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2-1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感抽象主义诗歌
倘若以调侃的方式对当代新诗进行抽象描述,则当如下:今天写的诗叫新诗,昨天写的诗叫旧诗.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两点:其一,就整体而言,当代诗歌只管自己宣泄,与其说当代中国诗歌进入文本“互动”的时代,不如说是进入喧嚣而“自动”的时代;其二,当代诗歌盲目向前而不能沉淀,故难有经典.这两点都体现为"浮躁".
另一方面,在当代诗歌价值取向一味要求"深度"的同时而实际却可能写着最不具备深度的降质之作.前面《新古典主义简论》里讲过,诗歌要求深度其实很容易,将汉字改回繁体字则可,那样,很多人读诗歌得先识字,这也是深度。我们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现代诗歌极其容易在语言构建上堆砌晦涩以掩饰其内在的贫乏。与此相反的另一极端则是白若废话而显示其“平民化”。但诗歌平民化救不了诗歌本身,因为即使是最不具有文学素养者,例如乞丐,倘使我们以他的语言而为诗并且以诗之名而示之,相信连乞丐也会嘲笑这是没文化.因此,在倡导诗歌平民化的时候,"平民"正在对平民化了的当代诗歌嗤之以鼻:平民其实很向往有文化的东西.如果家庭妇女上街买菜而被告知名诗里有佳句曰"萝卜很好吃",我想,此女士一定会破口大骂这侮辱其人格.
但是,就当代诗歌而论,其繁复程度恐怕比最罗嗦的女人还罗嗦.如此看来,现代诗歌一边嘲笑过去的时候,一边可能正做着不如过去的举动.因为当我们宛如"言必称希腊"一样而"言必称唐宋"的时候,其实唐宋的很口语化的诗句也讲求凝练,抛弃凝练是否可作为当代诗歌向前迈进的前卫之处?当某种语言形式被称为"诗"且当作最高级的语言艺术的时候,它就有"语言的潜台词",即诗歌语言不是一般的语言表达方式,当有其异于一般口语乃至于书面语的特殊气质.而这特殊气质,通常指称为"凝练".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唐诗宋词比当代诗歌更具有"抽象"的气度,抽象是去繁复的.因此我们可以武断的判断,就抽象性而言,现代诗歌比唐诗宋词更为落后.因为就世界艺术的发展轨迹来看,抽象性是前卫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趋势.
人类文明至今,其文化也卷帙浩繁,其智慧也与日俱增.如果铺陈而叙述之,则非若<二十四史>所不能,然<二十四史>也不能覆盖历史的纷繁芜杂,而此类更为诗歌所不能,即便如<荷马史诗>也只可观历史之冰山一角.若诗歌非只是好为“小桥流水”与“梅兰竹菊”,那么,抽象将是有必要的。
中国哲学和文学表述最为巨大而复杂的事件和抽象的意识的时候,往往取譬,即所谓"设喻",尤其以先秦诸子散文为最,庄子哲学亦如此,非西洋之理性思辨,是为追求形象化也.如将这种形象化看作某种抽象之下的优势,亦即对艺术之优美并无损害且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则可见形象与抽象并非水火不容。而且,就情感与理性,感性与智性而论,也将没有冲突。故,陈子昂立于幽州台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此意识不可谓不抽象,此情感不可谓不复杂而强烈,而此语言又不可谓不简洁。又,情感臻于极致则无言,由此可左证铺陈所宣泄的情感并不是最为丰富而具有深度的.
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毕加索
以是观之,从绘画抽象艺术而至抽象诗歌语言艺术非但可以不排斥情感,相反可以理解为为表达复杂情感而抽象.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陈子昂《登幽州台》从自然现象与历史之繁复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并且以最为复杂而有深度的情感灌注之,乃抽象诗歌的典范之作。我们由此将得到以下结果:抽象主义非但不对情感有所排斥,反而能够更好地以极为简单的话语驾御最为丰富而有深度的情绪,同时,它也没有排斥和抛弃具象.
抽象主义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抽离的趋势”.其原因是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试图将客观具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之具有永久的价值.归纳20世纪欧美各种抽象主义艺术,以表现感情为重者,称为抒情的抽象或热抽象;以表现理念为重者,称为理性的抽象或冷抽象.
如果诗歌艺术抛弃其中的"冷",并且并不将理性与情感看作冲突,而是将两者恰如其分的结合,更好地表达情感,那么,理性与情感将密不可分.此时,理性和情感有可能是合一的,手法将同内蕴走到一起而融为一体.另外,假如对历史与现实乃至于整个宇宙空间不再有恐惧与压抑,不是像西方抽象绘画那样将抽象艺术看作躲避现实与空间的手段,而是看作关注历史与现实世界的手段,看作对历史与现实世界表达深度情感的有效途径,力图或能够去透视其内质与美感而不必借助象征,则可完成另一种"解放",那将是愉悦而轻松的,可以令人获得表达后的成就感,将使人站得更高更远.那么,面对世界将没有无助的孤独,而是透视后的孤独,这种孤独也许能够具有天地境界如庄子般的美感.
抽象思维作为人的思维之一种,将决定作品的内蕴的深度,如果我们不是将其视为对事物外在的改变而是对事物内在的诠释,那么,抽象主义将不再是游离于具象表层的手法,而是直指内在的精神气度.语言,尤其是始于象形的汉语,因为本身经过历史的沉淀,携带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心理,所以,即便是抽象也不会削弱其具象的美感魅力以及意境之优美.同时,由于语言的内在元素里就具有很多情感的成分,我们不必担心抽象之下情感的流失.况且,在理性的抽象之下,诗歌由表及里将会有多侧面多层面的意蕴,爱恨情愁与冷峻的思索亦可并驾齐驱.所以,诗歌的情感抽象主义是能够站住脚的,而且不至于如西方抽象画那样将情感抽象与理性抽象分离开来.如此,诗歌将可完成一次艺术更深层面的超越.
假如对毕加索的话语再加以阐释,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抽象艺术其实承载了更为震撼的情感思想.以此而推论,抽象主义诗歌由于语言有较绘画更具备表达情感的优势,它将冲破冗长的描述和表象的束缚以最简单的语言方式并携带丰富的情感因素进入理想的自由王国.
抽象主义诗歌简论(续)
看不懂抽象画不是毕加索的错
——题记
中国现代诗歌在一片喧嚣中无声着.好象有很多声音,其实没有声音,也没有人来倾听.所谓多元化者,聊以自慰而已,并非百家争鸣.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是现代的混沌状态.
当文学如诗歌者进入无休止宣泄的时候,可以断言,这不是文学技术层面的进步而是文学灵魂的沦陷.如果抽象主义诗歌崛起,这种崛起也会在很长时间段里令人难以接受.
在习惯了形象思维渲染下的欣赏趣味支配下,具象所示意的意象以及意境将牢固影响对诗歌的解读,抽象主义诗歌将可能遭受否定.因为,抽象下的具象有可能不代表任何含义,它只是一个"道具",如果欣赏者按照习惯的模式则不能越过具象的干扰,不能对作品主题作较为到位的把握,以致于无所适从.另一种可能,正如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那样的对巴黎外省风土人情的细腻描绘,就其本身而言,有着相对独立于小说主题之外的审美价值,抽象诗歌的某些具象也可能有这一独立的特征,即:它可以很美,能够令人愉悦,可以加以欣赏,但也可以与诗歌主题关联甚少.想对诗歌内在精神进行体验,阅读者如果不能做到加以分离,就欣赏来讲,那会是很有挫折感的.
抽象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当表达超我对世界的理解的,而这样的理解哪怕极为有文学艺术的典型意义,由于可能是创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和特殊心境,那也可能是不为他人所知的.因此,欣赏者极其难以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指向.幸运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者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艺术观去做任何理解,这本身也是艺术的极大魅力.
如果一种复杂的东西被最大限度地简化以后,这种简单简直可能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它实际上是最为复杂而且完整的,前面说过,其整体向来没有丢失过.如此一来,创作者主体与欣赏者客体之间将有极大心理反差,产生不适应感是再所难免的.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一问题?问题很简单:时间.埃菲尔当年造铁塔,连精英人物如莫泊桑和福楼拜等也在联名信上签字反对.安徒生写<豌豆公主>,全国一片指责,以为痴人说梦.近者如贝聿铭在卢浮宫造“玻璃金字塔”惹来骂声一片。因此,任何超越的艺术在一定时期内均会不被理解,我们可视为正常.
在处理题材方面,抽象主义诗歌能掌握很大优势.可以改变诗歌如果篇幅短且不用象征手法就不能控制大题材的局面.由于创作者是站在整体上并且只关注能体现整体的那些要素且将这些要素加以简约和提炼,这样就抽去了大量琐屑的具象,如此,则庞大的事件将可以转化为某种情绪下的产物,在表达情绪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对历史与现实纷繁芜杂的理解与把握.如此以来,诗歌非但没有削弱情感,反而可能使情感更加强烈,当情感的强烈程度足够的时候,它可以是高度的理性.所以然者何?因为抽掉大量琐屑之后,创作者的情绪将非常集中,宛如聚焦.正如鲁迅带着极其强烈的爱与憎去解剖几千年历史之本质而为“吃人”一样,其情感与理性均达到超越整体的高度。
我们知道,在爱因斯坦相对论支持下,通过实证法而且爱因斯坦已经做到人眼可以看见"时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思维能力的进步,文学艺术在体现智慧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即完成对历史和现实的宏观解构,并且可以若庄子哲学一样表达对自然宇宙的理解.而这,惟有抽象主义能够做到.如此,文学则可以在技术与精神层面上有所超越.在此理念支配下,通常的艺术手法将变得微不足道,语言形式也可以大大被简化掉.
就当下诗歌创作而论,因为创作者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审视并以之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通常关注其细节与局部并习惯以此来完成对整体的解读,这样以来就会出现以下问题:其一,选择的具象可能是不具有典型意义而琐屑的;其二,花费大量语言以求得形象化而在琐屑之上堆砌琐屑;其三,由于始终力图面面俱到以形象化的方式去覆盖而导致游离,则很难穿透事物之外壳而达内部实质.如此一来,距离整体则越来越远或者已经忘记整体.我们知道维纳斯之美在于整体,所以哪怕断臂也不影响审美,因为爱之切,我们还可以呼之曰"缺陷美".但倘若我们砍掉其头颅则当如何?还能有所谓"缺陷美"乎?同样,罗丹可以砍去巴尔扎克雕塑太过突出的手.因此,局部具备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某些局部才能有"典型性".抽象主义首先从整体出发,只关注那些"典型性"局部并再加以简约抽取.由此可以看出,形象与抽象的方向是相反的.
假如对现代诗歌创作与欣赏趣味进行抽象概括并加以形象勾勒,则符合以下特征:
猜谜语
谜面:猜一名人
条件:
1.香港歌星2.男歌星3.四大天王4.姓刘
谜底:?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判断,现代诗歌是"看"的艺术,其语言潜台词被大大削减.然而很遗憾,这种"看"的艺术偏偏无人问津,它已经退守到塞尚和莫奈以前的时代.
现代诗歌力图通过无休止宣泄和描述解决问题其本身已违背艺术的原则:艺术只能提出问题,不负责解决问题.抽象主义诗歌具备以下特性:欣赏者以最少的时间来"看",用最多的时间去"想".--是为"想"的艺术.
魏晋风度
2006年12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