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067|回复: 31

诗四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丑陋的蚂蚁》

智慧的碎屑,覆盖无限江山

一粒尘埃的伤痕
呼风唤雨。天才的预言家

一生扑在大地上,两手空空

善于往高处看。盯住影子不放。吃树
吃光阴,把心
都吃黑了

《对一只绵羊的忠告》

佛,一旦变成蝎子
也会蜇人
          2007.10.11

《苏平》

口吐莲花
小妖精
骑相思树,谈情
说爱
她的影子有多重
树的腰围
为她弯

草丛里
唐朝风月
三百州,柳絮迷津
私语时
那枚长安
丢失的钥匙
指引一只新蝶
往灯火楼台
深处走

《黑蚂蚁、蓝蚂蚁》

农民,在家种地、卖粮
免税
(还拿政府补贴)
外出打工
厂主又不敢
欠薪
不像工人
守着那一点儿死工资
养一家人,喝
西北风
献完青春
又献子孙

工农商学兵
干什么
也别当工人
就让他们端起
泥饭碗
纯洁无产阶级队伍
脖子上
套着体制的绳索
昨天
忙于下岗
今天死于敬业

[ 本帖最后由 董书明 于 2007-12-4 08:57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后两首。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一村 于 2007-12-3 19:33 发表
喜欢后两首。问好。

谢谢一村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董书明。一、三、四打开得好,意指深入有力。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四取材好,切入点和折射的空间含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有揭示引人深思.思想蕴涵于句中..第二个转换漂亮,有意趣有张力耐品..建议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久不见书明,还好吗?问候你,多来。。这个先亮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住了一些主要枝干,叶子稀疏了些。断句有明显的裂痕。大家再看!

[ 本帖最后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7-12-4 17: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在家种地、卖粮
免税
(还拿政府补贴)
外出打工
厂主又不敢
欠薪
不像工人
守着那一点儿死工资
养一家人,喝
西北风
献完青春
又献子孙

关于口语诗歌,大家议议看这里面使用口语与生活语言的度!
关于这种形式的断句,我也很想请教作者!
茜草近来喜欢上了与诗歌较真,想知道大家怎么想?

[ 本帖最后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7-12-4 17: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丑陋的蚂蚁》

智慧的碎屑,覆盖无限江山

一粒尘埃的伤痕
呼风唤雨。天才的预言家

一生扑在大地上,两手空空

善于往高处看。盯住影子不放。吃树
吃光阴,把心
都吃黑了

这个若每一节分开来读,语言表达上都很精准。像哲理名言。放在一起,感觉层次的衔接若再圆润些会更好!这样一节一节读,有些乱,作者可能写得匆忙,感觉没架构好。

[ 本帖最后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7-12-4 17: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只绵羊的忠告》

佛,一旦变成蝎子
也会蜇人

这一个题目内容富含一定的哲思。没有多余的枝和叶。若去掉这个题目,可以当成至理名言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平》

口吐莲花
小妖精
骑相思树,谈情
说爱
她的影子有多重
树的腰围
为她弯

草丛里
唐朝风月
三百州,柳絮迷津
私语时
那枚长安
丢失的钥匙
指引一只新蝶
往灯火楼台
深处走

古韵新写。第二节更好。宛若碧玉女子。隽秀、轻灵。结尾饶有意趣。茜草一直喜欢宋词,很少这样写。欣赏作者的才情!在此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7-12-4 15:35 发表
一、三、四取材好,切入点和折射的空间含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有揭示引人深思.思想蕴涵于句中..第二个转换漂亮,有意趣有张力耐品..建议精华


姐姐,董兄是红颜的认证会员,想来也是元老了。茜草觉得是不是对他们的诗歌要求可以适当严格些呢?毕竟他们不同于新朋友,对作品是否精华不会太在意,更关注作品本身的交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王晓辉 于 2007-12-4 15:13 发表
问好董书明。一、三、四打开得好,意指深入有力。问候

问好晓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7-12-4 17:28 发表
农民,在家种地、卖粮
免税
(还拿政府补贴)
外出打工
厂主又不敢
欠薪
不像工人
守着那一点儿死工资
养一家人,喝
西北风
献完青春
又献子孙

关于口语诗歌,大家议议看这里面使用口语与生活语言的度 ...

先问好春版。口语是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一首诗歌是否成功,主要是看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性。内容决定形式。唐诗“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口语,你说好不好。不要怕用不用口语写作。写东西只怕无病伸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7-12-4 17:37 发表
《丑陋的蚂蚁》

智慧的碎屑,覆盖无限江山

一粒尘埃的伤痕
呼风唤雨。天才的预言家

一生扑在大地上,两手空空

善于往高处看。盯住影子不放。吃树
吃光阴,把心
都吃黑了

这个若每一节分开来读,语 ...


关于这一首诗歌也和春夜聊几句。我不是王婆卖瓜。说自己的东西就是好的。这首诗不同的人因不同的阅读习惯会有不同的读后感觉或理解。古人形容美好的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瘦”(大意如此)。人看来要胖瘦适中。园子里有鲜花,也要杂草。诗也大抵如此。
如果你将这首分行一下,再读,你会感觉如何:

《蚂蚁》

智慧的碎屑
覆盖无限江山

一粒尘埃的伤痕
呼风唤雨
天才的预言家

一生扑在
大地上
两手空空

善于往高处看
盯住影子不放。吃树
吃光阴
把心
都吃黑了

分行是一种艺术。从唐诗到宋词、元曲,我们前人在分行上绞尽脑汁
(我将一些可有可无的句子剪掉了,就剩这一些。有时,所谓断裂,也意味着留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