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801|回复: 26

时光的纪念照(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7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光的纪念照(组诗)

口/董书明

《一支笔》

给他一块地,就能种出五谷杂粮
种美女,房子,钞票,子孙后代
种风花雪月,电闪雷鸣,种智慧
种内伤,一把火,一只虫子,一片衰草斜阳

《一滴墨》

投放到岸里  养一段情  一堆智慧
养作业  一团星光  一截时间
涓涓细流或月黑风高 狂沙走石
养一把刀  打开一枚核桃内心流放的面目

《一张纸》

盛放文字、图画的口袋。装思念,叫书信
装稿件,叫作品;装空瘪的日子,田园荒芜
贴上体裁、流派的标签,七十二变
一个筋头,跳不出时间的五指山

《无题》

是谁惊动了若大的林子
一只鹰急速地扑向迷途的雪地

恍然,你是我一生的表妹
昨夜忧伤的月食,送出三千里地的嫁衣

《围墙》

站起来的路。风走过 雨水以及光芒  
爱情走过 自由也走过  小偷、蚂蚁走过
走深刻  走艰难 老鼠走了一截
在上面打口井  走短途  回来时  洋洋自得

《幸福》

公园里,三岁的女儿
给她糖,她对我笑
我将她举在头顶上
仿佛蚂蚁高举着在路边捡来的幸福
一心向家走  不回头  不说爱
幸福,像天空上的星星
那么多

《秋雨》

雨敛起翅膀,路上的水洼
丢弃一地
故乡的照片

汇聚成河。我忧伤地
站在桥头,眼看着拉不住的村庄
已准备
随波逐流

《纪念照》

车过草原,我停下来和小草们拍张相片
远处的羊群像锈不掉的一团雪
等候更多的目光温暖辽阔的故乡

我将照片小心的带到南方
一群家乡的牛羊,捋光了上面的草
喂给思念的饥肠。才放下碗筷
又喊饿了

《向下》

鹰的胃, 恰好
装下野兔逃生的路径
捍卫一顿晚餐
远比捍卫领空更显智慧

一生归去来兮
以草根的方式
抓一捧故乡的魂魄
--- 远走高飞

《田埂》

守护种子、秧苗的围栏
守节气  雨花  
守辛劳的背影
一株优美的水稻弯下腰  
为哪一年的收成
在忙

守护农业的
一根肋骨
掩蔽不住村庄的心跳

《弟弟》

2003年,我从九江到枞阳汤沟
在他家过正月十五
故乡的人民都在忙着奔小康
只有他早早地歇业
一家人陪我喝酒吃饭
小时候,他患了小儿麻痹症
拖着一条带有残疾的腿,没有出过远门
这些年,守着一个店面
卖鱼具、动物饲料、兽药和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上午看他站着给一群鸡雏打针
感觉他也像一管针剂注射在小镇的肌体上
那一年枞阳发现禽流感
我希望故乡健康起来

《我喜欢》

我喜欢----
危墙上的裂缝   早些年贴上去的年画
老屋子夏天特有的阴凉
和陪我坐在对面的姑娘
她讲着准备外出打工的计划
我热烈地向往

我喜欢----
这个季节黄昏是浮躁的
沾满尘埃的脚印怕是藏也藏不住了
除了村口的老井
晚风将村庄沿着刚铺好的铁路新线
往城市的怀抱
推了一把

《要去,就去伊拉克》

雨水一场接着一场。蚂蚁不断搬家
这个季节,去哪一座城市打工
都感觉  日子难过  钱难挣  脸色难看

要去,就去伊拉克
趁月黑风高  倒卖枪支、私运石油,赚大把大把的钞票
纵使命丧战火,也放心地看着自己流下体面的汗水
足够养活老婆、孩子
或别的男人

《毛塘村》

毛塘村,距离弼时纪念馆不到七公里
村民大多数也姓任。可惜,弼时英年早逝
家乡的人民没有沾到一点好处
至今地方财政还穷得像风雨中的鸟巢
触目惊心。村子不大,背靠幕阜山脉
今年3月,我来到这里修建武广客专线
村支书任跃进配合我搞征地拆迁走遍村子的角角落落
当地人、非常好客,十分要面子。你随便坐到哪一家
他们都会端出姜豆芝麻茶招待你
如果你愿意留下吃饭
临走时,还送一包金芙蓉香烟
武广高速铁路在他们村子占地200多亩
现在,农民手上剩下的田地越来越少了
人均不足四分。秋天一过啊
一些壮年的劳力又在操心想着去哪里打工、混饭
留下老人、小孩守尽年复一年的贫穷和希望
那些无所事事的人终日卖码、打麻将和斗地主
凭运气把牙缝里省下的小小财富
仿佛当年闹革命一样
没日没夜的又重新分配了一遍

《江南雨》

江南雨轻轻敲打杨柳岸边的乌蓬船
轻轻落向南国长长的巷子和行人飘举的衣袖
轻轻吹进寨子的酒旗风中
三月水雾蒙蒙
疏淡了乡村炊烟的画图
六月的雨鞭鞭促葱郁的林木和拔节的建筑

江南雨多愁善感
长江珠江在她脸上留下两行快乐的泪痕
旱灾的日子握在田畴老民的手中
点燃一挂报喜的炮仗

江南雨听你来到山亭水榭拥一杯清茶闲敲棋子
一本厚厚的古书诉说着几千年历史的沧桑
江南雨深入黑夜辛勤地洗涤着诗人
玲珑的诗心月明一片

江南雨读你草长莺飞的江南
桃花雨   杏花雨   梅子雨
呼唤你的芳名踏着季节的青苔走进阳光
江南雨湿漉漉分别的心情湿漉漉我流浪的脚印
梦里江南我在明年的街头
守侯你的颜容如燕归来
发表于 2007-12-7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读前面的几个,感觉很熨贴。先红起来,问好书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董书明 于 2007-12-7 07:51 发表
时光的纪念照(组诗)

口/董书明

《一支笔》

给他一块地,就能种出五谷杂粮
种美女,房子,钞票,子孙后代
种风花雪月,电闪雷鸣,种智慧
种内伤,一把火,一只虫子,一片衰草斜阳

《一滴墨》

投放 ...

问好辉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去,就去伊拉克》

雨水一场接着一场。蚂蚁不断搬家
这个季节,去哪一座城市打工
都感觉  日子难过  钱难挣  脸色难看

要去,就去伊拉克
趁月黑风高  倒卖枪支、私运石油,赚大把大把的钞票
纵使命丧战火,也放心地看着自己流下体面的汗水
足够养活老婆、孩子
或别的男人

先问好隔壁的书明兄:)
这一组是我近期读到的相当好的一组诗。当我读到这一首,我不由得兴奋起来!这就是我要看到的董兄的好状态!!!
这样的叙述,这样的反讽,入木三分,让人读后感慨万千!茜草先挂上去了,并推荐精华!

[ 本帖最后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7-12-7 17: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推荐,我来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7-12-7 13:21 发表
《要去,就去伊拉克》

雨水一场接着一场。蚂蚁不断搬家
这个季节,去哪一座城市打工
都感觉  日子难过  钱难挣  脸色难看

要去,就去伊拉克
趁月黑风高  倒卖枪支、私运石油,赚大把大把的钞票
纵使命丧战 ...


春版能喜欢,我就放心了。你喜欢口语诗,我再发一组你看看。这个贴子还是让它回到地球上来吧。挂在顶上不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07-12-7 18:00 发表
草推荐,我来操作。

谢谢迷雾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养一把刀  打开一枚核桃内心流放的面目

这是一组好东西,该挂着:),呵呵~~春草好眼力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精华了啊,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弟》

2003年,我从九江到枞阳汤沟
在他家过正月十五
故乡的人民都在忙着奔小康
只有他早早地歇业
一家人陪我喝酒吃饭
小时候,他患了小儿麻痹症
拖着一条带有残疾的腿,没有出过远门
这些年,守着一个店面
卖鱼具、动物饲料、兽药和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上午看他站着给一群鸡雏打针
感觉他也像一管针剂注射在小镇的肌体上
那一年枞阳发现禽流感
我希望故乡健康起来


朴实的叙述中自有感人的力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潇湘妃子 于 2007-12-8 19:54 发表
我精华了啊,好诗!

谢谢总版、穗穗、一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董书明 于 2007-12-8 19:05 发表


春版能喜欢,我就放心了。你喜欢口语诗,我再发一组你看看。这个贴子还是让它回到地球上来吧。挂在顶上不妙。


呵呵:)偶当时爱之心切,竟是不小心给挂到月球上了么?既是董兄要求,偶就挂下来了。

关于口语诗,网络上一直存有很大的分歧。应该说,口语诗歌出现并不偶然。众所周知,唐诗中就曾有不少这样优秀的范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他们的语言特色就是来源于生活,就像人们平时说话般亲切、自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提炼,虚实相结,借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所进行的一种创作。要说喜欢,兴许是因为时下很多诗歌呈现某种流行之势的艰涩、难懂,对比之下,更容易被这种语言风格所打动而共鸣的原因吧!

诗歌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想来只有拥有生活基础的诗歌,才能拥有更多的热爱者与阅读群吧!

呈上茜草的一点心得,愿与书明兄探讨为宜。我的那个网内网外生活帖,后面有一栏是为了更多地与大家探讨每个人的写作,书明兄有时间也可发表一些自我的见解,真心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茜草,是的.谢谢放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读了一遍。再提这一个:

《毛塘村》

毛塘村,距离弼时纪念馆不到七公里
村民大多数也姓任。可惜,弼时英年早逝
家乡的人民没有沾到一点好处
至今地方财政还穷得像风雨中的鸟巢
触目惊心。村子不大,背靠幕阜山脉
今年3月,我来到这里修建武广客专线
村支书任跃进配合我搞征地拆迁走遍村子的角角落落
当地人、非常好客,十分要面子。你随便坐到哪一家
他们都会端出姜豆芝麻茶招待你
如果你愿意留下吃饭
临走时,还送一包金芙蓉香烟
武广高速铁路在他们村子占地200多亩
现在,农民手上剩下的田地越来越少了
人均不足四分。秋天一过啊
一些壮年的劳力又在操心想着去哪里打工、混饭
留下老人、小孩守尽年复一年的贫穷和希望
那些无所事事的人终日卖码、打麻将和斗地主
凭运气把牙缝里省下的小小财富
仿佛当年闹革命一样
没日没夜的又重新分配了一遍

我想这正是我最近所理解的记述或呈现吧!这一个也很棒!再提! 收到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16: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