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辉兄是我一直赏识和敬重的朋友。他是个实力派写手。丰富的阅历,厚积的知识,浓烈的情感,悲悯的胸怀,渐臻成熟的技术以及好学谦卑的态度,决定了他必成大气的走向!读他的诗就是在和一位魅力十足的谦谦君子谈心,你会为他的风度和学识慨叹,你会为他的真性情所感染!他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居高临下,拎着书袋子旁征博引,弄的你信心全无。他把他的渊博,藏在细腻里,他把他的爱恨,化在清风中,甚至,他把他的轻哀,放逐给浪花。。。
这次接龙清辉没有赶上开始,但是他赶上了结尾!这就象一台演出,开始的亮相固然重要,结尾的精彩,才会将晚会推向高潮。清辉没想到要最后出场,他不认为自己非常重要。他只是热爱着诗歌,象爱着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只是爱护着红颜,象爱护着自己的眼睛一样!他出场了,他落在我们的视野里。他的精彩和光亮划“伤”了我们的眼睛。那就让我们用他的浪花拭拭激动的泪水,然后,我们来看看他怎样的逃离又怎样的返回。
《落在你的视野》其实是一个肯定的动作!为了完成这个动作,他经历“炽烈的阳光与车内的冷气”双向的侵袭;他甚至不惜退隐划伤眼睛的车外的风景!颠的心,七上八下。注意这里面的暗示:他是经历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经历了思考后的伤痛而又义无反顾的! 这一节用语双关,对比互衬,动静结合,情景融通,将回返的心情刻画的微妙而传神!为下一节的抒情和怀想奠定厚实的基础。既然是返回,就是说他曾经离开。他为什么离开呢?当他决定返回的时候,他的目光里便都是你了:“此刻,你在清洗伤口么/抑或临窗远望前夜匆匆逃离的浪花”——这两句将目光拉回“前夜”。那一夜肯定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他到现在还在想象“你”在清洗伤口。还在眺望逃离的浪花。为什么要给“你”伤害而又要匆匆赶回呢?他没有交代。但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作多种假设。这就是留白,这就是诗之张力!他要靠我们和作者一起来完成。
“昨夜月光如水/我的睡眠被淋湿”。这里面又有个时间用词“昨夜”,目光越来越近!月光如水是个老实的用法,不算新颖,但,“我的睡眠”被淋湿却很生动!我们可以想象他昨夜是怎样的辗转反侧,流泪到天明的。一夜之间白发长了三寸啊!这里有伍子胥过韶关一夜之间白了头的夸张,但我们一点也不觉得过分,只有这样才能将他复杂忧虑的心情表露无遗。“今夜,一副空空的行囊 /不知从左边还是右边下车”。今夜,我就要返回你的身边,我已经倒空了所有,我要你来填满!可我依然内心忐忑,甚至不知从左边还是右边下车,才会面对你!“你能收留我长了三寸的白发么”?我要是“你”,我一定会的。我已宽宥你所有不是,走,我们回家!我要剪下你一夜之间长长了的三寸白发,并永世保存!因为,他记载了你对我深深的愧疚和爱。。。
可能是临屏的原因,就是高手也难免有不够精细和雍缀的语言。清辉这首《草和蝴蝶》就有这样的毛病。个人以为,第一节完全是多余的!删掉后,下面的十行足够了。顺便说一说一个逻辑问题“原来错过春天/夏天的河水也会干枯”。河水的干枯是和春天没有什么必然关系的。这里有强加的意思。因为河水干枯了就“留不下蝴蝶双飞的倒影。这是首写思念的作品,其选择的意象还是很有特点的。比如蝴蝶、草、河水等有内在的依存关系,是对失去的一场爱恋的形象描述。这里的痛感是显而易见的。呵呵,也许我的看法不对,就请清辉兄多多原谅了,多多教我了。
《河流》,这里的疼痛在继续。记忆堆积如雪山,疼痛就更加刻骨,象厚厚的冰结!这里意象的选择很有力量,很有质感,可摸可触。“永不凋谢的莲花/顺着泪落的方向/寻找岸上奔腾的血”。这三句扣住了题目“河流”。这里的莲花是指自己纯洁的思念啊,它要去寻找让自己热血奔腾的爱情。可“你”不知道,“这个夏天因此一再沦陷”。这份挚情撼人心魄!“而你又端坐那一片落叶之上/听水吟月”。这两句用反衬的手法将这种疼痛推向了极致。注意“落叶”这个词,这是对一场爱情的终结。虽然“我”在继续,但“你”却在落叶之上听水吟月。这首诗短短八句,字字珠玑,将内心的疼痛和不舍刻画的刀刀见血!而“你”的无视和闲情更将这份挚爱推向高潮。手法高明,让人进入,却轻易走不出来。。。
2007年8月13日
附晓月清辉三首接龙诗歌:
◆落在你的视野
炽烈的阳光与车内的冷气
窃窃私语
车外风景迅速退隐
眼睛已被划伤
回返的心颠得七上八下
此刻,你在清洗伤口么
抑或临窗远望前夜匆匆逃离的浪花
昨夜月光如水
我的睡眠被淋湿
今夜,一副空空的行囊
不知从左边还是右边下车
你能收留长了三寸的白发么
◆草和蝴蝶
两岸燠热的淤泥
遮不住曾经的耳语
思念的骨头
流沙般崩溃
一场暴雨,让一块残渣
抽芽成一根草
点击花朵的芳香
蝴蝶一掠而过,随即
没入对岸的斑驳
草,呆立风中
流失全部体温
原来错过春天
夏天的河水也会干枯
留不下蝴蝶双飞的倒影
◆河流
雪山,遥远的记忆
抹擦不掉冰结的疼痛
永不凋谢的莲花
顺着泪落的方向
寻找岸上奔腾的血
这个夏天因此一再沦陷
而你又端坐那一片落叶之上
听水吟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