记忆间的火药库
 一座佛陀城的全部引线——
 
 终于被他一下就扫成一堆细沙……佛!
 我的泪没有骨灰
 佛只说:精美到绝伦就化无了
 我只写下一座城的繁华
 又写完了一缕细沙的消亡
 火焰在火焰中熄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