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582|回复: 38

[讨论] 网络围炉诗话——诗歌沙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7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次采用对话的形式论诗,总体的反应还好,所以这期我决定延续上期的形式,并把参与人数增加几位,搞成沙龙形式。仍然不敢说这样就客观或者公允了,我一向好说的前提就是,我们不觉得自己说的是真理,但是我们说的绝对是自己读诗时内心真正的想法。
下面先简介一下参与者:
风筝没有风:简称“风”,就是俺本人咯,没啥说的。
霜儿:现诗歌报诗歌大厅版主,这里简称“霜”。
踩不死的小草:现诗歌报红颜诗国版主,这里简称“草”。
冷冷清秋:现绿风原创诗歌版主,下面简称“秋”
风重:网络老鸟,网名乱七八糟地换。早年混迹红袖等不少地方,近来归隐。留美海归,现役军官。下面简称“萧”。
以下内容皆出自我们特意组建的一个群的聊天记录,也许会有不甚严谨的地方,请大家见谅。
《父亲》
文:阿尔


当他把我抛出
我觉得自己高过树木
白云和苍鹰
他在下面
阳光落满漾着笑意的脸


当我
像没扎毛的幼鸟
开始向下俯冲
我刹住笑声,还没来得及害怕
就安全地落入他的怀中


而现在,他身子已经佝偻
手臂也不再有力

当我把女儿
抛向高空
我看见他张着手说:"来,来"

霜:还不错,有打动人的地方。
风:太容易懂了,一代代向下传呗,简单。
霜:可是也让人感动,一个小侧面,反映父爱之大。
风:总觉得没说出什么新意来,结尾一节倒还好,第一节,“我”被抛起时,能想出那些东西吗?树木白云苍鹰,一望而知的假设。
霜:其实有时诗不能细品的。
风:是因为他想写实,反而显假了,结尾女儿只说“来,来”,反而真实。
霜:一个被抛起的孩子有树木、白云、苍鹰和高出的概念吗?要成神童了。
风:是呀,我也想这么问。
风:知道他不是这个意思,也知道他想寓意什么,但是这第一节就是没处理好。
霜:这首诗我是倒回来看的,开始真没注意他是在写自己幼儿时的被高抛,还以为是被父亲抛弃了呢。
风:笑。
霜:这一首结尾处理得好,没有说教,用自然说话表述了父爱的真情流露。
风:恩,和开始起了呼应作用,养儿才知父母恩嘛。
风:这首就这样了,去群里,看他们来了没……

萧:绪刚这组读来很不舒服,大约是鲁郎才尽了吧。
风:你捡个不舒服的贴来,咱一起不舒服一下。
萧:拍马的人怎么这么多呀。
风:俺看着也不舒服。
萧:嗯,太空了。
霜:怎么写成谷风了,和谷风一个模样了,把自己丢了呀。
萧:我以前我以前很喜欢读绪刚的,去年的常让我眼前一亮。
霜:是啊,有一种触须样的灵性,语言灵动如露珠,能让人读起来陷入。
风:我把这个帖子里贴两首过来咱具体看吧——
《当柳絮化成一大群白鹭》
  文:鲁绪刚


当柳絮化成一大群白鹭
天空顿时开阔  扫除一切阴霾
我的兄弟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
有一种力量
让我站在2007年秋天的山坡上
倾听了世界挪动的声音


《江边的岩石》
  文:鲁绪刚

它们是静止的  褐色的  而江水是绿的  奔跑的
在初冬的某日  它们露出四肢和伤疤
像一群老实巴交的农民  慵懒地坐在阳光下
靠回忆打发流走的时光  它们在江边
只是呈现大地的倔强  执着  却闷声不响
它们从不愤怒  在这儿  愤怒的只有江水
只有扔在它们身上的烂菜叶子和死鱼
它们在等待中变老  老了  也从不弯下腰

草:似有若无,妄测无边。
风:第一首是不是就算大白话,没说什么呢,先让自己激动起来了。有点:“啊,月亮,你是那么的圆!”的感觉,笑。
霜:空,就一个字。
萧:嗯,第一首就是结句有些味道,其他都空了。
草:乌云走了,太阳出来了。
风:发力太猛吧。
霜:第二首感觉他以前语言的灵性没了,太实。
萧:缺了形象,立不起来了,读来乏味。
风:以前还是平民化一些,有亲切感,现在则把自己当成先知当成神仙了。
草:这样的叙述让意象看起来很呆板。
风:第二首《江边的岩石》还是平淡无奇,没什么新鲜的。
草:不自觉地受一些人的影响了。
霜:以他的功力不应该写成这样。
萧:老了,像我一样,枯萎了嘛。
霜:如果沿袭他自己原有的风格,会写得好得多。
草:那些曾经活着的诗意忽然死了般的沉寂。
萧:一枝笔涵盖不了所有的生活,有改变是好事,但抛弃了以往,反而是更苍白了。
风:他这一组就好象是在完成命题作文,被人限制了必需写这些东西,所以机械而呆板,有点强行往上靠的感觉。
草:知道割礼吗?
风:具体点。
草:之前,你是无忧无虑的孩子,说什么都是干净的,无拘束的。而割礼之后,你是女人了,为了漂亮付出的代价。
霜:被某种东西束缚,拘束了。
风:好了好了,这首过了,换一首吧。

萧:刚读到含风这组,也觉得掉了些重量。
霜:也是不太能跳出自己了。
草:读含风的诗,每次我都像走过一次墓地。
风:我从含风的诗里选一首吧——
《》
文:紫裕含风

从市政府广场前经过时
阳光正好,没有人驻足享受
也没有人驻足关注。路旁的那个妇女
跪在冰冷的地上,低头
看着怀里的孩子。脸上有着
不易察觉的慈祥和悲哀
我不曾听到孩子咯咯的笑声
诺大的广场,有着麻雀般麻木的眼神
和倏忽间群飞后的落寞
秋风孕而不育,一切缄默不语

风:这个无题的,含风的风格基本上定型的,或者说水准也基本上定型了。怎么着也不会太差,却也不容易再提高。所以,刚看了会惊艳,会痛。看多了,却会麻木。大约是出于潜意识里,对她有了更深一层的期望了吧。含风总是看到人生灰色的那一面,似乎一直在阴影下行走。
霜:看她的诗多了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压抑的厉害。
萧:嗯,是的,她可惜了。
风:还是对贴过来的这一首说吧,咱今天不是给每个人盖棺定论,只是具体说某一首诗。
萧:诗歌的内核还是多些亮色好,对生活对前途……
霜:这一组里我最看好的也是这首,比较关注现实的,也是真实的一个阴暗面。
风:这首无题,这个社会阴暗面的片断,这个许多人视而不见的场景,又正面被含风遇见了,也正好合了她一惯灰色的笔调。
霜:这个主题和它的风格倒是很相配。
萧:第一是枝节太多,需要修剪。第二是我的代入感不强,感觉诗歌内在断裂了。第三就是意识上枯萎多了,读来压抑得很,缺乏更广阔的空间。
草:她的诗歌里连偶尔出现的阳光都是灰暗的。
风:关于代入感,具体说一下。
萧:路旁的那个妇女
    跪在冰冷的地上,低头
    看着怀里的孩子。脸上有着
    不易察觉的慈祥和悲哀
    我不曾听到孩子咯咯的笑声
萧:就是这里,象这样的构思觉得还是第三人称虚构比较好,感觉“我”的存在比较涩,上下断裂了。
风:呵,其实她本来善于以第三者的角度,不动声色地诉说的,这里不知道为什么把“我”弄进去了,也算小笔误吧。
霜:眼力不错,这里的“我”是个失误。
风:一个“我”,我们开始都没太注意呢,被你放大了。
萧:各人读法不一样吧,我比较老派些。
风:这首也过了,我继续贴诗过来——
《人群》(001-016)
  文:鸟鸟鸟

001

生活的菜市场
新鲜的鸡肉摆满肉案
肉案面前举刀的人
有一双沾满鲜血的手
和一张畜牲表情的脸
雌性的嘴巴们谈论禽流感
我绕过她们
最后买回晚餐的鲫鱼
和嗅不到农药味儿的绿韭菜
出租屋的墙壁表面
爬满灰色的钢制水管
晚间的国际新闻
又出现了新鲜的死者面孔
生活的水龙头
忽然又流不出水来

萧:这个张力很足,缺点是细节的倒置和过于跳跃上了。
霜:我觉得他的语言象一把刀,把生活剖开了看,把虚饰的东西都撕开了。
风:陈列的多了点,好象没有才气,语言功力有点弱,嘿嘿。
萧:“和一张畜牲表情的脸”,这里面的“畜牲”一词需要修改,过于模糊和苍白了些,细节上没处理好。
风:“生活的菜市场”,“生活的”三个字不需要吧,菜市场还有不生活的吗?
萧:像这样的文本很讲究递进的张力,可惜这首在细节上的疏忽,经不起细读了。
风:“蓄牲”多了些褒贬成份,倒是能有一个中性的更好。
风:结尾倒数第二句“生活的水龙头”,这里“生活的”和开头的重复,并且有着同样的毛病。
萧:所以说语言比较薄弱了。
草:“雌性的嘴巴们谈论禽流感” ,这个比喻什么呢这么别扭。
霜:看到下一句了吗?“她们……”,就是说女人们阿。
草:切,晕,有这么处理语言的吗?
霜:所以说用词极不美感,故意的吧?故意反语言的美。
风:其实他也是想不动声色的,但是一些词语没处理好。
草:刻意而为的东西永远别想自然。这个语言极不平衡,我以为才开始写的人写的。
霜:恩,换首诗吧。
萧:读这样的吃不下夜宵啊。
霜:吃饭之前读些赏心悦目的。
风:贴这一首,先不说谁写的。
《我喊住了一只过路的蛐蛐》
       文:左岸
   
    树叶很快弄乱了天空
    那时,我的面孔是一块
    找不到故乡的铜
    在衰草地,不知是出于么理由
    我喊住了一只过路的蛐蛐
    步履明显蹒跚的它
    并没有要驻足的意思
    它说它没有时间,去考虑悲伤
    为了善待自己,它要一分一秒
    去创造快乐。我也因此获得了一份
    有意义的工作
    把它埋葬在我的瞳孔里
    你们现在所看到的
    那种无声的黑

萧:首尾不错,我喜欢。中间需要调整。
风:平庸了点。中间这几句特落俗。打个比方就是:俺要吃饭呀,俺要挣钱呀,俺顾不上想其它的……人都是要生存的,生活是无奈的却也是要不得不认真对待的,哈哈。
霜:“铜”这个字硬了些。
萧:“铜”字可以有比较多的涵盖,这个我倒比较欣赏,和前几句一样感觉很流畅。
草:这个切入我很喜欢。
萧:新人吧,语言上总是需要再斟酌。
风:这个“新人”名叫左岸。
霜:结尾还是不错的。
萧:哦,左岸呀,诗歌报大厅读不下去的作品都加精了。
草:一些人太势利。
风:这首的议论问一下大家的意思,发不发出去?
霜:发吧,保留咱们说话的原汁原味。
萧:前后比较流畅,也算有个性。
风:不过用这个标准来要求左岸,也太低了吧。
萧:老了,可以这样要求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十鼓兄的《活在东北》怎么样?贴来瞧瞧?
风:他和你同年的人,你还兄呀。俺比你大两岁,你也不兄一次。
萧:汗,他也喊我兄的,兄来兄去文雅些。
风:笑,不开玩笑了,俺去找来。
□  “东方金字塔”将军坟
   文:十鼓


想到它所在地的名字,飞鸟在巢里望我
叫声就象“集安”,好名字
将世界的安宁集中起来


我相信,山在,灵魂就在行动
它一定对应了谁的光芒
不然怎会做这样一种盛大的宣示
浩淼宇宙一定有钻石的故乡,生命
才这样熠熠发亮
才这样锋利
才这样保持神秘
才这样将冷漠和祭奠放在一起


望着它的一些残破,它的孤独
我忽然感到岁月充满缺陷
才使我们日夜不停聆听和寻找
我认定只有经过伤口的心灵
才能够建造这样一座坟昭告
世界只要死亡存在
就需要珍惜生命这块新肉
我想给自己疗伤
在转身的瞬间
我想把那些草带上,用来英雄立世

萧:这个很不错的,一些缺点也隐藏的马马虎虎。我就是不喜欢排列多,尤其是粗犷的排列。
霜:写得很有情绪。
风:十鼓近期的文字,有种复古的习惯,象在看二十年前的诗风,或者三十年前的。这首适合朗诵。
萧:很饱满的。我很想写这样的,可惜文平太差。现在适合朗诵的诗太少了,尤其是水准不错的。
风:不平民化,俺觉得站得太高了,好象他高高在上,随意左右评历史似的。
草:只能自己看,只在写自己的心情,不过语言的节奏看出是老手啊。
萧:读第一节就可以感受作者的水准了。
风:中间一节显得太高,末节又在往下压,并且主观意识太足。
萧:第二节后半部不好,第三节空了些。
风:这样的诗,俺总是难存好感的,觉得有“到此一游”的味道,似乎不写出点什么,对不起这个地方。
萧:嗯,是的。
风:清秋回来了,要不咱拿清秋一首来砍砍?
秋:好的,随便砍,清秋脑袋结实。
风:
《从开始到结束》
  文:冷冷清秋

树丛。刀丛。
我被尖锐的夜划伤,这些
与酒无关
被一些回声追赶着
逼人的寒气里,我看见更加逼人的闪电
没有水,没有血,也没有眼泪
语言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不得而知


你用最急切的语速唤我
而那些植物,我叫不出姓名
我是不喜欢吃水果的女子
你剥桔子的动作很娴熟
但不斯文。你切开一枚苹果的力量
刚好够我喊出一声疼痛


坠落,在所难免
我站在女权主义的另一端
没有充裕的财富,购买门票
抵达天堂
从隐秘的缝隙,撕扯出怯懦和羞惭
裂帛的声音,雪崩一样决绝


生活的硬壳被敲碎
我没有足够大的力气裹紧外套
没有足够长的仪器,探测你的深
我开始妥协,暴露布满青苔的内核
切换到阴影模式,被你的焦灼
烫成重伤


墓碑已经落锁
苍鹰还在头顶盘桓。而那只猎豹
一去不回
从开始到结束,只需一杯
烈酒的浓度

风:咋都不出声了呢?直接涉及当事人参与,才好玩嘛。
萧:说实话,这首质量相当好,咋不挑首差些的呢?(心里话)
秋:今天我在博客看到天山杨跟了这个的评论,说还能砍掉一半。
霜:在看呢,写得很有情绪。
风:这一首俺以前提过,第一节最后一句“不得而知”可以删了。
风:这一首很流畅的,行云流水一般,就是这样的风格吧,真删的胡乱跳跃,也失去原味了。
萧:嗯,很流畅,但也枝叶多了。
秋:我倒觉得天山杨说的有道理,应当可以再凝练些。
萧:我倒是可以修改一下的,但未必比原诗好,毕竟每个人的融入点不一样。
秋:那你削削吧。
风:一定要说的话,可能第三第四节显得稍多了些,二三四整合成一节就行了。
草:我喜欢新鲜水果,不喜欢蜜饯。
萧:是的,二三四可以整合的,一五很不错了。
风:具体的,可能还是清秋自己来整合才合适吧。
萧,是的,每个人的语言风格都不一样。
风:不过清秋不会舍得吧,俺自己看自己也是一样,总不能舍。
萧:所以需要交流嘛。清秋这首在内核上还是比较浅了些,这首在表达上有些泛滥的趋势。说实话,只是读到语言的鲜明。我倒是希望能多些或深些挖下去。
风:不过清秋那首读着还是满舒服的。
风:清秋的,咱这样点过就过了吧,看一首别人的——
★ 秋日的高原上
   文:符力

大鸟,雄踞众山之巅的
神,远走高飞,放弃大地的坐骑
拒绝俗人的仰望

一夜之间,湖水蓝透了

白云,神的披风,或者大鸟的羽毛,遗落人间
沉睡于湖底,那么
平静,像一个诗人的形容
像一个国度,恒久
不化的感伤

萧:这首我觉得缺一些质感。
风:这个象在赏图,赏外国图,这个大鸟肯定不是庄子的大鸟。
草:什么呀,巫婆摆坛哦。左一把秋风右一抹鼻涕啊,把人搞晕。即使是画,嘴巴肯定在鼻子上面。
草:嘿嘿,我就会胡扯。
风:还有什么意见没?
萧:没有内容了,读啥呢?
风:唉,猜一下谁的?
萧:不会是谷风吧?
风:这位是清秋的上司,符力。
风:清秋又不好说话咯。好了,过,再换一首来看。
《天鹅》
  文:夭夭

她有掩藏在兽性中央的弯曲和纯洁
到了秋天 她就要穿过茫茫大雾
和一场隐身术
伫立在黑暗身边 做它不贞的情人


旧黄金?喇嘛庙?或是沉于旧事的羽翼
到阴历里安身 和她的姐妹一样
在肉体上飞翔了太久
离与合之间
一些名字逐渐接近细软

萧:夭夭的诗歌觉得还是停留在灵性和聪明写作的程度上。
风:具体到这一首呢?
萧:我刚才说的就是结论,觉得还不如含风前面那些了。诗歌我一直说有两种,就是众性和知性。按照我的阅读方式,这首无论文本和诗意的阐述都不怎么好。
风:具体一点呀,我在找她在想什么呢。
萧:像这首嘛,更像是题图诗,离了图它啥也不是。诗歌可以缺乏故事但不能缺乏代指的虚构,我们所说的意象往往就是指这种虚构。
萧:这首的两节都跃大了,断裂比较明显,像隐身术类的可以想象,但旧黄金喇嘛庙等却是简笔的过多了。如果名词典在作品内,最好是联想宽阔的典故,这样的话夭夭这首要饱满得多些。
风:第一次评夭夭的字哦,多有得罪。下次她发好的了,咱再唱唱赞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短
  文:呆呆

总是想到雪。你不能逐件
清点失去的事物
只能坐着,苦苦思索。影子和存在
哪个更象“我”


以及爱,契约。以及一个下午
逐层排出的质疑
尘埃啃过的阳光,正从你肩膀滑下
以及这孤独,有多少人正在同时享受?


倘若你拒绝答案,而此刻
它们朝你打量—
透过杉树微微泛黄的细叶
风的针眼
下午四时的焦虑


以及这城市,它移动,把自己推向黄昏
推向你身体内,那渐渐泛白的
奇异建筑

萧:这首静的舒服。
风:第一节的雪,象是一个背景,为了某些东西更醒目,具体来说,是为了回忆更醒目。影子和存在,你们会想到什么?
萧:硬币的正反面,一面鲜明一面晦涩,也可以联想更多。
风:可不可以是精神和物质或过去与现在呢?
萧:是的。
风:“尘埃啃过的阳光,正从你肩膀滑下”,这里更象尘封的岁月,以及曾经担负的责任或者热心的事,热爱着的人……
秋:这首很好。
萧:这个缺点有,但不大,胭痕的水准就是这样的吧。
风:其实就应当不事先说是谁写的,只贴诗过来,大家对诗说话。
秋:赞同。
风:第三节里,不管你拒绝不拒绝,那些答案都是存在了的。这些类似衬托的作用,因为过去并不算圆满,或者那些答案并不是自己期望的。
萧:说实话,描述倒是一般,我只是欣赏节奏把握得不错。
秋:同意,节奏把握好,其他的一般。尤其内容的表述,和《长短》似乎没什么关系。
风:我也在想长短是什么意思。
萧:咱不搞假大空,咱实话实说。
风:本来就是这样的呀,要的就是这一瞬间实话实说的效果。
草:时空长短?视线长短?
风:好了,再换一首,不说谁写的。
●《最低能见度》
  文:竹露滴清响

一些东西落花流水地逃
白狐仙把洞里的雾都赶出来了
深一脚,浅一脚
那些相互间不能靠近的事物
有一些起伏
让人的心持续的空
天空和田野把一些谜都吐出来
一些车慢吞吞的,还没有被提及


那年我六岁,母亲背着我
穿过那个清晨的寒冷,和那些白
我贴着她的暖
一歪头便看见她左耳的痣,跳得飞红

风:唉,俺现在对“白狐”一词也过敏了。
萧:这首在描述上本末倒置了。
风:第二节和第一节不太协调,第二节的味道还是满喜欢的。
秋:这首以前看过,第一节看就不喜欢“白狐仙把洞里的雾都赶出来了”,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
风:第二句可以删吧,要它有什么用?直接删除就是。第一节最后两节,也没多大实际意义。
萧:是的,几乎没用。
秋:作者似乎是在描写雾……
风:呵,清秋提醒,那两句倒最是雾。
秋:白狐仙把洞里的雾都赶出来了--这句可以不要,还没有被提及--这半句也可以不要。
风:第一节结尾两句,也是怕人不太知道是雾吧?俺觉得还不如直接把诗名里带上雾字呢,然后把第一节的第二句和第一节的末尾两节都删了,感觉更好。用‘最低能见度’,反而说着不爽了。
草:有点大杂烩了。
风:小草详细点。
草:这个“那一年”,没有把前面哪个很顺利的窜起来,所以显的杂,所以这个结尾看起来扬的莫名其妙。其实是想对比出诗意的,结果衔接没处理好。
风:我觉得这样改就好——
●《雾》
一些东西落花流水地逃
深一脚,浅一脚
那些相互间不能靠近的事物
有一些起伏
让人的心持续的空

那年我六岁,母亲背着我
穿过那个清晨的寒冷,和那些白
我贴着她的暖
一歪头便看见她左耳的痣,跳得飞红

萧:呵,空和二节不吻合的。
风:空可以当成某种失望感,或留恋意味嘛。
草:这个就没构思好,只能说有点想法就写了。
萧:‘跳得飞红’,很热烈很温暖了,所以前面就需要铺垫。
秋:即使第一节是第二节的铺垫,也显得勉强了。
风:我觉得不用铺垫吧,雾里的飞红,有突出作用,这里是记忆里最鲜明的画面。正好和雾的模糊起了反衬作用。
风:呵呵,上面这首是竹露滴轻响的……
◎《幻想》
  文:郭全华
         
像一匹马,慢慢咀嚼草原
作为尘世的一根草
多数时候我抬头向天


城市越来越大,安宁越来越小
所有的马都不知去向
参差不齐的楼群遮蔽我的光阴


一匹马有多大的食欲
草木猛长。刺勒川的风归来时
还有什么可以若隐若现

风:呵呵,一看到“马”俺也同样会过敏。
秋:前两节不错,结尾段处理不理想。
风:这首也是新意不足,似乎在城市里,就要幻想田园牧,歌,就幻想不出城市的好处。
萧:也不是新意不足,是叙述上隐构的太多了,不够展开,读者的切入感往往会读不到更深的代入。就象第二节末尾的‘光阴’,这个词就比较浮浅化了,不够精准。
风:还怎么展呢?回到历史?
霜:走虚了吧,虚指的太多,虽然语言张力大了,可也多了不确定性。
风:我觉得这种幻想都是丰衣足食后的矫情。
萧:第三节,不如把“草木猛长”放前面的好。
草木猛长。一匹马有多大的食欲
刺勒川的风归来时
还有什么可以若隐若现
这样更鲜明些。
风:这首是郭全华的,先这样了。
木  匠
  文:霜白


一个木匠就是他手中的那些
锯子、刨子、斧子和凿子
就是一些长牙齿的木头
在木头之间建设、穿梭


每一件精良的家具是他一个个的诱惑
他深陷于手上的活儿
为此精益求精
凭着手艺,他走遍了家乡,也走过异乡


从一棵树到一张床、一个衣柜、一把椅子或者
一扇门……他不停地穿过一扇扇门
回到模糊不清的木头中来
或者说,他从未曾离开


如今他老了。眼前的工具已经落满灰尘
他就像一把闲置的椅子
静静坐在那里。或者一棵树
一个冬天里的稻草人

萧:这个可以删掉好多,太平铺化了,缺乏形象的叙述。
风:是呀,第一节第三节都有着没必要的罗嗦。
萧:没特色,换一首来吧,夜宵要整好吃的,味道才爽呀。
霜:前面铺得多些。
秋:就结尾两句好看。
风:我觉得二四还好,一三不行。换了——
◎玫瑰之梦
  文:舒云儿

多少人在梦中?
当云层越来越稀薄
呼吸不再自如
如果将梦交出,会获得安宁吗?


当你离开,亲爱的,
是从一个梦进入另一个梦吗?
当你渐渐走远,我只剩下梦
亲爱的,我叫你
是仅止于梦中的呼唤吗?

终究会空下来吗?
我一直拒绝的词,致命的毒
一切都不可言说了?
我迷恋,我的自卑
旧照片里,你看我,我看着我
宁静的样子


那么遥远。
谁的梦?

萧:好歌词啊!
秋:晕,那么多问句。
风:‘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那永远不凋零的花……’
萧:嗯,十五岁时,我就好这样写。
霜:这个能不论吗?
风:霜儿就是顾及太多。为什么不论呀?
霜:不是呀,我都不知道是谁,只觉得这个就只写了一些感觉……
萧:我更不知道是谁的,想说好话,又不知道怎么说。如果歌词是好话的话,我刚才已经说过了。
霜:没什么可说的。
风:这个是舒云儿的。
霜:晕……
后记:初冬微寒的夜里,三五同道围炉谈诗,真也算人生一大快事。网络此刻也就代替了旧时的炉火,给相距遥远的我们以温暖的感觉。
此次实录谈话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也许有许多话许多评点并不能真切中了要点,欢迎大家跟帖参与讨论,只要是关于诗的,我们愿意真诚和朋友们一起交流。我们这个围炉夜话也会尽量坚持着做下去,并且可能的话不断增加同道中人,新鲜血液。除非某一天,我们都不再有读诗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誓胡言乱语之前,我不知道这些文字出于谁的手,群里说话比较随便,但多了一份真实,不代表真言,但如风筝说,我们至少还保存一份读诗歌的心情。能做到的是,认真回每个帖子,是对所有文字和作者的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交流不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啊。亮起来,学习。风筝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样的交流。欣赏!问好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大风筝,没有风你怎么飞到女儿国了.呵呵呵呵,
喜欢那些诗,那些话.也想象你们一样聊天的时候也说诗.你们那群里带不带我玩啊.呵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感受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8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温暖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耐心看完的各位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方式很新颖的,楼主有心。要多来学习几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样的交流..进来学习..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是可以精华的.为几位朋友这么认真的看诗读诗起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0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