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345|回复: 5

古代称谓别称系列//来源:网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中国古代的年龄称谓

1、年龄称谓趣谈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2、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3、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杖乡之年:指六十岁。杖国之年:指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 ,故云。”

月亮别称探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亮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月晴月阴,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于是,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的别称。这些别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一、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  1.直称  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如:  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直《赠徐干》)   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  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  ①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何景明《对月》)  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2、喻称  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如:  ①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  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  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⑥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  ⑦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  ⑧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白居易《三月三日》)  ⑨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将上述别称相互交错,两两组合,又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如:  ①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②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唐·方干《月》)  ③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元·范椁《赠郭判官》)  二、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别称  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1.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②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  ③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④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2.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如:  ①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张正见《薄帷鉴明月》)  ②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③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④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沈约《登台望秋月》)  3.嫦娥奔月--"娥"字系列别称  传说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娥"字系列别称--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宋·范大成《枕上》)  ②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谢庄《月赋》)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④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李郢《中元夜》)  4.蟾蜍成精--"蟾"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如:  ①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唐·李白《初月》)  ②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李贺《梦天》)  ③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  ④孤蟾久未上,五写不成归。(宋·司马光《停月亭》)  ⑤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刘商《胡笳十八拍》)  在以上四个系列别称之外,还有由"免""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新的别称--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如:  ①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唐·罗隐《旅梦》)  ②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5.其他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由此形成的别称非常丰富。传说为月亮驾车的神叫"望舒"月神名叫"结鳞"(又叫"结璘"),月中的五夫人名"月魂",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这些都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鲍溶《宿水亭》)  ②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曹丕《在孟津》)  ③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杜甫《瞿塘怀古》)  三、来源于阴阳学说的别称  古人认为,月为阴气之精,日为阳气之精,故以"阴""阳"分别指月、日,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别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精、阴兔、阴魄……   ①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②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马戴《中秋月》)  ③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宋·毛滂《诉衷情》) 01、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02、玉蟾——方干《中秋月》:“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03、玉轮——李贺《梦天》:“玉轮扎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 。” 04、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05、顾搜——李白《上乐云》:“阳鸟未出谷,顾搜半藏身。” 06、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7、桂魄 ——苏轼《念双桥·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08、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09、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10、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11、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陆游《月下作》:“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 。” 12、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13、素娥——《幼学琼林》:“素娥即月之好。” 14、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帐幕遮银阙。”

PS:补遗

月亮的别称还有:

魄、霸(po)。魄通霸,霸是魄的本字,是指月初看到的月亮,也就是新月。所以会有“桂魄”一说,苏轼词中有“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壶:辛弃疾的《青玉案》:“凤簘声动,玉壶光转”。史达祖的《喜迁莺》:“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

大明:李白《古朗月行》“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阴精:李白《古朗月行》“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霁华:明月。刘克庄: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三、


银河的别称 天河 天汉 星汉 星河 银浦 银弯 云汉 天的别称 天空 太空 天宇 太皇 大区 大皓 大 碧落 天穹 穹冥 苍穹 大 太清 太虚 月亮的雅称 婵娟 望舒 纤维 金波 玉弓 桂殿 团扇 玉桂 银台 五羊 夜光 清光 太清 蟾 蟾蜍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银蟾 瑶蟾 蟾宫 皓蟾 金魄 圆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圆魄 冰魄 桂魄 瑶魄 玉盘 金盘 银盘 圆盘 广寒 霜盘 水晶盘 白玉盘 金镜 玉镜 圆镜 寒镜 秦镜 瑶镜 金轮 银轮 玉轮 圆轮 冰轮 霜轮 孤轮 斜轮 玉兔 玉钩 银钩 垂钩 悬钩 金兔 白兔 圆兔 蛾眉 悬弓 妲蛾 素娥 丹桂 广寒宫 太阴 太阳的雅称 白驹 金虎 赤乌 阳乌 金乌 金轮 火轮 赤轮 晷景 奔晷 朱曦 曦和 阳景 大明 明光 光朱 曙雀 红日 春天的太阳―――春晖 夏天的太阳―――骄阳 早晨的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 黄昏的太阳―――夕照、夕曛、夕晕、夕阳、残阳、斜阳

补充大行星的别称:

木星:岁星,太岁

火星:荧惑

金星:启明,长庚,太白

土星:镇星

农历月份的别称

<!--txt begin--> 
  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人张旭描写的景致为暮春季节,落英缤纷,好似溪水流霞,于是三月的别称又为桃月。此外三月还有晚春、暮春、蚕月等别称。

  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麦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四月便称麦月。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的别称还有叫余月。《尔雅·释天》说:“四月为余。”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农历五月最常用的别称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本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郝懿行义疏解释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故五月又称为皋月。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篷,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把六月称为荷月。在《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此外,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如在《礼记·月令》上有“孟夏之月其臭焦。”“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人宋之问把月中的桂花飘香都吹落人间了,何况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黄巢的《菊花》诗歌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或许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之故。

  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乡间开冬之后,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达也。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天时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的咏梅诗,已把寒冬梅花倔强的风骨和报道春之将至的信息描写得恰到妙处。从周代开始,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杜甫《腊日》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自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

、月份的别称
1、月份的别称 (通俗版)

一月: 正月 端月 初月 嘉月 新月 开岁 陬月       二月: 丽月 杏月 花月 仲月 仲春 酣月 如月       三月: 桃月 绸月 季月 莺月 晚春 暮春         四月: 阳月 麦月 梅月 纯月 清和 初夏 余月       五月: 蒲月 榴月 郁月 呜蜩 天中 仲夏 皋月       六月: 荷月 焦月 署月 精阳 溽暑 季暑 且月       七月: 瓜月 巧月 兰月 兰秋 肇秋 新秋 首秋 相月     八月: 桂月 仲商 竹春 正秋 仲秋 壮月         九月: 菊月 暮商 霜序 朽月 季秋 玄月 青女月 三孟秋     十月: 良月 露月 初冬 开冬 阳月 冬 飞阴月       十一月: 畅月 葭月 仲冬 幸月 龙潜月           十二月: 冰月 腊月 严月 除月 季冬 残冬 末冬 嘉平 穷节 星回节

2、夏历月份别名

一月:正月、元月、端月、孟月、征月、初月、嘉月、三微月、陬(zou)月、孟春、开岁、发岁、献岁、芳岁、华岁、早春、春王、孟阳、孟陬、首阳、新正、夏正、三之日、青阳、三阳、初春、始春、元春、大簇、首春、元阳、正阳、寅月、泰月。 二月:杏月、丽月、花月、令月、如月、仲春、酣春、仲阳、竹秋、四之日、中和、花潮、夹钟、大壮、卯月。 三月:桃月、桐月、蚕月、季春、末春、暮春、晚春、杪(miao)春、莺时、桃浪、雩(yu)风、樱笋时、上已、寒食、三春、阳春、故洗、央月、辰月。

四月:梅月、麦月、仲月、阴月、乏月、麦秋月、清和月、余月、槐月、孟夏、初夏、维夏、槐夏、麦候、麦序、纯阳、正阳、朱明、麦秋、仲吕、乾月、槐序、已月。 五月:榴月、蒲月、恶月、皋月、午月、仲夏、天中、郁蒸、小刑、鸣蜩(tiao)、满月、端阳、端月、蕤(rui)宾。 六月:荷月、季月、焦月、暑月、溽月、且月、伏月、季夏、精阳、徂(cu)署、荔月、天贶(kuang)、林钟、遁月、未月。 七月:兰月、瓜月、凉月、巧月、相月、桐月、霜月、孟秋、初秋、上秋、首秋、早秋、新秋、瓜时、兰秋、肇秋、中元、夷则、否月、申月。

八月:桂月、壮月、仲秋、仲商、正秋、中秋、桂秋、竹小春、南吕、酉月。

九月:菊月、朽月、玄月、亥月、青女月、季秋、凉秋、三秋、杪秋、穷秋、暮秋、晚秋、季商、暮商、霜序、重阳、菊秋、无射、菊序、元月、剥月、戍月。

十月:良月、小春月、阳月、孟冬、开冬、上冬、初冬、小阳春、梅月、阳春、应钟、坤月、亥月。

十一月:葭(jia)月、龙潜月、畅月、辜月、子月、复月、仲冬、一之日、霞月、冬月、长至、黄钟。

十二月:冰月、除月、腊月、蜡月、严月、涂月、嘉平月、季冬、末冬、暮冬、杪冬、残冬、穷节、星回节、二之日、清祀、寒冬、大吕、严冬、临月、岁杪、丑月。

=========================================================

  1、农历四季的别称

  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

  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

  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

  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

  2、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

  正月──柳月 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 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 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 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 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 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巧月 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

  八月──桂月 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 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 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 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腊月──梅月 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

  3、农历各月份的又一别称

  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

  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

  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

  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

  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

  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

  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

  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

  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十一月: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

  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
发表于 2008-7-1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困了 没有读完 明晚接着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终于读完全文 觉的太过繁复 能细致看过一遍也就可以了 能记住的很少 能用到的只怕更少 可惜了这位专家的辛苦付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