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非经授权,不得转贴。
《我对现代诗的理解及现代诗的九层境界》
urna风之度2006年7月7日
现代诗的理解之一:“诗”的定义:
所谓“诗”:以最简洁的音韵文字形式、塑造丰富艺术形象来表达复杂情感与深邃思想的文字载体。这是以我低拙的能力勉强作出的一个定义。因此对“诗”特别是“现代诗”的所有理解,围绕这个定义来展开。
此定义标明了诗的五个特点:一是简洁;二是音韵文字形式;三是艺术形象;四是情感与思想;五是用文字表达。解释如下:
(一)、简洁:是指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含义。诗的语言具有跳跃性,有很大的信息跨度;故能以句成行。
(二)、音韵文字形式:有四个可能的方面,一是整诗的文字按某种方式拼成特定的象形形状,如:文字群在平面的空间上拼成一头“牛”的形象,且诗的题目就是“牛”;二是各句子的文字数量符合某种要求,以此组成诗篇,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宋词、俳句等,这些诗各句都有文字数量的规定;三是诗的文字、句子具有音韵、节奏,音乐性,具有可歌咏的特征,如押韵、平仄等;四是对偶、回文等;
现代诗较传统诗,在句子节奏方面,给予了高度的注意,但丧失了音韵、平仄、对仗等传统特征。
(三)、艺术形象:诗是用形象而不是抽象的语言,构筑意象与意境,表达情感与思想;这是考验作者文学功底、艺术素养的层面。一首诗,如果形状象诗,其实是散文,那么,这诗是没有多大“诗味”的,诗味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诗不仅有音乐性,而且还用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思想,来表达深沉的、弥久的情感。与诗相比,散文可以使用抽象的语言,如“我深深地爱着你”,但用在诗中,则显得太直白与抽象,不形象化。诗可能会这样表达:“藤与树的深深交缠,融入彼此的骨骼,捂热了外面的风风雨雨。生命在相依中一起承担,这个冬天。”
诗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具备艺术的基本特征,那就是艺术形象。这也是“诗”与“理论性文章”的在表达方面的不同取向;理论性文章要求严谨、平实、抽象、无歧义、逻辑分明,理性的成份重;而诗则相反。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艺术形象,所谓艺术形象,实质是一种由理性(情感或思想?)支配着的“感性”表达。这种“感性”通过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心灵的诸手段(形象?)来表现,构成一种影响通道,感染共鸣,直抵人心;
举例说明:
在视觉方面,如色彩: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在听觉方面,如声音: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王昌龄。
宋人受理学的影响,对于写诗,在艺术形象的营造方面,弱于唐人,形成一种理强而景弱的态势,工于说理,弱于艺术形象,失去唐诗的那种古典意韵。举例说明: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
上三首诗,摹景方面,缺少灵气,乏善可陈。
(四)、情感与思想:是诗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与目标。一首诗要有真实的(不是伪)情感与思想。心之音即诗,发于心形成语而歌之咏之。情感与思想的深度与作者的人文水平、智慧境界、社会历练、文化修养、知识深宽储备相关。
(五)、文字表达:文字或诗的本质,是情感与思想的一种载体,为后者服务。如追求文字,实舍本逐末。
是否“简洁”,是否有“音韵形式”,是“诗”与“散文”在“文字形式”上的分水岭。
诗,因为简洁,所以信息浓缩,思维跳跃,极富张力。而散文相对于诗来说,语言绵密,跳跃性没有诗那么强,信息的跨度没有诗大,散文的语言跳跃性不是太强,具有意义的连贯性,也不太注意音韵。如果“诗”是“电影”的话,那么“散文”就是根据电影改编而成的一部“电视连续剧”。
同样,诗较散文在音韵方面予以更多的注意,更倾向释放内心的节奏与韵律,如果把散文比作心灵漫步,那么诗歌就是在高雅地灵魂舞蹈。
[ 本帖最后由 风之度 于 2007-6-6 10:4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