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540|回复: 22

浅谈我国诗歌的继承和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说现今有开博热,又听说开博能使人出名扬声,还得知现在连进城贩卖果菜的果哥哥菜姐姐们都开博建群,我一个城里无名氏也按奈不住寂寞也想弄点名声窜窜网络,搞点噱头惹人注意,苦于无才无能难有人识,脱衣露私脸皮太薄,揭挖绯闻无从下手,寻思想来还是攀附文雅冒充文人唬吓陌生人吧,呵呵真是痴人说梦,傻子自语,呆子涂墙也,纯属浪费网络空间,耗人眼球视力,误人儿童识字,对此本人深感自责在此不得不提醒偶入此地的好友访客,本博客毫无可读性,请谨慎进入,以免误你正事淡你雅趣,令你呕吐厌食,夜睡不安,在此我深表歉意。
  开博说事我说什么事呢?不是家事,杂事,花事,而是想谈谈我国古体诗歌的继承和创新。
  众人皆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人类发展长河中诗歌作为与人类文明同时发展起来的文化载体,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传承和延续作出了重要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伟大贡献,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奇葩,两千余年的中华诗歌发展史上留下了数不尽的名篇佳作和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章,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各种风格各种题材各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其中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为世界所公认,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宝贵文化遗产。
  我国古体诗歌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我国汉字独特的字意结构,发音,音调和讲究音律分不开的,从早期<<离骚>>自由体发展到后来的格式统一,音律规范的豆腐块式的诗歌格式,诗歌律式被确定并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诗歌律式是汉字诗歌创作的重要方法,诗歌律式是汉字诗歌的发展方向,诗歌律式是唯一能代表我国诗歌创作的题材样式。
    绵延千年的古体诗歌创作过程是漫长的,但国粹律诗的继承是始终如一的,古人为何能创作如此优美的伟大诗篇和叹为观止的警世佳作呢?我认为就是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深入民族土壤之根本磐基,就是对汉字文化的最好应用,格式严整,音律规范,平仄押韵是我国古体诗歌格式的基本特性和遵循要素,一切脱离民族传统和违背汉语规律的文学创作都是无源之水,无叶之树,无舵而乱行舟也。
   清朝前的诗歌创作都是沿用古体格式的律体创作,综观我国诗歌的发展里程由辉煌颠峰至清末的诗坛萧条和落败,格式的固定死板,音调的音韵限制确实影响了诗歌的广泛性,应用性和普及性,特别是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和外来文化的轰然侵入,让讲究音调声韵,平仄押韵和抑扬顿挫的国学遗老们不知云云,何为曰曰。
   一种思考在打破帝制后得以酝酿,一种探索在创建共和后得以挖掘。随着清朝人脑后小辫子的割除和捆绑在妇女脚趾上裹脚布的撕裂,打破格式定律和桎梏枷锁成了一切要求解放自由,要求打开定律限制,要求改革创新人士的孜孜不卷的追求和奋斗目标,而“五四”时期的新诗创作就是打破旧有诗歌格式的最好证明。
   悠悠长河,漫漫岁月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继承,一代又一代文人学者和诗歌爱好者为探寻诗歌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大量的创作实践,从严整的格律诗体到五四自由诗体的出现不可不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慨而慷的巨大变化,不可不谓是"当惊世界殊",在此我们不难看出国人对诗歌创新的渴望期待,不难看出呼唤新生事物的迫切期待,不难看出打破旧世界换来新天地的殷切期待。鄙人愚痴苯拙斗胆冒唾说句实话:自由诗体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但不是中国的产物,几十年的发展难有成功和不朽之作,新诗那种没有格式没有韵脚白花花的东西是民族文学的体裁吗?是传统中华的诗歌吗?是泱泱大国诗的大国代表作吗?新诗的发展是越走越宽还是走到了不为人知的地步呢?是奈人寻味还是过目就忘呢?是大雅大器还是多用村闲农乐而自娱呢?此当商榷和探讨。
   我们处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继承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认为继承不是墨守陈规,不是把旧体诗歌的旧有格式拿来按模添字,让现代的人再去背咏平仄格式,再去默记四声诗韵什么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也不现实,毕竟教育形式不同,毕竟现代人已经把古诗古文当成欣赏而不是应用来看待了。
  那么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中国诗歌应当如何发展呢?如何与当今时代相匹配呢?如何继承和创新呢?我认为诗歌的发展必须在继承中求发展,必须在继承中求创新,必须要有民族的传统要素和特性,我认为应别于旧体诗歌格式而建有一种新格诗体。
  第一,中国诗歌的格式还是应当要的,所谓豆腐块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已经习惯性的把方块字的堆砌叫做诗歌。
  第二,放开律体格式和音韵限制,大致合仄押韵朗朗上口即可,要有韵脚。
  第三,我国诗歌的基本要素也是最重要意境和语言精辟必须遵循。
   今天首次开博写文目的是同一切爱好诗歌的朋友共同讨论我国诗歌的发展方向,共同讨论如何继承和创新,如何古为今用繁荣文艺,如何创作与我们时代相媲美的成功作品,国家的繁荣经济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强大复苏呼唤我们创作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创作方法,鄙人才薄智浅愿同诗歌爱好者携手相谈以尽诗歌探索之讨论。
  今天先登一首先前送友人的一首小诗,全当敲打门窗之砖, 
     送友人
   今世有诸葛,
   无人到茅舍。
   抱肩观日月,
   聊斋伴慰者。
   以后将陆续发表小诗和短文,敬请指教2007年9月2日
Sample Text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文章的由来

这是我在博客中的一篇文章,今原封不动的转贴过来  是想就诗歌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没什么文化,也不通文笔,更少知诗之精妙和博大。对诗歌的早期认识还是小时候偷爬邻居墙头不慎误摔院内,忍痛憋声喘嘘之时偶听邻居之父在教小女背诗,什么“床前明月光”,什么“白日依山尽”的等等,因皮肉有痛故记之颇深颇牢,时至今日如有身体不适就想起诗之初识,如有身体有恙就想起坠落墙头之苦,感觉异样感受有痛所以就想谈谈现今诗歌的一点看法一点认知,但真真我对诗歌知道的也就是会背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几首,别人说李白,杜甫是大诗人我就哎,别人说这是他们的大作我也哎一声,至于李白杜甫是那个大学毕业获得过什么学位,出席过什么国际会议担任过什么职务,是本土还是海归有无绯闻粉丝我一概不知。所以我受知识面局限所谈之事如有不妥敬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四’时期出现的新诗创作,一改古体诗歌的固定格式限制,一改声律严整规范的局限,在唤起民众反对帝制创建共和等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文学创作是有其自身规律的,特别是我国是一个绵延千年的文明古国,诗歌的发展和创作是走民族的创作之路还是另辟奚径仿造西方的自由式诗体呢?确实应当值得我们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想就新诗谈谈我的几点看法:新诗是别于旧诗而出现的一种创作方法,旧诗讲究格式讲究声韵而新诗没有格式没有声韵的,新诗在创作上自由发挥不受限制而旧诗限制较多。好的作品成功的作品标准是什么呢?我理解为就是铭刻在人们心里张口就来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翻开历史画卷汉赋唐诗宋词多少名篇佳作记忆在华夏儿女的记忆中,多少伟大诗篇流传在炎黄子孙的言语中。而新诗却难有深刻上口的成功作品。我读新诗不多但留在我记忆中的一首不知作者名的《大海》印象较深,现摘录如下:
  大海呀,
  你怎么全是水呀,
  咸咸的,
  ————
  这首诗告诉我几个基本知识,第一,海里全是水,第二,海水是咸的,读后我不理解诗的意思,但我不理解有人理解呀,说这是新诗呀朦胧呀什么的,我知识浅薄但看了几遍查〈辞海〉翻〈康熙〉找〈辞源〉连〈说文解字〉都看了还是没有的理解诗意。新诗我们称谓诗歌,以我看应当更名为有长短的散文短句或改名叫散句较恰当。诗的起源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劳动号子经约定而确定下来的一种文学题材,而我国诗歌的习惯就是俗称豆腐块式,追求诗情诗意追求诗的完美是写诗者的责任,没有格式没有意境能为诗吗?
  如果我们把新诗更改一下名称叫短句或散句,我想我国必将出现很多有成就的这方面的大家名家,如谓诗则名不正,如谓诗则在传统习惯上难以接受,如谓诗则不利新诗的发展不利传统诗歌的创新,两种诗体一新一旧互为羁绊,有母无子有子无母,哀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0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写的挺有道理,给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0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好文。

大山啊,
你怎么全是土啊,
硬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中国诗歌的格式还是应当要的,所谓豆腐块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已经习惯性的把方块字的堆砌叫做诗歌。
  第二,放开律体格式和音韵限制,大致合仄押韵朗朗上口即可,要有韵脚。
  第三,我国诗歌的基本要素也是最重要意境和语言精辟必须遵循。
觉得很有道理!支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8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不要忘了,唐诗宋词还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担任着小孩子识字的重任。

很多小孩3,4岁就能背诵唐诗宋词,能理解个屁啊。

为啥呢?因为唐诗宋词的基础是顺口溜,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总不能让小孩被徐志摩认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8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呀,
你怎么全是水呀,
咸咸的,

不懂?那么我的

海是一滴水
世界一粒樱桃

可能你更不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呀,
你怎么全是水呀,
咸咸的,

大海的浩瀚有时让人感到害怕和绝望。
如果你把他的言外之意理解为
生命呀
你怎么全是苦难

是不是容易接受些呢?大海原本就充满了水,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就像生命充满了苦难一样不可避免,从而增强了诗歌的震撼力。当然,这不过是我的个人理解,其他人未必然,作者亦未必然。
诗人写下诗歌,读者阅读诗歌。诗人尽量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不保证每个读者都从中读到自己的内心感受。因此不同人读同一诗当有不同解,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读到了什么,因为不管那是什么,都是自己的思想与诗人的思想碰撞的结果。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无话可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9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海呀,
  你怎么全是水呀,
  咸咸的,
  ————
  这首诗告诉我几个基本知识,第一,海里全是水,第二,海水是咸的,读后我不理解诗的意思,但我不理解有人理解呀,说这是新诗呀朦胧呀什么的,我知识浅薄但看了几遍查〈辞海〉翻〈康熙〉找〈辞源〉连〈说文解字〉都看了还是没有的理解诗意。新诗我们称谓诗歌,以我看应当更名为有长短的散文短句或改名叫散句较恰当。诗的起源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劳动号子经约定而确定下来的一种文学题材,而我国诗歌的习惯就是俗称豆腐块式,追求诗情诗意追求诗的完美是写诗者的责任,没有格式没有意境能为诗吗? “

其实诗很简单,而是读的人想的太复杂了。还要查辞海,亏您想的出。

另外您对诗的理解也可笑。语言在进步,诗自然也要进步。

文学的发展是共同的,不光诗歌。其他文学题材也在发展。

新诗百年好作品成千上万,远远超越了唐诗宋词。

谁理解不了,那是谁的悲哀。而不是诗的悲哀。只能说明他们还停留在唐诗宋词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多分你好:你的一首诗歌里  海是一滴水,世界一粒樱桃
   你这不是诗歌 从诗歌的要求如形容还是比如等意象中来说你这都是不对的 海和樱桃风马牛不相关 差十万八千里咧,你形容海就是海怎又扯樱桃上了呢?如果樱桃和海有相关的意境也可说的过去 世界是一粒樱桃好大哦 地球是一粒樱桃还勉强但恰恰海是大的哦 你想把海比如成雨露把地球比如樱桃 但语法和概念不对的,
   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何处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3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