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19|回复: 3

在诗意的河岸打捞心灵的碎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9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诗意的河岸打捞心灵的碎片
                                ——读吴祥克作品集《散文诗韵》 •赵福治
   
    佛家云:“人的一生当中须跋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条河流” 的偈语,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暗地里思量出家人常说的“三条河流”,以期参悟出点什么心得充盈自己的人生,恰在这时,远在浙江的吴祥克兄长将拟准备所出版发行的《散文诗韵》文学作品集发来嘱我写评,由于自己刚进京不久,事情较多,加之吴兄多年来,工作和创业之余一直坚持写作笔耕不止,为我敬仰,深恐把握不准作品原旨,曲解作品之内涵,所以迟迟没有落笔。
    前不久,本人作为在京诗人有幸参加了在中国文联大院举办的一个诗歌研讨会,会上著名诗歌评论家、中国诗歌学会张同吾秘书长把诗歌喻成“心灵的碎片在阳光下的闪光”,著名诗人雷抒雁老师的:“有些人在太阳底下写诗,写得很干巴;有些人在雨中写,写得水灵灵;有些人在雾中写,写得雾蒙蒙……”等的话语忽然给我以激发,许多日来,令我深陷其中的、笔者吴祥克在诗意河岸边打捞出的一片片“心灵的碎片”,恍然间,也如珠玉般串联起来,给我抒发与打动,这一刹那,令我困惑不解的“三条河流”在脑海里也豁然流淌开来。
    “文学是人学。”古来皆“有先做人,后著文”之说。
    文学作品既是作者汗水浸泡的文字符号,也是属于内心独特体验的艺术,它的存在乃至表现,其间蕴涵作者的智慧与对世界的认知。吴祥克作品集《散文诗韵》从《相思林里飘出的絮语》起笔,通过《感悟人生》,魂牵《情系母亲河》,打开自己的《紫丁香情结》,放飞《流彩的季风》,最后在岁月沉淀的《心溪拾贝》止笔,共六个部分构架自己的作品集,以自己异于常人的个性、心态、气度和生活实践为铺垫,把别人看不到,自己却看得到;别人感觉不到,自己却能感觉到的感受,并紧紧抓住瞬间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审美意识把感受还原成文字的形式,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诗意的河岸中“打捞”出来的“心灵碎片”。而每部分既有诗歌,也有散文,既可单独成章,也可以看作是人生片断的衔接与连续。但从每部分专辑命名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创作的心迹,或者说是其起伏的心路历程。
“在岁月的天空中偶尔会有激动、惊喜的彩虹高挂心头,那就必定会有阴雨绵绵淋湿灿烂风景的日子;而那,就是我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亦或是对美好追忆的缅怀。”从卷首寄语和著者把“青春相思林里飘出的絮语”放在作品集的开端,从感官判断,就可以看出吴祥克是个情感中人,这点在接下来的作品中得到了较好的表现。“思念,在无期的等待中结成了冰霜,退落的情潮,终于趋于平静了。可从此,惆怅与孤独,却开始伴我在清冷中同行。”人是有情物,人的情感波折组成人的一生,作者其抒情散文《桃花雨中的遗梦》中纷纷扬扬的桃花牵动作者的思绪,勾起了沉在心间的情愫,带给他很多感触:“春风,总是重叙着我们初次的相遇”,“细雨,总是羞戏着我们曾在红伞下的亲昵”,“秋菊,总是绽放出我们相约游园的秘密”,“冬雪,总是有心无意地揭示出我们相携共挽的足迹”,而最难忘记的还是“那一次次的温梦”,和“那一次次在如幻如真的梦中重复你名字的呓语”,尽管不知道桃花雨中的哪一瓣是人生如梦的演绎,哪一瓣又是生命中永不忘怀的感情?
此时,此景,面对文中满目的桃花,现实生活中一袭世俗灰尘的我们,纵使是身化白莲,也无力穿透青春的歌谣,去漂泊桃花的历程。同时,这如痴如醉的倾诉,使人想起3月的浪漫,浪漫之上的桃花,和桃花之下的“遗梦”。
能使人回想的记忆,至少是印象较深或打动过自己的事情。“事隔多年,往昔仍象一只夹在年少日记中的蝴蝶,翩然舞动着斑斓的记忆,也默默地倾诉着晴朗心空下那纯情湛蓝的思想”,往昔虽已随岁月凝成了一段故事,成为《最宝贵的收藏》,可美好和甜蜜的回味,却依旧能唤醒我们情之深处绵长绵长的醇香。
    秋预示着的是收获,在这样收获的季节,作者收获的又是什么那?从散文《秋夜心语》中我们可以一窃端倪:“在静谧的夜里”,作者“把心扉敞开,伴月华轻柔地抒发自己似水的情怀”,让“深情的思念,融都市的霓虹夜色于一体”;更让“那涌动的真情,把遐思漫过时空与距离的坝堤”,并把“载心的小舟,在激动的情潮中,荡漾起欢快的涟漪,飘走落寞和忧郁”,让“我潮湿的心空因为拥有了你,从而变得晴朗、清快、和美丽”!而在《在那个秋水映月的夜晚》虽然“我”“已不知你今天身在何处?也不知你现在距我有多远?你可知道么,在我牵挂的情感中,纵然有百流千川之隔、有万壑千山之阻、我的心,也永远会与你相携共挽。”行文细腻缠绵,娓娓道来和弹奏的无疑是作者搏动的“心曲”。这样的理解情感,并把理解付注于生活的实践,引领我们思考和品位生活──这样季节的情之生发,也让我们的回忆也在秋天一同升起。  
    “在告别的瞬间/没有/太深的感觉/当你的身影消失以后”,“我”才知道:“心中的惆怅/按捺不住/泛起的苦涩”。生活不全是完美,而残缺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美,更能打动人的内心。在《别后,才知道》一诗中,作者在体验刻骨的折磨后,情感地迸发是如此之深,分手虽然只是瞬间,可当日子久远以后,作者终于知道:那是“心中的月亮”,从此永远“也不能盈满”。
   “但向心尘寻净土,一滴水意荷自露。”
    可有些记忆是抹不去的,纵使“总想,把那段情从心中擦去”,可是,“越想擦去,却反而变得越清晰起来,仿佛是擦净了心窗的玻璃。”散文诗《记忆,擦不去》描绘出的是矛盾而复杂的情感——人生就是这样,想得的到总也得不到;想忘却的却久久地回荡在心底。
    季节的轮回如同生命的脚步。苦乐的年华,岁月的蹉跎、悲欢和离合汇成如烟如梦的人生,尤其是“走过不惑之年以后”,我们“便常常有情不自禁地怀想往事的心境”,即使“说不上在哪一个沉静的夜晚”,“或为目睹一个旧年的物件”“或偶然想起从前的一件趣事”,便会令人浮想联翩,让思绪重溯起往昔,感慨《不惑之悟》。
    吴祥克出生于1961年,祖籍辽宁辽阳人,曾用笔名:南粤寻梦人、运河渔翁。1980年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国家级、省、市级各报刊杂志发表及广播电台播出小说、散文、诗歌、随笔等作品200多篇(首)。创作的诗歌作品先后两次在省级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奖。系中国国标舞总会会员,拉丁舞学士,在他的的身上一方面既沉淀有祖国传统诗歌美学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吸纳了西方的艺术思想,这在他的现代诗中可看出明显的痕迹:潇洒的/不是飘逸的白云/而是/无拘无束的/风。凝重的/不是滚滚的雷鸣/而是/敲击春之心扉的/雨声——在《无题》一诗中他这样对“风”“雨声”进行叙述,而对“友情”“火种”更有独到的表白:那悲伤的悲/不是朋友的离去/而是/失去再也寻不回的/友情。动人心弦的/不是美丽的誓言/而是/播入心田里/那真诚的/火种。看似平淡的话语,透露出的却是一波三折的情感——真挚而感人。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在作者心灵深处的一角,脉通着一条渴望悠长的小道,令作者时时流连在梦绕魂牵的故土和亲情的幽径,那儿珍藏着一帧帧童年的素描,奔腾着浓于水的血脉…… 就像散文诗《祖国》和《大辽河,我故乡的河》中:“我”是飘荡在空中的风筝,“您”却永远握着放飞的线;是您__我的祖国,牵系着赤子的深情和眷恋,才使“我”不被彩云诱惑,不被风儿离间——“心中包裹着永不褪色的五星红旗,情系着根的家园”一样。虽然,“久违了故乡熟悉的月夜,和月下清亮亮的辽河”,那“少年时,在这辽河里溅起的浪花般的故事”,“我”还依稀记得——如今,记不住的是究竟有多少个“眷恋的日子”,和“追溯不起来的细节”……而每当“我”触摸到你身边第一支返青的柳条,就仿佛握住了春天那激动的脉搏……如此渐渗渐透的笔触,把我们置身于对祖国和故乡的遐想之中。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文学创作来自生活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有着运河渔翁之称的吴祥克在诗意的河岸打捞心灵的碎片——《散文诗韵》作品集,既陶冶了自己,也让读者从字里行间中读出生活的感动和美好——一如窗前的花,在不经意的早晨,轻轻地开放或舒展,与天上的云叠成一幅多姿的画面,斑斓平凡而生动的生活……
发表于 2007-8-1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得很细.多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2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的解析,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17: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