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南杨玲子 于 2007-3-27 15:34 发表 一湖秋水荡清波 满眼迷雾遮红尘 散文的格调 诗歌的语言 姐姐长句运用的愈发妙了 坐下细品:))
原帖由 龙的妹妹 于 2007-3-27 16:41 发表 我感觉,给你一幅画,就春草连绵;给你一朵花,就开成春天了——灵感飞动、诗意勃发啊。 以前也曾喜欢惠特曼的诗歌。他的汪洋恣肆的抒情方式使诗歌温暖、可以触摸。这一组诗仍然很喜欢。不过,思想在诗 ...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7-3-27 16:34 发表 秋去秋来无相忘(图三) ——兼赠低处的迷雾姐姐 十七个秋字里研墨,依然无法画出眉心的小轩窗、下弦月 画出兰舟里三十六年来承载的风霜和悲喜。宣纸上,花是黄了,叶也憔了 虫儿知了,衣带渐宽了。更漏的 ...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7-3-27 16:43 发表 每一首都仔细读过..诗情淋漓..内蕴厚重到可见灵魂的深阔..后几个,有折射,句子转换灼灼生辉.意象运用精准..建议精华
原帖由 wj208 于 2007-3-27 17:23 发表 勇于尝试总是可敬的,妹子现在把语言故意弄得粗糙些,拿在手里硌手,尖锐的力量是有了,但读起来并不舒服.特别是下面的短诗.个人感觉吧.问好妹子.
原帖由 海凌风 于 2007-3-27 18:12 发表 读个完整的,很好!收藏,穗穗,送我的怎么不签个名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2 0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