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龙的妹妹

四月纪事(3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有限公司 于 2007-4-30 22:07 发表
去远即忘


谢谢你。四个字,我得好好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4-30 22:08 发表

读这个诗和你的四个字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我引用的是宋词:去远即相忘,说的距离远了也就不挂念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没有时间了,,,其实叙事诗应该只截取事件的片断,需要有多个事件组合才有内涵。否则就只能就事论事了。。。。。好像我也写过这样的叙事性质的诗歌,比如《一座桥--我的情感历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4-30 22:08 发表

读这个诗和你的四个字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去远即忘。
读这个诗和你的四个字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两位的话都引我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有限公司 于 2007-4-30 22:44 发表


我引用的是宋词:去远即相忘,说的距离远了也就不挂念的意思


  我跑来收下——“我引用的是宋词:去远即相忘,说的距离远了也就不挂念的意思 ”。人生有些睿智,就“去远即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感动自己方感动别人吧:)不要担心读你文字的人看不懂,关键是你是被故事打动还是被某个意象打动,如果被故事打动,就写小说:)如果被一些东西打动,就写散文,如果你被几个意象打动,就写诗歌,因为你找到了诗歌大门的入口,顺着这几个意象进到诗歌里去,你会发现诗歌比小说、散文的容量更大,更让人动心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4-30 22:45 发表
今天没有时间了,,,其实叙事诗应该只截取事件的片断,需要有多个事件组合才有内涵。否则就只能就事论事了。。。。。好像我也写过这样的叙事性质的诗歌,比如《一座桥--我的情感历程》。。。


意见收下,你说的我注意:如何使诗的叙述简洁有味。下次见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4-30 22:50 发表
呵呵,,,,感动自己方感动别人吧:)不要担心读你文字的人看不懂,关键是你是被故事打动还是被某个意象打动,如果被故事打动,就写小说:)如果被一些东西打动,就写散文,如果你被几个意象打动,就写诗歌,因为 ...


我又跑来,很高兴地把意见装进书包。欠一杯好茶!如果不说你多给点时间,你还不说这么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0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诗歌张力问题:我们有健康的双脚,却无法替代母亲走入阳光。想去抱起她,却又双手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z衣 于 2007-4-30 22:13 发表
“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引用!——问好妹妹!


问好!欢迎你进来,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有限公司 于 2007-4-30 22:56 发表
对了,诗歌张力问题:我们有健康的双脚,却无法替代母亲走入阳光。想去抱起她,却又双手无力


谢谢你的理解。怕母亲不起,我很内疚。还有我发觉我真的无法帮她,好在她好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4-30 22:50 发表
呵呵,,,,感动自己方感动别人吧:)不要担心读你文字的人看不懂,关键是你是被故事打动还是被某个意象打动,如果被故事打动,就写小说:)如果被一些东西打动,就写散文,如果你被几个意象打动,就写诗歌,因为 ...


这话使我思考诗体的切入角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考有什么结果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5-1 00:59 发表
思考有什么结果吗?呵呵


——可能需要思考好长时间才有结果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
像在新月集清新宁静的天空里,看到懵懂天真的孩提时代,对世界充满好奇然而也孤独地看世界

第二、三个诗名就是孩子的一种纯真,一种对自然对人的一种热爱,那种爱和心声在诗歌里显得孤寂谎诞

偶读诗不问权威或什么专家派别,全凭心品读,在你的诗文里即使悲怆也依然充满了新生的力量,与所谓诗人那些死气沉沉剜心剖肺的文字有所区别(中国诗人或诗歌爱好者似乎从来都拒绝狂奔四溢的热情,然而失去热烈的感情又何以为诗),西方诗歌以抒发热情上向、浓郁热烈的感情为主,并使读者在抒发中激起与之相应的热情、向上的憧憬,而当代诗似乎以刺痛他人柔弱的心为乐,悲怆低沉、老气横秋,越能撕裂他人完整的心越走俏,比如安妮宝贝的文字就是我们诗歌的共相表达,颓废而消极,悲伤哀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2 1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