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93|回复: 13

[转贴] 诗人自杀:余地、杨钊与曹喜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曹喜蛙  


  
十一黄金周期间回乡探亲上网不多,回京后网上盛传诗人余地在昆明自杀、诗人杨钊在新疆搞网络假死。
先是看见诗友无哲对余地、杨钊的相关文章,后来我特意搜索了下,百度“余地”的搜索篇为9150000篇、“杨钊” 的搜索篇为46800篇,因为同名或同词条,这两个搜索数据都不是纯粹,为此我进行了限制搜索,百度“余地诗人”的搜索篇为599000篇、“杨钊诗人” 的搜索篇为4350篇,虽然因为网络搜索技术自身的问题,限制搜索并不能完全排除非相关的篇数,但基本能看出此次诗人自杀的网络反映程度。
如果单纯从此次诗人自杀的网络传播方面讲,诗人余地在昆明自杀要更加被网络关注,而作为行为艺术的诗人杨钊在新疆搞网络假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是不可能搭载诗人余地的自杀而被关注,相反遭到一些质疑、谴责。

“诗人自杀”本身就是一个常见的行为艺术,某种程度上诗人就是“自杀一族”,这个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尤其近现代、当代的文学史上自杀的诗人有很多,这个类似阿拉伯世界的“人体炸弹”,不同的是“人体炸弹”是从肉体上消灭自己再消灭别人,而“诗人自杀”作为一种人体诗歌则是用自己的自杀去催人思索、影响人,“人体炸弹”是一种战术,“诗人自杀”是一种艺术,说白了“诗人自杀”都是有预谋的策划,绝对不是随性或随病为之,尽管很多人并不明白诗人为什么爱自杀。
说“诗人自杀”是一种艺术,很多人可能不同意,也有所谓“专业人士”拿出已经自杀的诗人是精神疾病什么的分析报告,其实都是多余。技术分析往往都是胡说八道,真实的情况诗人自己最明白。说起诗人自杀,其实本人是有体验的,几年前我就无数次想过自杀,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与所谓生活压力、环境恶劣都没有关系,那就是一个行为艺术,就是一次与诗歌相关的行动。
其实想过自杀的诗人很多,大家没有自杀肯定是因为有其他的牵挂,或没有下了决心,请那些有过类似情景的诗人自己验证一下。鄙人曹喜蛙就曾经在2005年的时候在诗歌报网站发过遗书准备自杀,当时这个事情也得到诗歌报网站几个朋友的关注,老远从上海给北京打长途电话,并且委托我的另一个诗友艾若及时采取了阻截自杀的行动,也有人写了悼诗。后来没有自杀的原因一个是有所牵挂,也就是我自认为很重要的一本书一直没有出版而拖了下来,写那个遗书的时候我就想过从写字楼的窗户上直接跳下去,后来还在很多高楼上观察过适合跳楼的地方。还有一次我在贵州一个山区就想过从那悬崖上直接跳下去。再一个没有自杀的原因是当时我们家里已经有四五位亲人比如父亲、母亲、大哥、大嫂、二姐等在不到三个年头里刚刚去世,我不想给活着的人再增加负担,因为非正常死亡对亲人的打击往往最大。
“诗人自杀”与诗人搜肠刮肚寻找非凡、美妙的诗句是一样的,尽管自杀实在有些过度激烈,往往很难被人理解。但“诗人自杀”的确是需要勇气的,没有勇气是不可能执行这个艺术行为的,所以不管“诗人自杀”是否被人理解、是否值得提倡或反对,我都是很尊敬那些自杀的诗人的,把他们当圣人供起来绝对不寒碜、绝对不为过。所以,不管人们如何看待诗人余地,我也很尊敬他的选择,尽管以前我对他并不熟悉。
正如前边的搜索数据所揭示的,“诗人自杀”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都是巨大的,因为死亡毕竟是人生最大的事情,非为特殊原因诗人也不会轻易去自杀,毕竟“诗人自杀”不是个小作品,所以诗人自己也是非常慎重的,不管外人如何猜测,“诗人自杀”都是诗人的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人们一直强调的文学就是人学,一个人的作品的高度与他的人品是很难剥离的。
每一次“诗人自杀”都有不同的社会意义,诗人余地的自杀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意外事件,相信评论家和读者会在余地的作品中找到他自杀的真正意义和现实意义。
最后,对诗人杨钊在新疆搞网络假死的事情也不能一概否定,它作为诗人余地自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勿容置疑的。只是其意义并不很大,因为“假死”不可能与“真死”同日而语,根本就不在一个当量上,从上边的搜索也能看得出来,其传播和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

              2007年10月10日于北京
发表于 2007-10-1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曹喜蛙没自杀成功,否则我也没福气看不到此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性很强,搞到俺好崇拜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曹老弟当初要自杀并贴出遗书时,搞得鱼老大都有些紧张,赶紧与北京方面联系证实,我也打了电话给他多年的好朋友小杨柳,叫他想法规劝,后来证实虚惊一场,我们才长长吐了口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伙老整这么长的东东。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长,一目十行很快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吗自杀,活着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自杀不是真的要死,是行为艺术嘛,楼上没看清楚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呜呼!!上帝,你看看,这就是诗人,玩什么行为艺术?差点被吓死,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老兄,五天前才分手,今天就在这里看到他的文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据说诗人就是必须先疯起来.有偏激一些的思想行为,才能称之为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其意义并不很大,因为“假死”不可能与“真死”同日而语,根本就不在一个当量上,从上边的搜索也能看得出来,其传播和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
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用意。。。。。。。。。。。。。。。。。
假如余地没有一个重病的妻子,没有一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又或他是在一次意外中走了,我想那还值得惋惜……
而现在网络上对他的死所引起的讨论或纪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本帖最后由 悦缘居士 于 2007-10-11 11: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老曹同志最近可好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5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