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55|回复: 0

我们读诗,到底想从诗歌中获得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能说我是一个经常读诗歌的人,无论是旧体诗还是新诗,无论是网络还是纸媒体,凭着我在与周围环境的相处和对现在经济氛围的了解,以及人们日常活动的真实现状,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兼经常写诗的业余爱好者,我能够这样说。但是,我还是经常在不断问自己:读诗,到底想从诗歌中获得什么?
    我为什么要这样追问,除了想读懂别人的诗歌以外,就是想自己该怎样去写才好。这就是我这个读者兼写手的个性特点。我的全部想法,我想,也脱离不了这个色彩的。

  一、我们是怎样的读者?

    我努力解剖自己——我是怎样的读者?我想从诗歌中读到什么?我是中国人,我基本掌握了常用汉字,我想,我要读得懂诗歌,读得懂这些汉字写成的诗歌文本。我不希望这些活生生的汉字,经过一些叫做诗人的“重新洗牌”,就成了不可理解的上古天书,或者我所不懂的外文、或者外星人的特殊符号。我想至少应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件或者情感。我坚信那些汉字,不是可以通过排列的改变达到它的非汉字化的,汉字的基本意义,诗歌没有权利去改变它,也不必要去改变它。既然这样,一个识字的人,总能在诗歌的汉字中找到一些基本的意义。不可能全懂,但也不可能全不懂或者莫名其妙。

   二、我们想把握作者的思想

    一首诗歌,只要它离开了诗人的抽屉,与大众见了面,它再也就不能被诗人控制了(除版权外),它为读者所拥有。因为写作的普遍意义是让读者看,为阅读所拥有。阅读的第一通道就是读者明了作者的思想目地。那些有哲理没哲理的思想,总是上游的水,会源源不断地向着读者流泄。水往低处流,我不相信水会往高处流!我也从没有看见人们去围着一个疯子的唠唠叨叨胡言乱语而陶醉。我不反对世界上存在特例,我容许更期待有成功的超时代诗人,但那肯定是极少的,不然,就是普遍性了。读者的阅读和作者的创新,总是有着一定的相对稳定性的,(但不是时时、处处绝对化)。将军肯定要当一阵子的士兵才行。读者不能懂的思想,它不是诗歌,它可能是哲学或者什么其它学术乃至科学,很明显,它已经不是诗歌了。读者是渴者,他有权利饮到水,而且要饮到洁净的、有营养的水。

  三、我们期望情感的共鸣

   人的情感让人智慧和高尚,同时更美。诗歌的基本指向是情感的宣泄,引起情感的共鸣。没有的情感,写诗干什么呢?讲道理,有政论文;讲故事,有小说。文体的分工,让诗歌肩负起了情感的重任,再好的哲理,也只能有机地、含蓄地、形象地说出来,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诗歌中的那些意象,都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中的伴侣,我们彼此相互依存,我们应该更加相互理解,灵性相通。不可能它一到诗歌中,就不是它了,只能更加是它,因为诗人比我们更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而我们还常常被事物的外在所迷惑。但我们的情感追求会不屈不饶的,是追日的夸父,是焦渴的禾田,还是琴上的弦!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共鸣、共同高尚。丢弃情感的诗人,无疑是用铁蹄践踏我们鲜活跳动的心脏。

  四、我们想获得美感

    记得有一首较老了的歌唱道:“我们为了追求美,排成一条队~~”何止是这样,自有人以来,人类一次次摆脱愚昧和贫穷,让身心靠近美,写就了人类自己的心灵史。在中学时期,我懂得了劳动创造了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之一。读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我认识到,劳动不仅仅是生存,也是美的创造和追求。诗歌创作的劳动更应该靠近美或者就是美。我喜欢“糖衣炮弹”的诗歌如同儿童喜欢“糖衣药丸”。读者喜欢诗歌的形式美——音律的美、节奏的美、建筑的美等等;也喜欢诗歌的内容美——角度美、意象美、意境美等等。诗歌的语言是涵盖形式和内容的,最好的诗人在致力于语言的冶炼,在练就“点石成金”的手指。阅读的最初就是字、词、句,即语言。阅读的再深入也是字、词、句,却是内容了。阅读的结束就是离开字、词、句,得意忘形、得意忘言,进入诗歌的境界。我其实在说——阅读诗歌的过程,就是审美、美感的过程。

  五、我们甚至还想学习和把玩技法

    没有技法的诗歌除了在诗歌产生的人类文明早期——《诗三百》之前,而在文化的各个后期是不存在的。尽管大人物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没有经过技巧训练的人是永远不会懂得这话的真正含义的。只能说,很多名人的话,使智者受益,使愚者上当。如同警句亦可害人,亦可成人。(原来,哲理就是这样无处不在的。)我们读诗歌,既希望看到传统的辉光照耀——炼词造句、情景交融等等,又希望找到创新的所在——现代的趣味、话语的方式、生活的反映等等。不让我反复回味、品评、把玩的诗歌,是我厌倦的“快餐”(我有时常想:人生苦短,那么匆忙干什么,一切不在过程中么?)

  六、我无法忘记诗人的独特发现与独特体验

    我一直以为,无论是什么时代,无论是什么国度,著名的诗人都是以自己叫人无法忘记的独特发现与独特体验留在诗歌史上的。诗歌在写作的层面来说,它的高度个性化,或者自我化,究其本质,便是这两个“独特”。现代人讲求的个性,应该就是它,而不是怪异、荒诞不经、莫名其妙!艺术的“这一个”,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但它来自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就是这一世界中的“一个”。 “这一个”,人们名之为“小我”; “一个”是普遍的,一个一个地数学“和”,成为世界的总量,名之为“大我”。“小我”来自“大我”,是“大我”中的一个。这个辩证法是这样——“小我”是来自“大我”的“典型”,“小我”是为了反映、表现“大我”。我不厌其烦地唠叨“小我”、“大我”,就是说不要“钻牛角尖”,“躲进象牙塔”不行,荒诞、超自然也不行,在艺术的范围内“玩”艺术吧。

2007年3月27日星期二晚22:06  http://blog.sina.com.cn/hmy#feeds_FEEDS_118982908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3 05: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