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讨论] 《我的网内网外生活》——愿与你分享,与你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昨天看了这个帖子以后,我有很多话说。但最近琐事实在太多了。单位的和家里的,搞的我身心疲惫。  
   我的上网经历和茜草差不多,现在大大小小7个斑竹在身,有些地方只能偶尔去,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对文字的信任和责任,对朋友的尊重和爱护,是我一贯的作风,现实生活也是如此。
   不写文字之前,小草是个粗人,搞了十几年的体育,对未来和生活没有什么规划和追求。日子平淡,身体健康,仅仅如此罢了。幸运的是我一直喜欢读书,包括各种报刊杂志,我可以让数理化门门红灯,但语文和外语总是名列前矛。走上工作岗位,做了一名体育老师,整天带学生玩玩也不错。后来考上国防教育研究生,转到学生处中层队伍,坐班无聊,开始玩游戏。直到去年5月才知道有文学论坛,8月开写诗歌至今。
    期间碰上很多热心的诗友,有过争执有过共识,更有最初热心教过我的云抱和“砍”我的风筝,一路看我走过的弦意,话语很少,偶有都颇有分量,现实所不及也。以后的诗友就很多了,不一一提及。我一直主张人性有多么复杂就允许文字有多么复杂,不刻意写什么而忽略可以写什么,随心所欲,顺其自然,写字痛苦,写出来快意,合成痛快,赞成做人开朗坚强,如名。所以在做斑竹的时候,即便是最开始写的文字我也要鼓励上几句,因为我记得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红颜的氛围很好,不管是高手还是低手都愿意呆在这里,和我的斑竹哥哥姐姐妹妹们的导引很有关系,这是一个和谐的版块,纵使我很忙,我也要每天来瞄一眼。是的,打这么多字,可以去写一首不错的诗歌了。但对我来说,我还是愿意来和我的朋友说说话,这份珍贵是我自己的。诗歌对我是生活的补充,无所物欲和利欲,这份比现实更可贵的友谊,比现实还真的情感却是任何代价换不来的。昨天还和猴子哥哥提及来自郑州的稿费,居然无从查起,因为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从来不投稿,只是到处散些文字。(也许以后会有一本小草集,呵呵)
     走过的论坛很多,做斑竹的经历一言难尽,但我对待文字的态度一直很认真,时间不够就少读一点,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一定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详细的尽可能详细,牺牲了很多时间,看到别人的进步或者一句简单的谢谢,足以。有时候有些朋友追着喊老师收徒弟,我竟然有些感动,小草现实生活中是一名大学老师,但在论坛还不想为师,原因有二,一则水平不够,也处于学习阶段,二是论坛交流自由,根本无师可言,兄弟姐妹朋友皆可。五湖四海,不是网络,我们没有机会交流,是缘分,当珍惜。
    乱敲一气,最后想说,这个比玩游戏有意义多了,深爱我的红颜,我会尽力,问好穗穗和我的斑竹兄弟姐妹,问好我的诗友们!

[ 本帖最后由 踩不死的小草 于 2007-12-8 13: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问好,说的很真诚,说出来是勇气,我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先回答问题再写点流水帐!

    一,为什么在众多文体中选择了诗歌,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答:喝酒下棋打牌没人点我,所以自恃清高,“不与之同流合污”,写点诗歌(当然也没人点我,只是在我的生活圈子内没有人读诗歌!~)
     二,你一般在什么时候进行诗歌写作?
     答:什么时候都会,当然期望失眠带来灵感,却老不失眠,反而为听不见闹钟而苦恼!
    三,你写作诗歌的方式是什么?是对着电脑临屏还是先有底稿再发帖?一般几天发一帖(或一天发几帖)?一帖中一般发几首诗歌?
    答:在纸上写,然后再打。一帖不定数量,自发状态。
    三,你上论坛发帖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参考:1、斑竹的肯定与相关操作 2、斑竹与诗友良好的互动,给出真实的读诗感受 3、结识志同道合的诗友,相互交流,并共同进步 4、消遗休闲的方式,打发时间 5、其他)
    答:功利色彩,期待得到批评,促进自己的提高(自私)。
    四,你心目中的好诗(现代诗歌)是什么样子?结合此点,说说你的诗观。
    答:只有固守一方宁静,才能占据人们心灵剩余的部分。
    五,你对红颜诗国论坛管理有什么建议?如何才能将红颜诗国越办越好、永兴不败?
    答:名气挺大,坚持就是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写的流水帐!

   更多的是遗弃
                            ———我与诗歌

                                  李有明/文

  我在读大学时有时会写一点东西,不外乎学生作文一类的散文随笔、杂文等。我们中文系的学生个个都能吟咏几句。我是乡村来的学生,很朴实、“落后”。我们班有几个爱弄文墨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女同学爱称他们“才子”,在学生年代,青春萌动,当然得到异性的光顾是觉的很光荣的。我既不是帅哥也不是才子,所以不太引起别人的注意。自己也梦想能写出好文章,引起注意。在一次学生作文课上,我的一篇作文《戊寅金秋》得到写作老师赵兴葆的表扬,他还说要给我发表。从那以后,我就有意识的写作,其实内心有一些为了出名还有功利的想法,更主要的是得到别人的注意,自己就憋着一股劲。我经常参加勤工俭学等社会活动,也经常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出没。就这样,我默默地写作,在一年的时间里有了一点收获。在我们班及学校都有了点名气。
  1999年的暑假前的一天,中文系的杨学民老师找到我们四个同学叫我们每人写两首诗歌。当时我对现代诗歌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作为学生,当初我就当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两天就完成了。我的交给班长李建峰,由他交给了杨老师。从此我就没有过问过。9月13日上午第一节课时,杨学民老师突然把我叫出门外,告诉我到油田地质院去参加“油城第五届金秋诗会”。杨老师是中文系的副教授,没有教过我们课,我对他也只是认识而已,我当时很迟钝,既对他说的话不知从哪里说起,对“金秋诗会”和地质院更不熟悉。杨老师看懂了我的心思,他说一切事情已安排好,又叫一名油田的同学同我一起去。我对杨老师无限的感激,就这样我得以参加“油城第五届金秋诗会”。
  在这次会议上,我见到了《诗刊》社的李小雨、寇宗鄂、梅绍静、雷霆、周所同等几位诗人,还见到了丁庆友、马利军、沈顺万、任真等全国及胜利油田出名的诗人。当时与会的成员中,我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学生之一,所以有点受宠若惊,我认真听取了他们的发言,而且在会后还找了几位诗人签了名。当时我是学生,年龄小自然也得到了他们的关注。在与会的三四百人(初选以后)中获奖者有二三十人,其中就有我。我为当时的荣誉非常兴奋。不知自己还是否能登上这个舞台。
  随后在我的学生生涯,我又发表了几篇文章,也获得了几个奖项,也写了几十首诗歌,但当时确实还没有与诗歌结缘。在毕业时,杨老师找过我,告诉我工作后还要坚持写点东西,我铭记在心,并决定一直走下去。
  两个月后我成了一名乡镇中学语文教师,从此整天面对一群求知的学生,整天在题海和作业教学中度日,耳畔充斥着学生的读书声和老师们的讲课及训斥学生声,节假日就是喝酒、打牌和游乐。我的生存空间成了一根上紧的发条,整日按着一套既定的程序运行。对一切文学信息我都不能收集到了。在工作后的六年内,我恋爱、结婚、买房、培养孩子、自学考试,伴随着家庭的“金融危机”,家庭矛盾也逐步升级。在这种氛围中静下心阅读和写作多不容易。六年多的时间,除应酬教案外,我没有写过东西,我选择了放弃,安心做一名合格教师。有时东拼西凑的写几篇教学论文应付公事,竟忘了自己也有点写作的能力。
  2006年11月,我们这里刮起了建博客的风气。先是县里开会鼓励学校、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然后又分配任务,进行评比等,论坛博客的浪潮开展起来了。我们镇有近三百名教师,约建了二百多个博客,我也建了好几个。全县的博客当然就很多了。但在随后的几个月,博客的建设就从大会讲了小会讲到销声匿迹,只有很多零发贴的用户名挂在上面。坚持下来的几个也是胡乱发几个转载,真正像我坚持下来的在我生活的小圈子里,只有我一个。我很庆幸我又回到了文学写作行列中来,这得益于近两年乡村网络的普及,得益于工作及家庭的压力的缓解。这次我真的回来,而且选择了诗歌的道路。
  我最先接触的论坛是《绿风》诗歌论坛,然后是〈中国青年诗歌网〉,随后我像蜜蜂采蜜一样转了几十个论坛,写了很多诗歌,当了好几家版主。网络是虚拟而密集的,这也助长了我浮躁的情绪(这也是现在网坛的通病,尤其实际回帖,大都是寒暄和打牙玩的语句),现在才开始稳定下来。既然做出选择,我也努力的去争取,勤奋是我的“法宝”,我写了很多诗歌,写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诗歌。我知道我的诗歌很不成熟,我不知道我的诗歌路往哪一里走。因此我想参加一些活动,参加一些培训,购买一些书籍来弥补自己。我好几次有意识的在东营和利津等地方的新华书店等地方查找有关的诗歌理论和刊物,这一年只买到了一本诗歌书籍。这是事实,现在纯文学刊物不景气,除了在大学校园和专业的书店(现在也不知道哪里卖),在普通的街面很难见到诗歌刊物,这给我的诗歌写作带来了一些客观的阻力,我现在的写作也处于无序状态。对于诗歌培训班,我只看到网上的几个广告,对于怎样参加培训,自己也没有头绪。对于参加过“油城第五届金秋诗会”的我想寻找再一次参加的机会,于是掐指一算,今年正好是“油城第九届金秋诗会”举行的年份,就决定再参加一次。
  5月,在QQ上得知,“金秋诗会”的征稿已经开始。在网上搜索却搜不到。胜利油田使用的是管理局网,我们这儿的网通搜不到。一个网友答应帮我找。他发到《东营家园》的一个版块(直到八月底我才看到)。我们共处一个油城,但很多方面确实有隔阂。整整等一个月也没什么消息,那段日子只有烦躁与焦急。我在网上留言询问,很多网友都没有看内容,只是看到几个字就留言,“祝你成功”或寒暄的说几句,惹的我很生气。后来看到网友“默非”的留言提示,我决定写一组试一试,就写了并邮了出去,当然我等待回复,我的等待又大约过了一个月。八月份我见到了“千年妖孽”发的具体要求,随即有从邮箱里发送了一份,这次回复的很快。从此我好像才找到了诗会的入口。
  我最后一次询问是在10月9号,这次我正好在东营,我就去了胜利油田文联,到了里面满眼都是教室,连个人影都没找到。就在想放弃的时候,我翻出了电话,真的接通了,还是给我发邮件的朱丽娜,她告诉我刚给我发了邮件,我的作品选了两首,希望我准时去参加,时间初定于10月27、28日在胜利采油场招待所举行。我就等待,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同事和家人也都盼着我能拿钱回来。我说花钱我也要去学习,我现在对文学的方向太模糊,我想尽快找到“组织”把把脉,他们对这个“借口”都不理会。
  10月27日,我请了假准备去参加诗会。孩子刚醒,她生病了,而且症状反常,我要选择,尽管我还不想放弃。我们一家人去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结果出来了,没有大碍,不过需要输液。经过排队,挂号;排队诊断、抽血、拿化验单、复检、皮试、输液等一系列的排队,时间已是下午1点15 分。半小时后到利津,在利津又牺牲20分钟等车的时间,到东营已是2点40分。又等车,坐上31路,前方修路绕行又牺牲20分钟,到胜利采油厂招待所时已是下午3点31分,我只能有10分钟的停留,我才能做上最后的一班车回到家中(自己没有车,当然也没有阔到出门就想雇车)。我10分钟上楼下楼三次,推开了六个门,结果一个声音:“不知道”。每推开一个门,我出来的时候,都是生硬的将门锁上。我确实成了某种不可信任的对象了。在乡下,十里地内打听个人,他会告诉你,并送上你几里的。城市就是城市,一切都需要陌生和提防。一切没有结果,我就没有必要对回家还是住下做思考,为房价和吃饭而用心了。外边又下起了小雨,我又上了31路,向市中心而去。
  到了市中心,我觉得还能拿出十分钟的时间去文联打听。这次文联的人很多,不过是学生上课。在第十分钟开始燃烧时我找到了文联办公室,门锁的很紧。电话号码忘存了,存了也没用。我只好不情愿的登上了回家的车,这时风加雨更猛了一些。这时我没有忘记我一天还没有进食。
  家中网停了,办公室的网上不去(路由器在别的房间),风雨交加,不好意思去别人家上网询问(或许询问也没有结果)。星期天早起,等了2个小时别人的家门才开,去上网查找15分钟,没有结果。找了几十分钟找到了“油城第五届金秋诗会”任真给我留的电话。传呼就不用打了,八年前的办公室电话停机了,宅电打了几次,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不说“您拨的号码正在通话中”。在上午9点45分,我联系上了任真老师,得知“金秋诗会”延期,我松了口气,外面的天空也开始放晴,这算向我的“金秋诗会”又迈近了一步。
  10月29日上午,我看到了朱丽娜发给我的邮件。11月4日我给任真老师发短信咨询,没有什么音训;11月10日,“金秋诗会”在脑海中渐渐淡忘。11月14日,我接到真实的通知;11月17日,在任真和朱丽娜的帮助下我终于得到了这次学习的机会。
  由于各种原因,这次诗会推迟到今日,季节已驶入冬季,在诗歌的照耀下天依旧不会冷。我进入胜采会议室时,会议已经开始。我在刚进门的地方坐下,首先听的是《诗刊》社副主编李小雨老师的讲课。她从中国当前诗歌的形式出发谈了几点看法;随后是杨老师主要从诗歌陌生化方向谈自己的认识。周所同老师长相很特别,也可以说很丑,也是不善打点自己的人,他从西方诗歌与东方诗歌的对照中阐明西方思潮对我国各时期诗歌创作的影响。韦锦老师是一个发型和语言都很张扬的人,自然语句乖张而幼稚的可笑。期间我也环视四周,也有人间断的出入,我也观察着每一个人,有一个感觉像网友璎宁,我对她多看了几次。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我认识很多人,在现实中他们又是陌生的,或许中间还会有更多的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中午的时间很紧,我们只有半小时的时间用餐,然后就是照集体相。随后我又认识了默非和风尘客。下午不到一点,会议有开始了,各位老师轮流发言谈这次入选的诗歌。在颁奖完成以后,胜利油田管理局及文联的领导讲话。时间已是下午四点二十分,我得拿出充足的时间来考虑在路上有公交车的时候回到家中。做公交车很方便,不过需要从胜利采油厂到市长途西站,再到县城,最后乘车到乡镇,期间会经历三次等车和两次步行几里的路程。
  行程匆匆,来不及和老师、朋友们握手道别,只要有诗歌,我们就有缘分,地久天长。我的诗歌也要由这次诗会开始重新酝酿,在我重新开始写诗歌一周年开始,今后,我要用更宽阔,更稳健的步伐,学会坚持,跨进我的三十岁后的年头!


[ 本帖最后由 李有明 于 2007-12-8 14: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玩多了,那确是的,易让人倦怠。好在网络像自家的菜园地,可以随便进进出出。也可以随地大小便。我们写诗更多是情感喧泄。这个主题帖好,方便大家随意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太小了,不方便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很受教育。问好茜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妹子写得很真诚。红颜相对比较干净,讨论的氛围好。是因为我们一直摈弃小圈子互捧的行为,并关注新人。
最近很少来红颜工作,一则本职工作年底太忙,二则突然对诗歌失去了感觉,无法突破以前的语言。平时有时进来溜一下,看到红颜挺红火的,大家做得很好,我也乐得偷懒了。呵呵。
妃子提议年底搞次活动,兄弟姐妹们谋略一下吧,到时我一定来参加。
再次向大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读下来。一路感动着!谢谢你们这样真情的回帖!茜草一并拥抱 我的红颜姐妹兄弟!谢谢穗穗姐姐和大家给予此帖的关注!时间有限,茜草回头再一一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搞活动就趁早吧!!!!!1
期待!!!!!!!!
盛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慕云飞扬 于 2007-12-7 18:13 发表
问候茜草一个,辛苦了!~


呵呵:)慕云老弟,应是你写作更辛苦的。于此,我很想听听你对诗歌的见解呢!

[ 本帖最后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7-12-10 17: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踩不死的小草 于 2007-12-8 13:29 发表
其实在昨天看了这个帖子以后,我有很多话说。但最近琐事实在太多了。单位的和家里的,搞的我身心疲惫。  
   我的上网经历和茜草差不多,现在大大小小7个斑竹在身,有些地方只能偶尔去,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 ...


感动小草这样坦诚的回帖!这个帖子,我没有经过任何筛选,想说的就顺着一气临屏打下来了。想说的话,总是太多!还是抱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有明 于 2007-12-8 14:25 发表
   更多的是遗弃
                            ———我与诗歌

                                  李有明/文

  我在读大学时有时会写一点东西,不外乎学生作文一类的散文随笔、杂文等。我们中文系的学生个 ...


谢有明支持!洋洋洒洒,可见性情。我的帖子没有时间编辑,由着这样了。写到后面被一个电话中断了思路,只好匆忙结了个尾。欣赏你对诗歌的执着,真心希望你在诗歌的探索之路上越走越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董书明 于 2007-12-8 19:16 发表
网络玩多了,那确是的,易让人倦怠。好在网络像自家的菜园地,可以随便进进出出。也可以随地大小便。我们写诗更多是情感喧泄。这个主题帖好,方便大家随意聊


谢书明兄支持!或许正如你所言,更多的写作不过是一种自我的渲泄。无谓好坏。然而你的写作,让我看到了一丝亮光。希望你能坚持下去。“无所谓胜利,坚持就是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董书明 于 2007-12-8 19:17 发表
字太小了,不方便阅读


呵呵:)这样呀,我当时只是心中有了一念,就写了这些文字。甚至都来不及整理,就匆忙呈上来了。心中涌起更多的是对诗友对红颜的一份责任。同时,自己上论坛时值一年,也算一种自我反省与小结。对于文中呈上的一些现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与对诗歌的见解,让我们听到每一个作者内心真实的发声,为红颜的建设尽一分绵薄之力。就最后的讨论一栏,也希望你能将你的一些创作过程与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一村 于 2007-12-8 21:52 发表
来读,很受教育。问好茜草。


呵呵,村村哥哥过奖了。哪能称得上教育呢?这个当作镜子吧,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算是茜草写作这些文字的初衷吧!我之所以只保留在飘雪和红颜的职务,正是因了它们和谐的交流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5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