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829|回复: 7

庄稼汉子的诗话________ 回归,消遣还是超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归,消遣还是超越?

    说到诗歌,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诗经》。不能否认,西周时期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主要源头,更是平民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十五国风很好的描绘了当时平民的生存状态,抒发了最广大人群的喜怒哀乐,赞赏于怨恨。可是随着屈原宋玉等文人诗歌创作的登场,平民的表达开始被文人的声音所遮蔽。尽管还有汉乐府和南北朝民歌的被关注。特别是曹氏父子的出现,使中国的诗歌创作更进一步向官僚文人那里集中。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创作的舞台,几乎完全被官僚文人占领。以后的历朝历代,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六年,中国诗歌舞台上的创作话语权,都被官僚文人霸占着。这期间不是没有民间的表达,而是民间的诗歌创作不再像西周时期那样被政府重视,也很难得到官僚文人的关注。
    这个占领,一直延续到公元两千零五年,才基本上宣告结束。这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蔓延,使庸如我辈者有了参与公众话题,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以前,诗歌或者是成就霸业者横槊而赋还看今朝的豪情喷发,或者是仕途失意者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郁闷发泄,或者是幕僚无权者俯瞰民间梦想安得广厦大庇天下的悯世关怀。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能够记住名字的诗人,大多是拿着国家工资专门从事诗歌创作的官方文人。至于由郭沫若和周扬汇集的《红旗歌谣》,那只不过是一场官方鼓动下的诗歌大跃进,也不是平民的声音。总看李唐以来,诗歌十万八千首,不抵《诗经》一国风。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官僚文人的声音,平民的声音实在是太微弱了。
    面对网络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歌创作的局面,那些官僚文人大惊失色。他们或者一言不发,或者以为诗歌已死,或者担心“如此写诗,岂不是人人可以为诗人”?可庄稼汉子要说,正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最少在中国给被压抑了两千多年的平民诗歌创作,揭去了万劫不复的帖子。它推翻官僚文人的五行山,大吼一声——我来了!
    诗歌在网络上的出现,令我们欢呼雀跃。但要是在各文学网站的诗歌版块浏览一下,你就会欢呼不起来。因为你很难读到真正来自生活底层审视平民生活,那怕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平民生活的作品。我们看到的,要不是些不知所云的所谓诗歌,就是些为生理冲动而发泄的东西。前者在“张力”的领导下以为越让别人读不懂越是好诗,后者在“感觉”的迷惑中当成诗歌就是某种发泄。于是或者漆黑一团,或者乱七八糟。于是就有了“诗是暗示,是禅,是拉拢,是暧昧,是离弃,是在场时的惊奇,是隔壁的猜测”,甚至“是真正无法形容的交媾时的美妙”。这就是一个青年工人对诗歌的理解。我想这可能不是他们自己的认识,是在模仿那些所谓正统诗人的声音。如果网络上诗歌的园地都被这些东西占据着,那它就会沦落为中产者无病呻吟的场所。
    这样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诗歌在网络上的出现只不过是形式上平民创作的回归,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底层创作。你想吧,庄稼人忙于耕田,打工者忙于挣钱,会有几个劳动者闲暇时能坐在计算机前?农耕社会的劳作人群中不乏口头创作者,山歌野调随处可闻。如今,电视机早已满足了人们的日常文化需求,口头创作还念给谁听?各种机械的广泛运用,人们不再打夯拉纤,连劳动号子也没了用“口”之地。底层创作,恐怕只有回归到农耕时代才有可能了。当网络上的诗歌作者中间,有几个曾经是底层劳动者上升成的管理者们坐在计算机前的时候,还没有忘记自己的曾经,从而能用键盘把这个曾经敲击出来就不错了。所以,庄稼汉子说,最好不要以为诗歌在网络上的出现就是底层创作的回归。
    整体上来看,网络上的诗歌似乎是几个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群黛钗的饭后赛笔。就说庄稼汉子自己吧,既没钱玩在牌场,又没权乐于酒场,双休日干啥?只好上网了。由聊闲天到对对联,再到现在写顺口溜,还不是为了打发时光——消遣!
    消遣没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就像音乐家坐在钢琴前一样,敲击一下键盘,听着那嗒塔嗒的声音,然后再欣赏着从自己指尖上一行行蹦出来的文字,那本身就是一曲令人陶醉的音乐。何况我们自己买的机器,自己交的网费,自己出的电钱。就像买了戏票进剧院一样,谁也没权利干涉我们的精神消费。可是,我们不能忘记网络写作已经不是单方面的精神消费了,它重在参与。并且这个参与又重在表达,写出来东西就是要给大众看的。如果不是为着给别人看,那我们宁可写在日记本上,再把它锁在箱子里。既然要给别人看,那我们就不能不考虑社会公众喜不喜欢看和能不能看得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用社会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表达社会公众的情感,社会公众才能够读得懂,我们的作品才能够引起社会公众的共鸣。所以,庄稼汉子说,我们在网络上进行诗歌创作,不能只是为着消遣哪。
    那你要是问,我们应该怎样在网络上进行诗歌创作,庄稼汉子还真不好回答你。因为,这是庄稼汉子正在思考着的问题。
    从去年四月二十八日在网络上发表《四月桐花》算起,再有九天,庄稼汉子忘掉对联,停止散文,放下故事,(尽管这些都是很喜欢的)业余时间一心写顺口溜,就快整整一年了。一年来基本上是按照“用通俗的语言创生新鲜的意象表达美好的社会情感”这个既定方向努力的。虽不断遭到别人的质疑,甚至争吵,但这个方向没改变过。原来想着通过一年的诗歌写作实践,差不多能够回答怎样在网络上进行诗歌创作了,可事实上就像狗咬刺猬一样难以下口。那就把这个问题留给朋友们吧,希望大家在写作之前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在网络上发表诗歌?我们应该在网络上发表怎样的诗歌?
    最后,庄稼汉子对自己说:摆脱游戏心态,超越自我消遣,种好自己的绿色庄稼。

                                              2007.4.19_


[ 本帖最后由 庄稼汉子 于 2008-3-31 12:37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2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走向平民化,是多元化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自然心声鹊声四起(南山-都市)。是一件好事,我个人认为:在发表文章进入网络平台时,审核一下。是自己看的比例与大众的比例有多大,是发还是不发。就我而论,进入游戏圈子,吃过这种难堪的亐。建议网络平台允许自己编辑删除的权限。自己觉得不好的,不好删除就删除,省得睡不觉。诗歌的质地是高品位,但观看与记忆的是大众。个见!。

[ 本帖最后由 毕升小冉 于 2007-12-21 14: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就是诗歌,那里来得"网络诗歌"和"非网络诗歌"的界限.好诗连国界都没有,又那里来的网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光说不练,下面是庄稼汉子新近敲出的顺口溜,请批评:


           搅拌机在飞旋

冰的思索
傻立在搅拌机前
被艰辛
一下子逼迫到明年
明年
明年
火的暑假一冷冻
我的儿呀
责任田里怎能长出
那八九千元
秋的记忆
就冰雕在了昨天
六畜驮起五谷
被白露押到了校园
校园
校园
牙缝里挤出的血汗呀
在无情的验钞机里
撕心裂肺的
挣扎残喘
铁的灰浆
仍在飞速的旋
搅拌机的血盆大口
吞吐着心寒
心寒
心寒
装进去了
一锹锹汗水一锨锨累
你啥时能给俺
旋转成孩子上学的钱

               2007.12.13



[ 本帖最后由 庄稼汉子 于 2007-12-30 15: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毕升小冉 于 2007-12-21 09:56 发表
网络走向平民化,是多元化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自然心声鹊声四起(南山-都市)。是一件好事,我个人认为:在发表文章进入网络平台时,审核一下。是自己看的比例与大众的比例有多大,是发还是不发。就我而论, ...

有道理。祝你新年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7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庄稼汉子祝朋友们在新年里取得新成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8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看法

支持庄稼汉子。但话又说回来,提倡则可,不能强求,做义愤填膺状也不合适。诗歌嘛,有人消遣游戏,有人超越升华,有人当作职业,也有人因无聊消费。
----但你的诗歌,有些隔,仿佛隔岸观火,没有现场感,想想,如果以老农的身份,他会这么说么?“冰的思索
傻立在搅拌机前”还有“秋的记忆
就冰雕在了昨天
六畜驮起五谷
被白露押到了校园”
----太文人气了!
冲漠初来乍到,斗胆妄言,庄家兄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冲漠,谢谢你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3 1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